襲封是詞語,拼音xí fēng,釋義為子孫承繼前輩受封的爵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襲封
- 拼音:xí fēng
- 解釋:子孫承繼前輩受封的爵位:襲封之印,奕世相傳
- 類別:漢語辭彙
襲封是詞語,拼音xí fēng,釋義為子孫承繼前輩受封的爵位。
襲封是詞語,拼音xí fēng,釋義為子孫承繼前輩受封的爵位。...... 襲封是詞語,拼音xí fēng,釋義為子孫承繼前輩受封的爵位。中文名 襲封 拼音 xí fēng 解...
孔德成(1920年2月23日—2008年10月28日),字玉汝,號達生,孔子第77代孫,襲封31代衍聖公(最後一代衍聖公),後成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曾任台灣大學、台灣師範...
根不病,哀臣小稱疾。令翕立後,臣時在河南冢店。臣有告翕語,自以兄弟不當蒙襲爵之恩,願下有司。(□□□引《東觀漢記》) ...
《張均襲封燕國公制》是唐代孫逖創作的一篇散文。...... 《張均襲封燕國公制》是唐代孫逖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張均襲封燕國公制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體裁...
《命宇文晏襲封介國公制》是唐代李隆基創作的一篇散文。...... 《命宇文晏襲封介國公制》是唐代李隆基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命宇文晏襲封介國公制 創作年代...
《送衍聖公聞韶襲封還闕里》是明代詩人李東陽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送衍聖公聞韶襲封還闕里》是明代詩人李東陽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名稱 送衍聖公聞...
《命金憲英襲封新羅王制》是唐代李隆基創作的一篇散文。...... 《命金憲英襲封新羅王制》是唐代李隆基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命金憲英襲封新羅王制 創作年代...
衍聖公,為孔子嫡長子孫的世襲封號,始於1055年[宋至和二年],歷經宋、金、元、明、清、民國,直至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國民政府改封衍聖公孔德成為大成至聖先師...
明熹宗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襲封衍聖公,天啟七年(公元1627年)加太子太保,明毅宗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晉太子太傅。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十月二日封衍聖公。清廷...
牛弘(545年—610年),本姓尞,字里仁,安定鶉觚(今甘肅省靈台)人。襲封臨涇公。少好學,博覽群書。北周時,專掌文書,修起居注。隋文帝即位後,授散騎常侍、...
西魏大統十七年(公元551年),父親李虎去世,李昞襲封隴西郡公,遷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北周建立後,追念其父李虎功績,追封李虎為唐國公,保定四年(564...
恩封是指官制名。封爵制度。清制, 宗室封爵有功封、恩封、襲封、考封之別,凡以宗室近支得封爵位。...
第四任靖海侯施純愷 ,廷皋子,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襲封。 第五任靖海侯施錪,純愷子,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襲封。 第六任靖海侯施秉仁,錪子...
朱永(1429年-1496年2月23日),字景昌。河南夏邑人。明朝中期重要將領,撫寧伯朱謙之子。朱永早年隨父征戰,於景泰二年(1451年)襲封撫寧伯。奪門之變後,分領...
宗室封爵,分為功封、恩封、襲封、考封:以功勳受封的為“功封”;以天潢近支得封的為“恩封”;親王至奉恩將軍出缺,由欽定承襲的為“襲封”;親王以下,除...
阿靈阿(1670—1716年),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清朝大臣,太師遏必隆第七子,孝恭仁皇后親妹夫。憑門蔭入仕,授一等侍衛兼佐領。康熙二十五年,襲封一等公,授散秩...
愛新覺羅·載漪(1856年8月26日-1922年11月24日),清朝宗室,道光帝旻寧之孫,惇親王奕誴之子,後過繼瑞敏郡王奕志(嘉慶帝四子瑞親王綿忻子)為嗣,三十八歲襲封端...
清王朝分封皇室爵位共有功封、恩封、襲封和考封四種形式十二等爵,其中輔國將軍以上還分世襲罔替和世襲遞降兩類。一般情況下,因為功封王爵者多屬世襲罔替,也就...
非皇子不得封王,宗室封爵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又有郡公、縣公、郡侯...明太祖之初,定製襲封:親王嫡長子年十歲立王世子,長孫立為世孫,冠服均視一品...
宋武帝劉裕之侄,長沙景王劉道憐之次子,其叔臨川王劉道規無子,即以劉義慶為嗣,襲封臨川王贈任荊州刺史等官職,在政8年,政績頗佳。後任江州刺史。劉義慶是劉宋...
趙世清(?~1083),燕王趙德昭曾孫,祖冀王趙惟吉,楚國公趙守巽第一子。累官茂州防禦使,襲封越國公,進會稽郡王,至保信軍留後。元豐六年冬十月薨,贈安化軍...
何曾的父親何夔,在曹魏官至太僕,封陽武亭侯。何曾少年襲封陽武亭侯爵位,好學博聞,與同郡人袁侃齊名。 [3] 魏明帝曹叡還是平原侯時,以何曾為文學掾。黃初七...
例如漢朝時第19代孔完早逝且無子,即由其弟孔瓚之子孔羨襲爵 [3] ;北齊第30代孔長孫有二子,長子孔英悊早逝且無子,由次子孔嗣悊襲封 [3] ;北宋第45代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