西什庫天主教堂

西什庫天主教堂

西什庫教堂,也稱北堂,在中南海湖畔蠶池口(今舊北京圖書館斜對面),1703年開堂。1887年因中南海擴建,將其拆除,後來清政府撥銀四十五萬兩,於西安門內西什庫易地而建;1900年整修時加高一層,成為今日所見之莊嚴秀麗的北堂。

北堂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它的四個高高的尖塔,三個尖拱券入口及主跨正中圓形的玫瑰花窗,塑造出端莊而綺麗的立面,在青松翠柏環繞之中越發顯得潔白挺拔。大堂平面呈十字架形狀,建築面積約2200平方米,高16.5米,鐘樓塔尖高約31米。堂前左右兩側各有一中式四角攢尖黃色琉璃瓦頂的亭子,亭內是乾隆親筆題寫的石碑。一西一中、一高一矮,巧妙搭配,令人叫絕。主入口兩側的聖者雕像是北京各教堂中絕無僅有的。堂內的300根巨柱撐起的金色拱頂和80扇鑲彩玻璃的花窗總能讓人聯想到巴黎聖母院。整體建築風格中西結合。1985年修繕北堂,重修了大堂正前方的耶穌主祭台和東西兩側的聖母瑪利亞和大聖若瑟的祭台。1985年12月24日舉行了開堂典禮。西什庫教堂成為北京最絢麗的教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西什庫天主教堂
  • 地理位置:北京西城區
  • 開放時間:上午8:30到11:00,下午14:00到17:00,周日上午不開放
  • 門票價格:免費
西什庫的歷史,建築特點,地圖信息,

西什庫的歷史

2006年05月25日,西什庫教堂作為清代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西什庫教堂在西城區西什庫大街33號。又稱北堂。最初在中南海紫光閣以西,羊房夾道(即養蜂夾道)以南名叫蠶池口的地方,因此也叫蠶池口教堂。康熙四十二年(1703)建成。光緒十二年(1886)蠶池口天主教堂遷移到西什庫內重建。

建築特點

北堂屬哥德式建築,大堂平面呈十字架形狀,建築面積約2200平方米,高16.5米,鐘樓塔尖高約31米。堂前有月台,三面有漢白玉石欄桿,大堂內有主祭台、苦難堂和唱經樓。大堂正門兩旁,有中國式建築碑亭兩座。北堂所屬建築包括修道院、圖書館、後花園、印刷廠、孤兒院、醫院、光華女中、以及神甫宿舍等。
西什庫教堂為北京最大、最古老和最絢麗的教堂。這是1985年12月24日西什庫教堂在關閉了27年後重新開堂的盛況,也是作者早期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已收入北京電影學院的攝影教科書。
西什庫天主教堂位於北京西城區,俗稱北堂,1703年開堂以來,長期作為天主教華北教區的主堂,見證了天主教在中國發展的風風雨雨。
1958年,為了防止國外反共勢力的宗教滲透,西什庫教堂被關閉,並挪做它用。1985年中國政府重修了西什庫教堂,並於1985年12月24日舉行開堂典禮。西什庫教堂是一座中西合壁的建築,主體為三層哥德式建築,頂端共由11座尖塔構成,高16.5米鐘樓尖端高約31米,曾經是北京內城最高的單體建築,堂內的300根巨柱撐起的金色拱頂和80扇鑲彩玻璃的花窗。教堂里法國產CavaiLlecoll牌管風琴是北京最大和最好的一座管風琴。

地圖信息

位置:北京市西城區西什庫大街33號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