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站歷史
據
清代《
漢中府志》和民國初《續修南鄭縣誌》載,褒城驛“在(褒城)縣南二十五里小柏鄉。”當時該處為
褒城縣城打鐘壩的近郊,處於交通要道之地。從京城長安經褒斜棧道南來漢中,或西去
四川,或由四川到漢中、到
長安,都要經過該處,是一個四通八達的通衢所在。據《
全唐詩》中
元稹《褒城驛》詩題後註:“軍大夫嚴秦修”。可知,該驛為唐代嚴秦所修。嚴秦,四川
鹽亭人,唐元和元年(806年),為
山南西道(治所在漢中)節度使嚴勵的部將,歷史上的記載甚少。元稹與嚴勵、嚴秦為同時期的人,其詩所載當不會有誤。
說它是天下第一驛,一是因為它聯結
鳳翔、漢中二府,地位重要,所以,“忠穆公(嚴震)曾牧梁州,以褒城控二節度治所,龍節虎旗,馳驛奔軺,以去以來,轂交蹄劘,由是崇侈其驛,以示雄大”(孫樵語,下同);二是它規模宏麗,有池、館、林、木之勝,“當時視他驛為壯,一歲賓至者不下數百輩。”有沼池舟船,可以泛舟遊覽垂釣,有庭除堂廡華軒,有千桿竹,萬樹梨。可以想見,在遊客剛剛經歷了天塹棧道辛苦跋涉之後,來到這風光優美、環境幽雅的地方,心情是多么愜意舒暢。
唐代,驛與傳合併為一,驛館兼有通信機構和官方招待所的雙重職能。作為招待所,唐朝的驛舍,大多設在州、縣城內,以方便來往官員休息和驛夫傳遞書信公文的業務。當時漢中是中央政府與西南半壁天下聯結的交通樞紐之地,公務往來、信件驛傳自然十分頻繁,大小官吏出入,送往迎來應酬應接不暇,使褒城驛更顯得地位重要。
相關文章
早在唐代就號稱“天下第一驛”的褒城驛,是秦蜀古棧道褒斜道上一個最負盛名的驛站。地址在古梁州治所之一的原褒城縣(今河東店鎮)東南25里,今漢中市漢台區龍江鎮柏鄉街打鐘寺。
秦漢以來,無論從長安入子午道,從周至入儻駱道,從眉縣入褒斜道、文川道,還是從寶雞入故道(也稱陳倉道、嘉陵道)、連雲棧道,去漢中或經漢中入川,都必須經褒城驛。南宋時,一度秦嶺隔絕宋、金,從隴南宕昌,經興州、
興元,漢陰、衡口、千平至臨安的驛路也必須經褒城驛。《史記?貨殖列傳》載:“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唯褒斜綰轂其口”。在整個兩漢、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褒斜道一直是秦、川,漢、蜀間交通幹道。“璽書交馳於斜谷之南,玉帛踐乎梁、益之間”。盛唐時的褒城驛“龍節虎旗,馳驛奔軺,以來以去,轂交蹄 ”,“輻輳絡繹,無間昏曉”,“蓋當時視他驛為壯”。驛騎及使命官員,在這裡“夕得其庇,飢得其飽”,往來頻繁,“一歲賓至者,不下數百輦”。
褒城驛之設當始於褒斜道之開通。褒斜之道,“夏禹發之,漢始成之,南褒北斜,兩谷兩峻,中間為發源於今太白縣秦嶺南側的褒水所經。秦時已有棧道,漢高祖入褒中,嘗焚絕之,示項羽無東歸意。武帝又治之,蜀漢諸葛攻魏,卒於五丈原,魏延先退兵,又焚之,其後按舊修復,歷代製作,多有改變。明時又因故址修建,稱為北棧。統名之曰連雲棧。陸贄所云:‘緣側經於嶺岩,綴危崖於絕壁’者也”。褒斜道連線著秦嶺南北的關中和漢中,是秦蜀間的通道之一。軍國急報、官司文書靠它傳遞,南北物資交流靠它運載,棧道及驛站同時也服務於出行之使臣。距今已有2500年歷史的褒斜古棧道及棧道上的古隧道,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卓越的智慧和超凡的創造才能,不愧為與長城、大運河比肩的“中國第三大建築奇蹟”。褒斜道上的褒城驛,其資格之老,規格之高,規模之恢弘,無異是中國郵政史上一大奇蹟。
