褖

形聲。字從衣,從彖(tuàn),彖亦聲。“彖”本指豬嘴上吻部半包住下吻部,引申指“包邊”。衣”與“彖”聯合起來表示“衣服包邊”。本義:衣服包邊。引申義:衣服邊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褖
  • 讀音:tuàn
  • 筆畫數:14
  • 部首:衤
基本信息,簡介,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部外筆畫:9,
褖
繁體部首:衣,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5
五筆86&98:PUXE
倉頡:LVNO
筆順編號:45234551353334
四角號碼:3723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916
基本字義:古代一種邊緣有裝飾的禮服。
--------------------------------------------------------------------------------

簡介

tuàn ㄊㄨㄢˋ 形聲。字從衣,從彖(tuàn),彖亦聲。“彖”本指豬嘴上吻部半包住下吻部,引申指“包邊”。“衣”與“彖”聯合起來表示“衣服包邊”。本義:衣服包邊。引申義:衣服邊飾。
◎ 古代一種邊緣有裝飾的禮服。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通貫切《集韻》《韻會》吐玩切,𠀤音彖。《玉篇》後衣也。《釋名》褖衣,褖然黑色也。《詩·邶風·綠衣箋》綠當為褖,褖衣黑,以素紗為裏,今反以黃為裏,非其禮制也。《儀禮·士喪禮》褖衣。《注》黑衣裳赤緣之謂褖,褖之言緣也,所以表袍者也。 《周記》作緣。
《禮·玉藻注》褖或作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