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學宮,起於東漢末年。當時,東漢都城洛陽的太學被廢,不少學人南遷,荊州刺史劉表在治所襄陽設學,為避太學之諱,稱之為文學。
襄陽學宮,起於東漢末年。當時,東漢都城洛陽的太學被廢,不少學人南遷,荊州刺史劉表在治所襄陽設學,為避太學之諱,稱之為文學。
襄陽學宮,起於東漢末年。當時,東漢都城洛陽的太學被廢,不少學人南遷,荊州刺史劉表在治所襄陽設學,為避太學之諱,稱之為文學。...
襄陽縣學宮位於中國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積倉街襄陽市第五中學校內,現僅存泮池和大成殿,大成殿1992年被列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大成殿建於清道光二年(1822年),...
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襄陽城西北隅積倉街襄樊市第五中學校內。中文名 襄陽縣學宮大成殿 重建時間 清道光二年(1822) 地址 襄樊市第五中學校內 地位 ...
大成殿位於湖北省襄陽市五中,坐落在襄陽市襄城區,襄陽城西北隅積倉街一號襄陽市...現存建築大成殿重建於清道光二年(1822),是縣學宮的主體建築之一,用於供奉孔子...
襄陽城北街,北起臨漢門,南至十字街口,全長860米。這條傳統街是襄陽城內繁華的商貿街,昔日襄陽豪門府第祠宇、試院學宮文廟多設於此。位於北街入口處的昭明台...
1998年襄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撤銷1998年襄陽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參與合併組建襄樊學院2012年襄樊學院更名為湖北文理學院詞條圖冊 更多圖冊 參考資料 1. 襄陽的學宮與書院(...
(三)襄陽城牆、襄陽王府綠影壁、襄陽學宮大成殿、襄陽譙樓、襄樊碼頭等文物保護單位和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四)昭明台、單氏故居等歷史建築和...
襄陽市第五中學校徽以縣學宮大成殿前泮池上的狀元橋為核心元 襄陽市第五中學校徽 素,採用較為寫實之風格並加上大成殿的輪廓。另外,校徽之校名部分采“襄陽五中”...
馮家灣村位於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板橋鎮西部,地處鄂西北荊山山脈的崇山峻岭之中,地理坐標為東經111°33'30",北緯31°33'1",村域面積6.9平方千米,村莊占地面積...
襄陽市第三十九中學(原襄樊市第三十九中學),創建於1968年。原先是一所襄陽棉紡廠子弟學校,現為一所市直公立學校。有三棟教學樓,一個標準操場。該校辦學條件...
清末此巷東南曾有文昌宮會仙樓,街中段北側為是府學宮的後門處,兩宮和會仙樓相繼毀壞。1943年襄陽五高學校遷入府學宮,至解放前夕。解放後一度是軍分區軍械所。巷...
淳熙十年癸卯(1183),陳公紹赴襄陽學宮,道經九江得周集家藏善本,及至襄陽,據此家藏善本對乾道刻本重加修正,命刻工修版,重新刷印,遂取代了乾道本,後世抄本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