唐憲宗元和年間,監察御使元稹往東川,曾“七過褒城驛”。都是從周至駱口驛逾秦嶺經儻駱道抵褒城驛的。元第一次抵褒城驛是元和四年(809)三月十六日,元稹至褒城東數里“遙望驛亭,前有大池,樓榭甚盛”,一黃姓驛丞見迎。元覺其形容仿佛似識,問前銜,知與之有一面之交。談及前事,黃也“惘然而悟”。遂饋酒一槽,同舟共飲。問及褒城山川,黃告之:“褒姒所棄之城在其左,
諸葛亮所征之路在其右。”元為此而作“黃明府詩”。詩人元稹有關褒城驛的詩及序,呈現給我們一幅亮麗優美的畫卷。從中可知褒城驛有苑圃、池塘,花木成蔭,建築宏敞,景色秀麗。如“褒城驛”詩:“嚴秦修此驛,兼漲驛前池。已種千竿竹,更栽千樹梨。四年三月半,新筍晚花時……。”而反映在七絕二首中的“褒城驛”則已是一片破敗淒涼的境況了:“容州詩句在褒城,幾度經過眼暫明。今日重看滿衫淚,可憐名字已前生。”“憶昔萬株梨映竹,迂逢黃令醉殘春。梨枯竹盡黃令死,今日再來衰病身。”薛能鹹通中(866年前後)為嘉州刺史,寫有“褒城驛有故元相公舊題詩,因仰嘆而作”,和“題褒城驛池”七律二首,薛能在詩中抒發了追憶前朝繁華,惋惜今日沒落的感嘆:“鄂相頃題應好池,題雲萬竹與千梨。我來已變當初地……唯愁後事劣今時。”“清涼不散亭猶在,事力何銷舫已無。……西川吟吏偏思葺,只恐歸尋水亦枯。”
褒斜道在北魏正始四年(507)與永平二年(509)經梁秦二州刺史羊祉開斜谷路時即離開入眉縣舊路,自寶雞經鳳州、留壩至褒城。至唐代雖經太宗貞觀二十二年(608)“再開”;憲宗元和元年(806)正月,“復置褒斜路館驛”;敬宗寶曆二年(826)又募工修建“移驛路於斜谷”,文宗開成四年(839)又大修散關抵褒城的驛路;宣宗大中四年(850)又“火速修治斜谷舊路及沿線驛館”;僖宗光啟二年(886)興元節度使石君涉毀徹棧道,柵絕險要,並燒郵驛,僖宗逃至漢中又命“修棧道以通往來”等多次修復、開通,但唐中葉至晚期藩鎮割據,宦官與藩鎮爭權,愈演愈烈,社會動盪,唐王朝由盛而衰,氣數漸盡,再難恢復舊日風光。政衰則路衰,路衰則驛衰,褒城驛破敗不堪,滿目瘡痍,也是情理中事。難怪孫樵面對每況愈下的褒城驛感慨萬千,一氣之下寫出了匠心獨具,寓意深邃,充滿激情的千古議政名篇《書褒城驛壁》:“褒城驛號天下第一。及得寓目,視其沼,則淺混而茅;視其舟,則離敗而膠,庭除其蕪,堂廡其殘,烏見其所謂宏麗者?”文中提到,有人在驛站的走廊里餵馬,在中堂里養鷹,驛站破敗得不再是從前的樣子了。孫樵借老農之口,說明當時的州縣都破敗得和褒城驛一樣,指出唐王朝已進入風雨飄搖的困境。
任何事物都有盛衰變化周期,隨著唐王朝的衰敗,各地的驛館日漸殘破,褒城驛也不例外。唐朝經歷德、順、憲、穆、敬、文、武、宣宗各朝,到了
唐懿宗大中年間,已經沒有了昔日的氣派。在元稹路過褒城驛約60年之後,孫樵來到這裡,在他眼中,褒成驛“視其沼,則淺混而污;視其舟,則離敗而膠;庭除甚蕪,堂廡甚殘。”他由衷地發出了深切的感嘆:“烏睹其所謂宏麗者?”哪裡還看得到它所謂的宏大壯麗的氣勢呢?於是,在已經殘破的褒城驛牆壁上留下了《
