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詩為蕭衍的《襄陽蹋銅蹄》第一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陌頭征人去
- 創作年代:南北朝
- 文學體裁:五言絕句
- 作者:蕭衍
作品全文,注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陌頭征人去,閨中女下機。
含情不能言,送別沾羅衣。
注釋
陌頭:地頭。街頭。陌,田間小路。街道。
征人:遠征之人。征戰之人。
閨中:閨房中。
下機:從織機上下來。
含情:懷著感情;懷著深情。
送別:送行離別。
沾:淚沾。
羅衣:輕軟絲織品製成的衣服。
作品賞析
“陌頭征人去”四句,是歌的首闋。全闋通俗易懂,無論是描情寫意,還是文詞結構,皆無矯揉造作之感。了解此詩背景之後,一眼便可以看出,蕭衍在這裡追憶襄陽婦女送軍出征的惜別之情,也可以說是他對襄陽百姓支持他伐齊的感懷。按《隋書.樂志》所言,蕭衍伐齊,興的是所謂的“義師”。也就是說,蕭衍伐齊的行動和百姓的情緒是一致的。因而,送親人出征的百姓,“牽衣頓足攔道哭”者當不會很多,當然更不會形成“哭聲直上千雲霄”的慘狀。然而,蕭衍卻能體念她的士兵同親人們別離的痛楚,毫不掩飾地在詩中描寫了別離之情。你看,那些少女少婦,停了閨房機杼,送情人至田間小路的盡頭,默默無語,淚濕羅衫。情景交融地描述了百姓們送親人出征,是忍受著別離的苦楚,並在感情生活和物資生活等方面,皆不得不有所犧牲的實況。也正是由於百姓們的這些忍受和犧牲,才使得蕭衍得以成功。蕭衍極其清醒地看出了這一點,因而他的詩句才情真意切、和婉可親。通過詩歌,表達了作者“寄語故情人”的心愿。這比那種以概念認識來描繪正義戰爭,只寫人們如何擁護、如何歡天喜地地去送別親人,卻毫無惜別之情的詩句,則更能感人肺腑。
作者簡介
南齊時,蕭衍歷任東閣祭酒、黃門侍郎、雍州刺史等職,兩次參與抵禦北魏,頗受齊明帝寵待。永元二年(500年),蕭衍起兵攻討東昏侯蕭寶卷,並擁立南康王蕭寶融稱帝。次年,攻陷建康。中興二年(502年),蕭衍接受蕭寶融的“禪位”,建立南朝梁。
蕭衍統治初期,尚能留心政務,對宋齊以來的種種弊端有所糾正。他為了使各州郡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採取了更換異己、任用親信,兼以討伐的方針。但對門閥世族,蕭衍一改前例,儘可能地恢復他們尊崇的地位,並對儘量授予宗室諸王實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