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本

複本

在心理學測量當中,會使用複本來檢驗測驗信度。用一個與主本相似的複本施測同一組被試,計算受測者在這兩份測驗中所得分數之間的相關,即可確定測驗的複本信度。常見的複本法的例子就是考試的A卷和B卷。

文獻學概念,表述同一種文獻收藏數量的概念。同一種書刊收藏不止一部時,第一部以外的稱為複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複本
  • 外文名:alternate-form
  • 別稱:複印件
  • 形態:紙質
  • 心理學:測量方法
概述,複本法檢驗測驗信度的優缺點,優點:,缺點:,影響文獻複本量的因素,① 讀者因素,②圖書館規模因素,③文獻保管和借閱制度因素,④文獻複製能力因素,確定文獻複本量的方法,① 經驗方法,②數學方法,複本率,

概述

複本信度是指兩個平行的測驗測量同一批被試所得到結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於同一批被試在兩個複本測驗上所得分數的皮爾遜差相關係數。
圖書館或其他文獻情治單位為滿足眾多讀者的需求常收藏多冊(件)同一版次及版式的同種文獻,其中的1冊(件)被稱為正本或保存本,其餘的都稱複本。圖書館一般只對部分文獻配備一定數量的複本。各圖書館需根據不同的職能和讀者情況分別決定某類或某種文獻的複本量。同類(學科)文獻的品種的增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複本的欠缺。

複本法檢驗測驗信度的優缺點

優點:

(1)一個測驗有兩個或幾個複本,這意味著對於測量同一種屬性具有兩個或幾個行為樣本。由於測題數目的增加,對於與所欲測量的屬性相聯繫的行為總體的代表性增強。因此,一個測驗的兩個複本在兩三天至一周對同一組被試施測時,獲得的複本信度係數是相當準確的。
(2)測驗的兩個複本,如果在不同的時間使用,其信度既可以反映在不同時間的穩定性,又可以反映對於不同測題的一致性。它反映了兩個層面的信度。
(3)兩個複本在同時連續使用時,可以避免再測信度的一些缺點,如首測對再測在記憶、練習效果的影響,間隔期間獲得新知識的影響,兩次施測的環境不同和被試主觀狀態不同的影響,以及為了應付測驗所作訓練的影響等。

缺點:

(1)編制兩個完全相等的測驗是很困難的。如果兩個複本過分相似,則變成再測的形式;而過分不相似,又使等值的條件不存在,兩個複本測驗有可能在某種程度卜測量了不同的性質,這就會低估測驗的信度。
(2)被試連續接受性質相似的兩個測驗,可能減少完成測驗的積極性。
(3)雖然兩個複本測驗的題目材料不同,但被試一旦掌握了解題的某一模式,就能觸類旁通,有可能失去複本的意義。

影響文獻複本量的因素

① 讀者因素

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對同一種文獻需求的某一讀者群的人數越多,對複本量的需要也就越大。

②圖書館規模因素

圖書館規模大,讀者服務地點或場所越分散,對文獻複本量的要求也就越多。

③文獻保管和借閱制度因素

圖書館如規定某些文獻留有保存本,那么就要另配複本參加流通,以保證讀者的需要。圖書館的借閱方式、借閱期限等也是影響複本量的重要因素。

④文獻複製能力因素

圖書館具有較強的文獻複製能力,複製簡便,文獻的複本量就可減少。

確定文獻複本量的方法

主要有兩種:

① 經驗方法

通過調查研究,統計分析文獻的利用率和拒借率等來確定文獻複本量。經驗模式有一維型和多維型。一維型是僅從學科或依其他某一標準來區分不同藏書的複本量。多維型則從多方面多角度(如科學、文獻類型、文種等)考慮文獻複本量,更符合實際。

②數學方法

即運用數理統計數學模型等方法,確定影響館藏文獻複本量的變數,通過數學計算,得出最佳複本量。蘇聯圖書館學家Ю.Ж.斯托利亞羅夫和Е.П.阿列菲耶娃在《圖書館藏書》中提出了一個確定圖書複本量的數學公式
L(複本量)=A(某種書的讀者數)×t(單個讀者利用該書的平均日數)/T(根據預測確定的圖書有效利用日數)
中國圖書館學者也提出了多種數學公式。但數學方法一般比較複雜,套用尚不普遍。

複本率

通常被理解為文獻冊(件)數與種數之比,即:複本率=館藏冊(件)數/館藏種數。文獻複本率的高低視文獻的各種具體情況而定,例如大學圖書館中的教學參考書公共圖書館中的通俗讀物的複本率較高;供研究用的文獻以及外文文獻的複本率則較低,甚至不存複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