褲腰

褲腰

褲腰(kùyāo): 褲腰是現代詞,是一個專有名詞,指的是褲子最上端,系腰帶的地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褲腰
  • 外文名:waist of trousers
  • 拼音:kùyāo
  • 釋義:褲子最上端,系腰帶的地方
詞語解釋,褲腰的高度,

詞語解釋

[waist of trousers] 褲子最上端,系腰帶的地方

褲腰的高度

(中西異同)
因為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褲腰極高的穿法,民間有了“官階越高,褲腰越高”的說法,這種標識性的穿著有內在的特定原因嗎?
為什麼前幾代中共領導人的褲子都提的那么高?尤其以毛主席和江總書記的夏季便裝影像,最能給只接納當代審美標準的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對此,民間流傳的“官階越高,褲腰越高”也只是一種帶有“傳統禮制等級”色彩的闡釋。
其實,高腰西褲/西便褲幾乎是全球政客——幾乎都是55歲以上男性——的Dress Code。相對女士時裝“時髦”定義以季度計的快速變動,男裝設計元素的變動則緩慢的多,倫敦時裝學院的首席講師肖恩·科爾認為“男裝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通過時尚人士的篩選,再漸漸為大眾接受。”
正如改革開放前的國家領導人著中山裝、穿西褲所顯示的那樣,西褲比嚴格意義上的西式上裝流行範圍更廣。現代西褲的定型者,一般被認為是喬治“花花公子”浦魯馬(George “Beau”Brummel)。這位在拿破崙戰爭時代於英軍中服役過的最早“時裝教皇”,修改了英軍第十輕龍騎兵團的長馬褲。新褲子很快取代了及膝的半長褲和絲、毛織長襪的共同組成的正裝褲——讓男人顯得嫵媚的傳統正裝褲,和法國大革命所開啟的全民義務兵役制並隨之而來的尚武風氣格格不入。
浦魯馬的變種馬褲不僅是19世紀早期的褲子模版,地位也逐漸從休閒褲升格,至維多利亞女王時期已經成為正式場合中的禮褲。我們如今依然能從英國王室成員在重要場合的衣著嗅到19世紀的味道。
查爾斯王子的褲子提到哪裡?從馬甲的皺褶推測,大概也高於肚臍。但正因為有馬甲遮蓋,看不到“抹胸褲”的效果。
而日本自明治維新後,迅速將正式場合中的服裝西化,激進又雷厲風行的服裝改革就發生過這一次,至今無論是宣誓就職,還是參拜靖國神社,保守的日本政客都依然穿著100多年前學來的英國外交官服裝風格的晨禮服和條紋長褲。
自有西褲以來的時尚傳統是褲子的上端要匹配穿著者“自然腰部(natural waist)”。“自然腰部”是理想身材下胸部和臀部之間的身體最窄部分,也就是真正的腰——如果你有的話。西褲的設計就以此為據,褲子正好提到“自然腰部”或稍低於它。而在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擔任時裝設計課程總監的格羅夫斯先生,為西褲的穿著原則設立了一個更為嚴格的標準:不要暴露襪子及腹部。
在傳統和標準的雙重約束下,胖子穿著系皮帶的西褲而非背帶褲的話,或許就會非常尷尬。自然腰部已毫無蹤影,原本軀幹部圍度最小的地方變成了半球狀的肚腩,褲腰若提到此肚腩下半弧線某一位置上,將不可避免的滑落。因此只能選擇提到被稱為“自然腰線(natural waistline)”的位置——這個事實上身體最窄的部分已靠近胸部,西褲“掛”在此處,就有了“抹胸褲”的效果。
為了給男褲裁剪提供大數據的決策依據,英國德本罕百貨公司的男裝部門,曾經開展過一次褲腰高度與年齡的調查活動。
