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葉(Compound Leaf)是由多數小葉組成,如與同等大小的單葉來比較,雖然葉片的總面積減少了,但遭受風、雨、水所加到葉片上的壓力或阻力卻少得多,這是對環境的一...
小葉在葉軸的兩側排列成羽毛狀稱為羽狀複葉(pinnate)。3枚以上的小葉排列在葉軸的左右兩側,呈羽毛狀,如蠶豆、月季等的葉。羽狀複葉又因葉軸分枝的情況,可分為...
複葉欒樹原產於中國大陸,是一種美麗的觀賞植物,常被栽種於庭園作觀賞用途。複葉欒樹對土壤的要求不高,在排水差或較乾燥的泥土也能生長良好,但適宜種植於有充足...
掌狀複葉,葉軸縮短,在其頂端集生了3片以上小葉,呈掌狀展開,小葉都生在葉軸頂端,排列如掌狀,如大麻、七葉樹、發財樹、牡荊的複葉。...
複葉的一種。形似單葉,但其葉柄與葉片之間有明顯的關節。以此區別於真正的單葉,如桔、橙、柚等的葉。單身複葉可能是由三出複葉中兩個側生小葉退化、僅留一頂...
複葉槭(Acer negundo L.. ),正名為梣葉槭.。原產北美,我國東北、華北、內蒙古、新疆至長江流域均有栽培。落葉喬木,高達20米。小枝綠色,無毛。奇數羽狀複葉,...
三出複葉為複葉的一種,僅有3片小葉著生在總葉柄的頂端。有些二回掌狀複葉和三回掌狀複葉實際上是二回三出複葉和三回三出複葉。前者如淫羊藿;後者如唐松草的...
六葉複葉,茂遮樹梵語moca。屬Moringeae科,學名MoringaPterygosperma,Gat.。為印度喜馬拉雅山林間之野生植物,世界熱帶地區各處皆有栽培。...
擁有兩扇主翼的飛機.1980年代以前的主力戰鬥機與搬運機.為了捕獲蛇形態的恩維,豪斯浩弗派遣了數架複葉機投入到與恩維的戰鬥中. ...
金葉複葉槭(Acer negundo‘Aurea’)是北美複葉槭的栽培變種,從北美引進。北美複葉槭共有5個變種:金葉複葉槭、火烈鳥、花葉複葉槭、金邊闊複葉槭和紅葉複葉槭。在...
本組簡介奇數羽狀複葉,小葉片有鋸齒,稀近全緣;心皮2-4,稀5,大部分與花托合生,罕為全部合生;花柱2-4,稀5,通常離生;果實上有宿存萼片,子房壁膜質,罕稍...
紅葉複葉槭為奇數羽狀複葉,樹形美觀大方,幼葉是柔和的紅色,當年生紅葉複葉槭枝紅色,多年生枝紅褐色。春季冒芽紅色,夏季趨勢與綠色,到每年7月下旬開始變成紅色,冬天...
複葉角蕨,常綠高大植物。根狀莖斜升至直立,粗壯,直徑達5厘米,高可達40厘米,先端被較緊伏的全緣、褐色、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能育葉長可達2米;葉柄長達1米,...
粉葉複葉槭是槭樹種中惟一的粉色葉品種,十分美麗。耐寒性強,能耐-40℃--45℃低溫、耐旱、喜光,適合山東到江浙地區以及東北沿海區...
三出掌狀複葉是頂生小葉無柄的三出複葉稱掌狀三出複葉。...... 三出掌狀複葉是頂生小葉無柄的三出複葉稱掌狀三出複葉。中文名 三出掌狀複葉 形狀 總狀花序,...
槭樹科槭樹屬。複葉槭的變種子,高 6— 7 米 ,葉春季金黃色,漸變黃綠色,葉背平滑,適合園林 綠化,耐—40 至—45 度低溫。...
二回羽狀複葉指總葉柄兩側有羽狀分枝,分枝兩側再著生羽狀複葉。...... 二回羽狀複葉指總葉柄兩側有羽狀分枝,分枝兩側再著生羽狀複葉。中文學名 二回羽狀複葉 ...
刺頭複葉耳蕨為複葉耳蕨屬的一種植物,植株高50-70厘米。葉柄禾稈色,基部密被紅棕色、披針形,頂部毛髯狀鱗片。葉片五角形或卵狀五角形。孢子囊群每小羽片5-8...
有葉片、葉柄和托葉三部分的稱“完全葉”,如缺葉柄或托葉的稱“不完全葉”;又分單葉和複葉。 [1] 葉是植物體中感受環境最大的器官,其形態結構是最易隨生態...
一個葉柄上所生葉片的數目,在各種植物中是不相同的,一般有兩種情況:單葉與複葉。在一個葉柄上只生有一個葉片的葉,稱為單葉( simple leaf),如厚朴、女貞、...
槭樹的葉形變化也極為豐富,單葉中有三裂、五裂、七裂甚至多至十三裂,也有羽狀複葉和掌狀複葉,葉形優美的有羽毛楓、扇葉槭、中華槭等。另外青榨槭、葛蘿槭等樹皮...
七葉樹(學名:Aesculus chinensis Bunge):是落葉喬木,高達25米,樹皮深褐色或灰褐色,小枝、圓柱形,黃褐色或灰褐色,有淡黃色的皮孔。冬芽大形,有樹脂。掌狀複葉,由...
梣葉槭(學名:Acer negundo L.),又名羽葉槭,槭樹科槭屬植物。落葉喬木,高達20米。樹冠圓球形,小枝粗壯光滑,綠色,有時帶紫紅色,被白粉。奇數羽狀複葉,對生,...
有兩片至多片分離的小葉片,共同著生在一個總葉柄或葉軸上,這種形式的葉稱為複葉。複葉中的每一片小葉如具有葉柄,則稱為小葉柄。這小葉柄的一端著生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