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色(漢語詞語)

褪色(漢語詞語)

1.布匹、衣服等的顏色逐漸變淡,以至沒有。

2. 比喻某種情景、意識、本色等逐漸淡漠以至忘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褪色
  • 讀音:tuì sè(口語中也讀tuì shǎi)
  • 基本解釋:顏色失去鮮艷;變得暗淡
  • 詞性:動詞
讀音,基本解釋,詳細解釋,與“退色”的區別,

讀音

tuì shǎi(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

基本解釋

顏色失去鮮艷;變得暗淡。
例如:這幅油畫珍藏40年沒褪色。

詳細解釋

1. 布匹、衣服等的顏色逐漸變淡。
冰心 《姑姑·分》:“底下也是洗得褪色的藍布的圍裙。”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十八章:“ 周仆 見他穿了身褪色的舊軍衣。”
2. 比喻某種情景、意識、本色等逐漸淡漠以至消失。
魯迅 《書信集·致臺靜農》:“ 上海 幽默已稍褪色, 語堂 轉而編小品文,名曰《人間世》。” 茅盾 《春蠶·喜劇》:“五年的監禁,許多老朋友的面貌漸漸從他的記憶中褪色了。” 浩然 《艷陽天》第五六章:“因為這個院子裡住的全是一水的翻身戶,又有這位永不褪色的老‘首長’啊!”
紗、線、織物或有色基質上的顏色,經日光照射或空氣中的燃氣薰燎導致在色光、深度或艷度方面所出現的變化。在大氣中經過老化,一般顏色逐漸變淺,主要受到紫外光的作用。大氣的溫度、濕度、雜質(酸性、鹼性物)的影響,有機物如顏料性能發生了變化的緣故。防止褪色的關鍵是選用性能穩定、不易褪色的顏料。
指紙張或布料等因過了很長時間而顯得顏色變淡。

與“退色”的區別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社1996第三版,1283頁)“退色”、“褪色”兩個詞條下標註的都是[shǎi]。
《漢語大字典》(湖北辭書出版社、四川辭書出版社1995縮印本,1280頁),“色”字字頭下,有[shǎi]一條:
1、顏色。用於某些口語,如:掉色;褪色;永不變色。
2、色子(即骰子)。賭具……(以下開始詳細解釋,就省略了)。
只有《漢語大詞典》“色”字頭下[shǎi]處沒有“褪色”:
色2 [shǎi ㄕㄞˇ]
色子。即骰子。 元 王實甫 《麗春堂》第二折:“色不順,不是我輸了。”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念秧》:“南音呼骰為兜, 許 不解,固問之。少年手摹其狀。 許 乃笑於槖中出色一枚,曰:‘是此物否?’
以上都是權威辭書,卻互相矛盾。那么,我們應該依從誰呢?事實上,最權威的是國家語委等部門聯合頒布的《國語異讀詞審音表》。表中還真對“色”進行了規定。複製如下:
色①shǎi(語)
根據該表的《凡例》:“四、有些字有文白二讀,本表以‘文’和‘語’作注。前者一般用於書面語言,用於複音詞和文言成語中;後者多用於口語中的單音詞及少數日常生活事物的複音詞中。”我覺得“褪色”大概就屬於這個“少數日常生活事物的複音詞”當中吧。但是《漢語大字典》中提到的那個“永不變色”,如果是像我理解的那樣,用在類似於“這是我們永不變色的旗幟”那樣的典型書面語語境中,那么還是得讀[sè]的。
另外,有人討論“褪色”和“退色”的問題。《現代漢語詞典》解釋“退色”:“布匹、衣服等顏色逐漸變淡。”解釋“褪色”:“退色。”是認為沒有區別的。不過《漢語大詞典》中進行了區別。複製如下:
【退色】 1.顏色逐漸減退變淡。如:陰丹士林,永不退色。
2.指使顏色消除。如:退色靈。
【褪色】 1.布匹、衣服等的顏色逐漸變淡。 冰心 《姑姑·分》:“底下也是洗得褪色的藍布的圍裙。”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十八章:“ 周仆 見他穿了身褪色的舊軍衣。”
2.比喻某種情景、意識、本色等逐漸淡漠以至消失。 魯迅 《書信集·致臺靜農》:“ 上海 幽默已稍褪色, 語堂 轉而編小品文,名曰《人間世》。” 茅盾 《春蠶·喜劇》:“五年的監禁,許多老朋友的面貌漸漸從他的記憶中褪色了。” 浩然 《艷陽天》第五六章:“因為這個院子裡住的全是一水的翻身戶,又有這位永不褪色的老‘首長’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