裹頭

裹頭

裹扎頭巾;包頭。猶加冠。古時男子成丁則裹頭巾。指出行者攜帶的錢財。堤防潰決,當決口未及堵合以前的救急措施。目的在保護堤頭,以防決口被水流繼續沖寬,等待洪水退落以後再進行堵口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裹頭
  • 拼音:guǒ tóu
  • 詞性:名詞
  • 相近詞語:裹糧 裹鮓帖 裹骽 裹餱糧
詳細釋義,成語資料,相關詞語,典故,

詳細釋義

裹頭guǒ tóuㄍㄨㄛˇ ㄊㄡˊ裹頭(裹頭)
(1).裹扎頭巾;包頭。《北史·僭偽附庸傳·蕭詧》:“又惡見人發,白事者,必方便避之,擔輿者冬月必須裹頭,夏月則加蓮葉帽。” 唐 韓愈 《寄盧仝》詩:“一奴長須不裹頭,一婢赤腳老無齒。”《東周列國志》第八六回:“此事直傳至 魏國 軹邑 , 聶 姊 罃 聞之,即痛哭曰:‘必吾弟也!’便以素帛裹頭,竟至 韓國 ,見 政 橫屍市上,撫而哭之,甚哀。” 沈從文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西漢畫像磚》:“右中一人著冠子,社會地位或較高。衣著雖僅具輪廓,然人皆約發而不裹頭,一望而知實 西漢 制度。”
(2).猶加冠。古時男子成丁則裹頭巾。 唐 杜甫 《兵車行》:“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仇兆鰲 註:“《二儀實録》:‘古以皂羅三尺裹頭,曰頭巾, 周武帝 裁為襆頭。 鮑氏 曰:時老幼俱戰亡,又括鄉里之少小者,故里正為之裹頭擐甲也。’” 唐 杜荀鶴 《友人贈舍弟依韻戲和》:“不覺裹頭成大漢,昨來竹馬作童兒。”
古代男子的裹頭古代男子的裹頭
(3).指出行者攜帶的錢財。《舊唐書·韋嗣立傳》:“凡是封戶,不勝侵擾,或輸物多索裹頭,或相知要取中物,百姓怨嘆,遠近共知。”《資治通鑑·唐中宗景龍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裹頭,謂行槖齎裹以自資者,今謂答頭。裹,古臥翻。”《太平廣記》卷一二六:“ 唐 虔州 參軍 崔進思 ,恃郎中 孫尚容 之力,充綱入都,送五千貫,每貫取三百文裹頭,百姓怨嘆,號天哭地。”
(4).堤防潰決,當決口未及堵合以前的救急措施。目的在保護堤頭,以防決口被水流繼續沖寬,等待洪水退落以後再進行堵口工程。

成語資料

裹糧坐甲guǒ liáng zuò jiǎ
【詞語解釋】攜帶乾糧,披甲而坐。形容全副武裝,準備迎戰 。
【出自】:《左傳·文公十二年》:“十二月戊午,秦軍掩晉上軍。趙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糧坐甲,固敵是求。敵至不擊,將何俟焉?’”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形容全副武裝,準備迎戰。
裹屍馬革guǒ shī mǎ gé
【解釋】:革:皮革。用馬皮包裹屍體。形容將士戰死沙場的英勇無畏的氣概。
【出自】:《後漢書·馬援傳》:“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何能臥床上在兒女子手中邪?”
【示例】:男兒墜地志四方,裹屍馬革固其常。 ◎宋·陸游《隴頭水》
裹血力戰guǒ xuè lì zhàn
【解釋】:猶言浴血奮戰。形容頑強地拚死戰鬥。
【出自】:清·姚鼐《孫忠愍祠記》:“指揮之子泰,當建文時,為北平都指揮使;燕師起,與戰於懷來,中矢,裹血力戰,竟陷陳死。”
裹足不前guǒ zú bù qián
【解釋】:裹:纏。停步不前,好象腳被纏住了一樣。
【出自】:秦·李斯《諫逐客書》:“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示例】:我們不能做有名無實的黨員,不能總在困難面前~。 ◎楊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九章
【近義詞】:作繭自縛故步自封
【反義詞】:義無返顧、一往無前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狀語;指思想保守詳細釋義

相關詞語

裹屍 裹糧 裹鮓帖 裹骽 裹餱糧 裹掖 裹瘡 裹雞 裹飯 裹金裹首 裹頭人 裹角 裹纏 裹燒 裹夾 裹血力戰 裹腹濃妝艷裹 纏裹 蒸裹 展裹 氈襪裹腳靴 苞裹 裂裳裹足 包裹 覆裹 藥裹 翠圍珠裹 澆裹 圍裹 妍皮不裹痴骨 攪裹 裝裹 緊裹 繳裹濃妝艷裹 纏裹 蒸裹 展裹 氈襪裹腳靴 苞裹 裂裳裹足 包裹 覆裹 藥裹 翠圍珠裹 澆裹 圍裹 妍皮不裹痴骨 攪裹 裝裹 緊裹 繳裹 裹屍 裹糧 裹鮓帖 裹骽 裹餱糧 裹掖 裹瘡 裹雞 裹飯 裹金 裹首 裹頭人 裹角 裹纏 裹燒 裹夾 裹血力戰 裹腹
古代男子的裹頭古代男子的裹頭

典故

一、“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兵車行》:選自《杜詩詳註》。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中後期。當時唐王朝對西南的少數民族不斷用兵。天寶八年(749),哥舒翰奉命進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西寧西南)一役,死數萬人。十年(751),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率兵八萬進攻南詔(轄境主要在今雲南),軍大敗,死六萬人。為補充兵力,楊國忠遣御史分道捕人,連枷送往軍所,送行者哭聲震野。這首詩就是據上述情況寫的。這是一首樂府詩。題目是詩人自擬的。 裹頭:男子成丁,就裹頭巾,猶古之加冠。古時以皂羅(黑綢)三尺裹頭,曰頭巾。新兵因為年紀小,所以需要里正給他裹頭。
二、“裹頭宮監堂前立,手把牙鞘竹彈弓。”
花蕊夫人,後蜀主孟昶的費貴妃,五代十國女詩人,青城(今都江堰市東南)人,也號花蕊夫人。幼能文,尤長於宮詞。得幸蜀主孟昶,賜號花蕊夫人。其宮詞描寫的生活場景極為豐富,用語以濃艷為主,但也偶有清新樸實之作,如“三月櫻桃乍熟時,內人相引看紅枝。回頭索取黃金彈,繞樹藏身打雀兒”這一首,就寫得十分生動活潑,富有生活情趣;其《述國亡詩》亦頗受人稱道,實難得之才女也。詩一卷(《全唐詩》下卷第七百九十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