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京留司御史台
- 性質:古代官署名
- 朝代:北宋
- 職能:掌拜表行香
西京留司御史台 官署名。北宋置於陪都西京(今河南洛陽),設管勾台事一人,以朝官以上充任,掌拜表行香,糾舉違失。屬吏有令史、知班、驅使官,書吏等。 ...
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事,官名。北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置,以三品以上官充任。三品以下官領其事,則稱管勾或權判。 ...
【三京留司御史台】宋分置於陪都西京(今河南洛陽)、南京(今河南商丘)、北京(今河北大名)的御史台機構。隸於三京留守司,置管勾公事各一人,以朝官以上充任,掌...
一、留司御史台 二、西京國子監 三、嵩山崇福宮 四、留守司禮院 第三節西京分司官制度 一、西京分司制度的承襲與發展 二、西京分司官的任用、敘復...
司馬光憤然上疏為范鎮鳴不平,並請求任職西京留司御史台,自己退居洛陽,絕口不論政事,以書局自隨,繼續編撰《通鑑》,時間長達15年。 [5] ...
“權”是臨時代理的意思。“判西京留司御史台”的“判”是以較高的官員兼任較低的職務。“河內郡開國侯”,“開國侯”是宋代爵級第六級。“河內郡”是封地。...
曾任太常博士、金部員外郎、工部郎中、西京留司御史台等職。被人稱“李西台”。擅草、隸、篆、籀、八分等書體,多構新體,師法顏真卿及魏晉書風。其書筆致...
李建中(945~1013),字得中,自號岩夫民伯。漢族,京兆(今陝西西安)人。北宋書法家。曾任太常博士、金部員外郎、工部郎中、西京留司御史台等職。被人稱“...
神宗時,擢翰林學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拜資政殿學士。因竭力反對王安石變法,熙寧四年離朝退居洛陽,致力編撰《資治通鑑》。哲宗即位次年,任尚書左僕射、門下侍郎,...
熙寧三年(1070年)冬,司馬光出守京兆,第二年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一直退居洛陽,仍以書局自隨。已告歸南康的劉恕遙隸局中。為了與司馬光面商修書事宜,於熙寧...
庚寅,授工部尚書、集腎院學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許一子官河南以就養。命工部侍郎楊億為翰林學士。大中祥符末,億自汝州代還,久之不遷,或問王旦曰:“楊大年...
九年,提舉中太一宮、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常秩學淵溥,為人忠誠,受到歐陽修、王安石、呂公著等明中大臣的賞識和推崇,因而名重一時。還潁。十年卒,年五十九。贈...
大中祥符中,權西京留司御史台,徙知汝州,以逮事太祖,拜鴻臚少卿。七年,卒,年六十九。百度百科內容由網友共同編輯,如您發現自己的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
因曾官西京留司御史台,人稱“李西台”。原文二、歐陽公①書居然見文章之氣。注釋: 歐陽修的書法裡面竟然可以窺見到他的學問和修養,筆底無一點塵俗之氣。【譯註】...
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度支員外郎侯陟表中正有材幹,入為殿中侍御史。兩川平,選知興元府,判西京留台,俄通判河南府留守司事。(宋)太祖雩祀西洛,以祗事之勤...
明年,車駕幸南京,莊以逮事太宗恩例,授太府卿,權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天禧二年,入判刑部,以疾分司西京。郊祀,改光祿卿,求歸上都,以便醫藥。卒,年八十一。...
及徙同州,權西京留司御史台,遷給事中。喪明,卒。沖為吏,所至以強幹稱,能任鉤距,多得事情,然無家法,晚節尤寡廉聲。參考資料 1. 宋史 卷二百九十九 ...
他因此遭到御史彈劾,此案已交西京留司御史台審理。最終趙匡胤因符彥卿是姻戚故舊,特詔停止審問,僅罷去其節度使之職。 [40] 符彥卿在洛陽居住了七、八年,每...
以居憂哭泣傷目,表求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三年,卒,年五十二,賜二子出身。鼎偉姿貌,磊落尚氣,有介節,居官峻厲,名稱甚茂。好學,工篆、籀、八分。嘗著《隱...
司馬光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出知永興軍,後改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以歸,在洛陽居住十五年,一直以書籍自隨。“托”字用得很好,透露出司馬光不是為著書而著書,也包含...
⑽西台:指宋書法家李建中,字得中,蜀人,善真行書,曾掌西京(洛陽)留司御史台,故稱李西台或李留台。⑾微言:精微的言論。⑿白頭曲:《西京雜記》雲:“相如將聘...
明辨而卒無它事,猶聖謫為中正軍節度副使,復秘書少監分司西京,再遷光祿卿提舉嵩山崇福宮,又遷秘書監充集賢院學士管句西京留司御史台,會改官制授中大夫知...
遷尚書兵部郎中,知西京,留司御史台,提舉崇福宮,皆不赴,遂乞致仕。居鄆州,熙寧五年四月癸亥終於鄆州昭慶坊之私第,享年八十有二。有文集五十卷。君娶朱氏、...
熙寧四年,西京留司御史台司馬光言:「崇義公柴詠祭祀不以儀式。周本郭姓,世宗後侄,為郭氏後。今存周后,則宜封郭氏子孫以奉周祀。」帝閱奏,問王安石,安石曰...
神宗時期,王安石為相,司馬光頗受壓制,先是被罷翰林學士,出永興軍,一年左右,司馬光請辭地方官,改判西京(洛陽)留司御史台。從此,司馬光在洛陽一呆十五年,主編了...
性怡淡,簡靜,風神雅秀,不重名利,曾作西京留司御史台。被人稱“李西台”。好游山水,多留題。自稱嚴夫民伯,善書札,草、隸、篆、籀俱妙。是當時無人敢望其項...
宋 司馬光《進表》:“陛下俯從所欲,曲賜容養,差判 西京 ,留司御史台。及提舉 嵩山 崇福宮 ,前後六任,仍聽以書局自隨,給之祿秩,不責職業。”宋 王明...
聞西京內中省寺、留司御史台及鑾和諸庫有唐朝至五代以來奏牘、案簿尚存,欲差編修官呂夏卿詣彼檢討。”從之。夏卿,晉江人。癸丑,下溪州蠻彭仕羲入寇。...
大中祥符六年,以足疾出權西京留守御史台,旋以本官分司,卒,年七十。充詞學典贍,性曠達,有集二十卷。《宋史》卷四四一有傳。陳充蓋與“九僧”有密切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