襘

襘,拼音guì,注音ㄍㄨㄟˋ,簡體部首衤部,部外筆畫13畫,總筆畫18畫,繁體部首衣部,部外筆畫13畫,總筆畫19畫,五筆PUWJ,倉頡LOMA,鄭碼WTLK,四角38266,結構左右,統一碼8958,筆順丶フ丨ノ丶ノ丶一丨フ丨丶ノ一丨フ一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襘
  • 拼音:guì
  • 部首:衤部
  • 五筆:PUWJ
  • 倉頡:LOMA
  • 鄭碼:WTLK
  • 筆順:丶フ丨ノ丶ノ丶一丨フ丨丶ノ一丨フ一一
基本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guì(ㄍㄨㄟˋ)
1、衣領交叉處:“衣有襘,帶有結。”
UNICODE
襘字UNICODE編碼U+8958,10進制: 35160,UTF-32: 00008958,UTF-8: E8 A5 98。
襘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襘【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3畫
《唐韻》《集韻》古外切,音儈。《說文》帶所結也。《左傳·昭十一年》衣有襘。《注》襘,領會也。
又《類篇》黃外切,音會。衣緩帶。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襘【卷八】【衣部】
帶所結也。從衣會聲。《春秋傳》曰:“衣有襘。”古外切
說文解字注
(襘)帶所結也。昭十一年左傳。叔向曰。衣有襘。帶有結。視不過結襘之中。所以道容貌也。杜注。襘、領會。結、帶結也。玉藻、曲禮、深衣皆謂交領曰袷。襘卽袷。會契約義。且叔向視不過結襘之中。卽曲禮視天子不上於袷。不下於帶。玉藻侍君視帶以及袷也。然則杜注得之。許合繪結二者為一。似誤矣。杜注當仍賈、服之舊。從衣。會聲。古外切。十五部。春秋傳曰。衣有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