書褒城驛壁》這篇千古
膾炙人口的名篇。
孫樵在《書褒城驛壁》中,對褒城驛的破敗原因多有闡述,皆切中時弊。除文中所述外,主要還在於“唐代褒斜通道,雖亦任使命客旅往來,但並非官驛”。唐文宗開成四年(839)已將長安入川大官驛道,西遷寶雞經鳳州、兩當、河池驛(今徽縣)、青泥驛,經興州(略陽)金牛驛(今大安驛)入川。元稹從長安去東川,往來應該是八次,為什麼只提“七過褒城驛”呢?從他另一首五言樂府詩《青雲驛》中可以得知,其中有一次就是走的故道經興州青泥驛:“昔行蜀關下,有驛名青泥,問名意慘愴,苦墜牢與狴。”宋代的入川驛路沿唐前期格局仍經興州至利州。熙寧七年(1074)利州提刑范百祿,曾規劃把入川大驛路改移褒斜道,廢嘉陵驛道。但在元豐元年(1078年)為黃裳上奏反對而罷,褒斜道闢為大驛路,前後僅只四年。南宋金占關陝後,褒斜驛道即廢棄。
元代的川陝驛路捨棄了宋代沿嘉陵江而下的路線,改行以寶雞“益門鎮”為起點,經散關、鳳州、褒城驛入川。時褒城驛有驛馬56匹,東南30里至南鄭漢川驛,有驛馬31匹。
明初即對褒斜道進行整修,險要處舍舊棧道,緣山繞坡行,隨坡勢削岩,砌岸,逐漸變棧道為碥路,成了川陝沖衢,京師與川藏聯繫的走廊。
清代入川驛路,仍走褒斜道,時寶雞至褒城間有驛11站,計有陳倉驛、東河驛、草涼驛、梁山驛、山岔驛、松林驛、留壩驛、武關驛、馬道驛、青橋驛、開山驛,全程630里。光緒二十四年(1898)“大清郵政”創辦,裁汰驛站。
宣統元年(1909)5月,褒城開辦郵政代辦。民國二年(1913年)北洋政府下令撤消全國驛站。民國26年(1937)12月1日,設褒城三等甲級郵局。
上世紀三十年代,全民抗戰爆發在即,漢中急需向北打開一條通衢大道,修通後方基地
西安漢中間公路更是急中之急。1933年9月,成立了全國經委會公路處,直接領導西漢公路。寶雞至漢中間設三個工程總段,公路處長趙祖康先生為建路總負責。寶漢路全長254公里,沿褒斜舊道(連雲棧道),翻秦嶺、酒奠梁、柴關嶺,經褒城。二十四年(1935)底,寶漢公路試通車,公路從河東店東南經宗營直抵漢中;二十八年(1939),漢中至廣元段通車後,川陝公路全線通車,漢中(後遷褒城)、兩當均設有郵車站。褒勉間公路,從褒谷口大橋跨褒河,偏北向西,從老道寺通過,均不再經過舊褒城驛所在的打鐘寺。
川陝公路通車於國難當頭的抗日戰爭時期,在國共第二次合作中,為延安與重慶之間的聯繫,支援前方抗戰,作出了重大貢獻。1959年1月,撤銷褒城縣,將縣轄區鄉,分別化歸漢中市南鄭縣和勉縣。
相關詩句
唐代有不少詩人都留下了詠嘆褒城驛的詩篇。詩人
元稹曾有《褒城驛》等詩記載:
“容州詩句在褒城,幾度經過眼暫明。
今日重看滿衫淚,可憐名字已前生。”
“憶昔萬株梨映竹,遇逢黃令醉殘春。
梨枯竹盡黃令死,今日再來衰病身。”
“鄂相頃題應好池,題雲萬竹與千梨。
我來已變當初地,前過應無繼此詩。”
“池館通秦檻向衢,舊聞佳賞此踟躕。
清涼不散亭猶在,事力何銷舫已無。
釣客坐風臨島嶼,牧牛當雨食菰蒲。”
“夜長秋始半,圓景麗銀河。
北渚清光溢,西山爽氣多。
鶴飛聞墜露,魚戲見增波。
千里家林望,涼飆換綠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