調查發現,不知曉時尚為何物的12歲以下男孩,褲腰差不多提在自然腰部那裡;到了叛逆的青春期,男孩的褲腰整整下降了5英寸,總喜歡露出幾寸內褲出來。當他們告別松垮的牛仔褲陪伴的青春期步入職場時,正裝的褲腰正好卡在身材標準者的自然腰部上。人到中年後,皮膚鬆弛,身材也往往開始橫向發展,於是褲腰開始一寸一寸地上升,至57歲時——正好是年富力強的政治家的年齡——褲腰在腰部以上5英寸,只比腋下低7英寸——那而才是他們軀幹圍度最小的地方。看上去,人的一生里只有很短的時間才會把褲子穿對地方。
然而另有資料表明,前述英國百貨公司的調查實際上存在一定偏差,因為有人寧願在“自然腰部”位置勒緊褲腰硬扛,也不願將褲子上提。20%的老年男性會忽視自己的身體形狀變化,讓褲腰遠低於“自然腰線”,而不是購買一個襠部尺寸更大的褲子。
不過,西方政要的身材,在電視出現後,整體上卻是與時代潮流“逆行”的,在國民普遍身材走樣的同時,西方政要的身材卻沒有與時俱進。一般而言,國家元首不由普通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的議會制國家,如英國、德國、義大利等國,國家領導人更容易出現邱吉爾式的大胖子,如德國的科爾、義大利的貝盧斯科尼;國家元首直接由選民選舉產生的國家,其國家領導人通常會有不錯的身材,比如美國、法國最近幾十年很少出現身材臃腫的國家元首。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
而公眾印象中,毛澤東、江澤民等國家領導人與“抹胸褲”掛鈎,首先是因為其年齡與肥胖的身材,當身著白襯衫與西便褲組成的夏季便裝時,沒有春秋冬時的外衣遮蓋,導致“抹胸褲”直接暴露在影像資料中;其次,或許也與他們性格較為外向率性有關,譬如有些形象較內斂的國家領導人在穿西裝時,其實褲子位置可算內置式“抹胸褲”,但脫去西裝時,會將襯衣下擺放在褲外遮擋,而且偏愛深色短袖襯衣(下圖)。
喬石夏季穿襯衫時喜歡下擺在褲外且偏愛黑色
除此之外,東亞人的身材比例,也為褲腰繼續提高填了一把柴。英國拉夫堡大學兩位研究人員合作發表了一篇名為《腿長,身材比例與健康》的論文。他們用各大陸居民作為對象,利用坐高比(坐高與站高之比)的概念,統計了不同人種的腿部長度差異。
研究顯示,包括了絕大多數黃種人在內的亞洲人坐高比,基本在各個年齡段壓倒其他人種。這意味著黃種人的腿相對短小一些。此外,還有一些研究發現:大腿與小腿的比例依然是黃種人最大,與健美的腿的標準正好相反。
按照演化解釋,這種情況的出現與古代農業的發達程度相關,而日常生活中需要不斷追獵的東非人,自然擁有較長的腿和最好的腿部比例,至今也得益於這種生理結構不斷摘得長跑運動的桂冠。
因此,中國人的著裝西化後,首要問題是褲腿偏長。代表著西方審美觀念的西褲,以腿長者穿著效果最佳,為了向這個審美方向靠攏,褲腰提的高是讓腿顯得長的一種妥協辦法。
對於肥胖的中老年東亞領導人而言,穿著西褲而避免用高腰褲的話,能選擇的似乎只剩下了一種:那就是香港演員“肥貓”鄭則仕的中低腰背帶褲。
然而,在1949年後至改革前的文藝宣傳中,背帶褲往往和雪茄、金絲眼鏡一起成為帝國主義者、大資本家和漢奸買辦形象的標配,它無可避免地具被政治符號化,以至於不能像西裝領帶一樣在1980年代獲得公開“平反”。另外,背帶褲也無法與當時的制式服裝中山裝搭配。
“抹胸褲”成為毛澤東、金日成等社會主義國家老一代元首唯一的選擇後,它似乎是對本地區歷史的致敬——提到胸口的褲腰是有歷史淵源的。明代中後期的革帶因為使用大量的金、玉、烏角等裝飾品,變得十分寬長,故不再具備束腰的功能,只能穿過衣服腋下的帶袢“掛”在衣服上。呈現出革帶前面部分搭到胸口上的情況,這一圖景,我們可以在戲劇和古裝韓劇中見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