襯口泥

襯口泥

撐口泥是南宋時開始出現的口沿部造型工藝。其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口沿變形,此工藝一直使用到今天,又稱“襯口泥”,即在杯或圓器皿的口沿下面作成束頸內收的形狀,從器外部看是垂直或斜直的,但器內從腹上部向口沿下部逐漸加厚,成凸出半圓狀的內壁,特別是把杯,把的重量作用使杯口應力不平衡,造成變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襯口泥
  • 外文名:Lining mud
  • 別稱:撐口泥
  • 定義:口沿部造型工藝
  • 作用:防止口沿變形
基本概念,青白釉瓜棱瓶,撐口泥作用,

基本概念

襯口泥為景德鎮制瓷術語之一。圓形器物(如筆筒、蓋杯等)接近邊口的部位做得較厚,稱為“撐口泥”。

青白釉瓜棱瓶

宋太祖建隆元年至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960-1016)。這一時期屬青白瓷草創時期,產量小,器類簡單,主要為碗、盤、磔之類,也有盒、注子注碗、缽等。器皿胎土白淨,釉色白中路微泛青,由於火候掌捏得不夠熟練,產品多有白中泛黃的現象。器物造型多承襲晚唐、五代遺風。器型低矮,圖足寬大,唇口及壁都較厚。防止裝燒時變形,器物口沿下常有一道厚紋,這種做法尚存,俗稱“撐口泥”。有的器型仿金屬器,如瓜棱形的壺身,細長彎曲的壺流、盤碳腹壁的稜線及碗、盤多做花口五出或六出等。器表多光素無紋。年代最早的紀年墓青白瓷出土於江西九江北宋雍熙三年(986)同周墓,該墓出青白瓷一件。此後,九江北宋成平五年(1002)李貞墓出青白瓷缽,厚唇、折肩、弧腹、平底。除底以外,通體施釉,光素無紋。器底有支釘痕跡。該器的出土說明北宋威平年間支釘匣缽裝燒技術仍在使用。
襯口泥

撐口泥作用

使整個口部加固,不致因口沿薄而變形,再下是腹部又可稍薄,至底肩與碗足連線處應是最厚,碗底心又可稍薄,使整個器形在高溫時各部收縮均勻,互相制約,可最大限度地減少變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