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灌木至小
喬木 ,高(1)-3-4-(7)米;老枝無毛而皮孔明顯,小枝、葉柄與花序密生灰褐色分枝茸毛。葉片卵狀長橢圓形至披針形,長12-22厘米,寬4-7厘米,頂端短尖或漸尖,基部鈍或稍呈圓形,表面深綠色,乾後變黑色,除主脈有星狀毛外,余幾無毛,背面密生灰褐色茸毛和分枝毛,側脈14-18對,在背面隆起,邊緣具疏齒或微呈波狀;葉柄長1-2厘米。
聚傘花序 開展,6-9次分歧,寬8-13厘米,花序梗長3-8厘米,花柄長約1毫米;苞片線形或披針形;花萼杯狀,通常無毛,頂端截平或有不明顯的4齒;花冠紫色或粉紅色,無毛,長約2毫米;雄蕊長於花冠2-3倍,花葯橢圓形,細小,藥室縱裂;子房無毛。果實近球形,徑約2毫米,紅色,乾後變黑色。花期6-8月,果期8-12月。
近種區別 裸花紫珠葉表面乾後變黑色,背面密生灰褐色茸毛;聚傘花序開展,花序梗極長;萼與花冠無毛;果實幹後變黑色,可資識別。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廣東、廣西。生於平地至海拔1200米的山坡、谷地、溪旁林中或灌叢中。印度、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裸花紫珠繁育方式通常可採用種籽繁育、扦插繁育、分株繁育。由於裸花紫珠的種籽結實率較低,出苗率更低,分株繁育苗的係數又很小,在實際生產中我們採用扦插繁育種苗。
老枝扦插繁育: 選地與整地:選擇地力肥沃、排灌方便的水田。在上年12月將田翻耕冬曬,次年3月上旬選擇晴天,667平方米均勻撒施磷肥100千克,再進行1次翻耕耙細,整成畦面寬1米,畦溝寬、深分別為30厘米的壠。
枝條的貯藏與扦插: 在落葉前的12月上中旬,將1—2年生的枝條剪下後,貯藏於濕潤的細沙中。貯藏期間注意檢查其乾濕度,以防止枝條霉爛或乾枯。待來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剪成15-20厘米長左右的小段,按行距20厘米、株距40厘米規格插下枝條長度的2/3。插後要在畦面澆水1次,再撒上一層黃土以防生草。
苗床的管理: 插後立即用遮陽網進行覆蓋,為扦插苗創造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若遇大雨天及時排水,防止大水浸沒畦面;若天氣高溫乾旱,應在早晨或傍晚澆水。草害嚴重時,應撤下遮陽網用剪刀剪去雜草,不能用手去拔,否則會將扦插苗上新發的根系鬆動,不利於其成活。
嫩枝扦插繁育: 扦插的時間與枝條的選擇:在每年6月和9月份選近木質化或半木質化的嫩枝,並將每片葉剪去葉長的50%-60%,剪後用清水浸泡12小時,取2個節的枝長,插下1節到土壤里。扦插完後立即澆透水,使土壤處於較濕的狀態,同時要隨即蓋上薄膜保濕,然後再蓋上遮陽網遮蔭。遮陽網與薄膜之間保持30厘米左右的空間,這樣可更好的起到遮蔭的作用。
苗床的管理: 檢查苗木生長情況不能隨意揭膜,而套用手指輕彈弓膜,讓膜內水珠震落再透過地膜檢看苗木;若葉片挺立,嫩葉不勾頭的則生長正常;如嫩葉上出現黑霉狀或土壤出現灰白黴狀物,則應噴施50%多菌靈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再次滅菌消毒。一般膜內空氣濕度應保持在90%以上,溫度在30-12左右。半月檢查1次。膜內保濕要持續到10月份,遮陽網則要保持到年底方可拆除。
栽培技術 選擇土壤: 裸花紫珠怕漬水,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土壤都能栽培。為了高產最好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的土壤,平地一定要開排水溝,排水溝的深度在30-40厘米,做到雨停水乾,坡地可不開排水溝,但要進行翻耕整地,作好畦。畦的寬度視為1-1.2米。
栽種時間與密度: 栽種時間以植株還未萌動的2月中下旬為宜,在栽種前667平方米穴施磷肥100千克,並以土拌勻。栽種密度按60厘米×50-60厘米。
樹形的選擇與田間管理 :樹形最好矮乾形或叢狀形,這樣其產量高,同時也有利冬季的覆蓋保溫越冬;施肥以有機肥為主,在12月份667平方米施腐熟藥渣1500千克為越冬肥。在早春的2月施三元素複合肥20千克,在第1次收穫後的7月上旬,再施三元素複合肥30千克,以利下季產量的提高;在雜草較多時,選擇晴天進行中耕除草鬆土。
病蟲防治 由於裸花紫珠才從野生變家栽培,病蟲害目前發生較少,只發現蝗蟲的危害,可在蝗蟲若蟲期用高效低毒的殺蟲劑防治。
主要價值 裸花紫珠葉藥用,有止血止痛、散瘀消腫之效。治外傷出血、跌打腫痛、風濕腫痛、肺結核咯血、胃腸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