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色沙拐棗

褐色沙拐棗

褐色沙拐棗(學名:Calligonum colubrinum)是蓼科沙拐棗屬的植物。分布於哈薩克斯坦以及中國大陸新疆等地,生長於海拔600米的地區,見於固定沙丘及半固定沙丘,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褐色沙拐棗
  • 拉丁學名:Calligonum colubrinum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真蕨目
  • :蓼科
  • :沙拐棗屬
  • 分布區域:中國大陸的新疆等地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灌木,高1.5-2米。分枝多,伸展,老枝木質,灰白色,粗糙,幼枝淡綠色,平滑,具關節,節間長1-3厘米。葉鱗片狀,長1-2毫米,與膜質葉鞘連合。花小,2-3朵生葉腋;花梗長5-8毫米,中下部有關節;花被片橢圓形,果時反折。果(包括翅與刺)深褐色,近球形,徑14-20毫米;瘦果橢圓形,長約1厘米,寬0.5厘米左右,扭轉,肋具翅;翅較硬,狹窄,寬1-2毫米,邊緣不整齊,並逐漸分裂成刺;刺較硬,長4-6毫米,等長或長於瘦果寬度,上部或中部2-3叉狀分枝,末枝短而尖,呈錐刺狀。果期6-7月。
褐色沙拐棗褐色沙拐棗

生長環境

褐色沙拐棗生長於乾旱地區中的沙漠和礫質、土質戈壁上。新疆準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甘肅河西走廊,內蒙古西部烏蘭布和、巴丹吉林騰格里沙漠都有生長。是優良的薪炭材,材質堅硬,火力與梭梭柴相近;嫩枝、幼果是駱駝、羊的飼料。沙拐棗內含有單寧酸,是提取單寧的原料。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沙拐棗是旱生喜光的灌木樹種,具有抗乾旱、抗高溫、抗風蝕、抗沙埋、抗鹽鹼的能力,生活力強,易於繁殖,生長迅速等特性。

分布範圍

產自新疆東部(奇台縣)。哈薩克斯坦也有。
褐色沙拐棗產於新疆、內蒙古、寧夏、青海等地,多生於流動沙丘、半流動沙丘或石質地,在沙礫質戈壁、乾河床和山前沙礫質洪積物坡地上也能生長。具有抗風蝕、耐沙埋、抗乾旱、耐脊薄等特點,枝條茂密,萌櫱能力強,根系發達,能適應條件極端嚴酷的乾旱荒漠區,是荒漠區典型的沙生植物
(資料來源:中國植物志 第24卷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