襹是一個漢語漢字,拼音讀作shī,注音是ㄕˉ,出處為《唐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襹
- 五筆:PUGX
- 筆順:452341254125441352211535
- 四角號碼:31212
- 統一漢字:U+8979
襹是一個漢語漢字,拼音讀作shī,注音是ㄕˉ,出處為《唐韻》。
襹,漢語漢字,拼音為shī。基本字義● 襹shīㄕˉ◎ 〔襳(shēn)~〕見“襳2”。古籍解釋康熙字典《唐韻》所宜切《集韻》《韻會》山宜切,𠀤音簛。襳襹,毛羽衣貌。《張衡·西京賦》被毛羽之襳襹。又襂襹。詳襂字注。又上聲...
襹襹 襹襹,讀音是shī shī。意思是羽毛豐盛貌。解釋 羽毛豐盛貌。出處 清 金農 《樊川雪後至西坡庵尋陳文貞公題名》詩:“馴鶴襹襹立,朝曦曖曖生。”
襹褷,讀音是shī shī。意思是①羽毛初生時濡濕黏合貌。②用以形容草木濡濕之狀。③引申為散亂重疊貌。解釋 ①羽毛初生時濡濕黏合貌。②用以形容草木濡濕之狀。③引申為散亂重疊貌。出處 ①羽毛初生時濡濕黏合貌。唐 劉禹錫 《送景玄師東歸》詩序:“ 廬山 僧 景玄 袖詩一軸來謁,往往有句輕而遒,如鶴雛襹...
襳襹 襳襹,是漢語辭彙,拼音是xiān shī,形容毛衣羽毛豐盛的樣子。解釋 形容毛衣羽毛豐盛的樣子。出處 《文選·張衡》:“洪涯立而指麾,被毛羽而襳襹。”薛綜註:“洪涯,三皇時伎人。倡家托作之,衣毛羽之衣。”李周翰註:“襳襹,毛衣貌。”
襂纚,漢語成語,讀音為sēn lí,意思是毛羽下垂貌。解釋 亦作“襂襹”。亦作“襂褷”。毛羽下垂貌。出處 《文選·揚雄》:“蠖略蕤綏,漓虖襂纚。” 李善 註:“漓虖襂纚,龍翰下垂之貌也……纚,所宜切。”唐 李德裕 《振鷺賦》:“獨立漣漪,意態閒暇,羽毛襂襹。”宋 歐陽修 《戲答聖俞》詩:“...
五筆:PUTH 倉頡:LHOO 鄭碼:WTII 四角號碼:31281 UniCode:U+8937 基本字義:shī、ㄕˉ◎ 〔離~〕羽毛初生的樣子,如“鳧雛~~。”康熙字典解釋:【集韻】山宜切,音簛。【廣韻】同襹。【類篇】襳襹,毛羽衣貌。或從徙。【韓愈詩】𤣥花著兩眼,視物隔褷䙰。【皮日休詩】袖香䙰褷風。
襂拼音sēn,又稱麗圭襂。襂之容如旌旒也。語出《後漢書》,是漢光武帝禁絕的一類貴婦服,後世莫能有制其裁者。基本字義 ● 襂 sēnㄙㄣˉ◎ 〔~纚(xǐ)〕衣裳、羽毛等下垂的樣子。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韻會》𠀤疏簪切,音森。襂襹,衣裳毛羽垂貌。《揚雄·甘泉賦》䙰虖襂襹。《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