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鳳頭鸚鵡(裸眼小鳳頭鸚鵡)

小鳳頭鸚鵡

裸眼小鳳頭鸚鵡一般指本詞條

小鳳頭鸚鵡(學名 :Cacatua sanguinea)是鸚形目鳳頭鸚鵡科的鳥類,體長36-40厘米,體重430 - 580 克,體羽主要為白色,體格粗壯,外型特殊,外表與一般鳳頭鸚鵡較不同,冠羽較小,眼圈呈藍灰色裸面,上喙部很長,也是其最大的特色;個性友善、愛玩、溫馴,說話能力不強,但不似其他鳳頭鸚鵡那樣吵鬧。 食物主要是水果、殼類、種子、向日葵、果仁、蔬菜等。喙的力量強大,需要養在金屬籠子中。是原產於澳洲東南部的鳳頭鸚鵡,

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小鳳頭鸚鵡體長36-40厘米,體重430-580 克,鳥體為白色,白色的頭冠非常寬短,眼睛和鳥喙之間有著粉橘色的羽毛分布;眼睛周圍有著藍色的裸皮,耳部的覆羽以及眼睛上方帶點暗黃的色調,尾巴以及翅膀內側有著黃色的羽毛;鳥喙有點瘦長為臘白色;雌雄鳥的虹膜都為暗棕色。
其中小鳳頭鸚鵡澳洲西南亞種體型較大,體長40厘米,各亞種中最稀有,分布在澳洲西南部。小鳳頭鸚漏閥槳鵡普通亞種體型較小,體長36厘米, 分布在澳洲各處。小鳳頭鸚鵡澳膠店煮北亞種體型較小,體長38厘米, 分布在澳洲北部。小鳳頭鸚鵡約克島亞種體型最小,體長34厘米, 分布在澳洲約克半島西部, 澳洲北部。小鳳頭鸚鵡背後幾內亞亞種體型小,體長34厘米, 分布在紐幾內亞南部。

棲息環境

小鳳頭鸚鵡棲息地主要為水源區旁的森林地帶、開闊的林地、農耕區、草原與牧場等等,活動區域通常都不會離開水源地。

生活習性

通常都約上百至二千隻左右聚集活動,尤其是在夏季尋找豐盛食物的期間會比較常出現大量聚集的情形,常被發現與澳洲葵花鳳頭鸚滲頁墊歸鵡一起活動,有時會因覓食農作物造成損失而被當成害鳥,尖長的上喙主要是用於在地上覓食,主食包括堅果、種子、水果、蔬菜類、植物的嫩芽、花苞與根莖、漿果類以及一些穀物作物等。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
小鳳頭鸚鵡(分布圖)小鳳頭鸚鵡(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每年的5月到10月之間,野外的小鳳頭鸚鵡多在9月至10月間雅鑽蜜地築巢準備繁殖,有些較早可能7月時就築巢,通常選擇在近水源地附近高度高的樹洞內築巢,也有些會在岩壁內築巢,一次約產2到4枚,親鳥通常只能成功帶大一隻幼鳥。
人工繁殖的小鳳頭鸚鵡非常活躍,很快能適應環境與親近飼主,人工繁殖鳥和人的互動性高且頻繁,與其它大型鳳頭鸚鵡比較不吵鬧,然而叫聲依舊是滿響亮的,小鳳頭鸚鵡是很強壯的鳥兒,良好的飼養條件下不容易出問題,咬勁相當大,籠舍內所有的器材必須是強韌的材質所造才能避免被嚴重破壞,定期提供一些木頭、樹枝給其啃咬比較理想。
人工繁殖小鳳頭鸚鵡最好能提供各種巢箱供其選擇,提供多種選擇也會加大成功繁殖的機率,由於小鳳頭鸚鵡有著強勁的咬合力,所以一定得使用堅固的材質製成的巢箱,不然很可能會被嚴重破壞,一次繁殖約產下2-3顆卵,孵化期需要24天左右,幼鳥羽毛長成約2個月,手幼鳥說話能力佳紙雅,活潑親幾探乃人,相當聰穎易訓練,是風評頗佳的寵物鳥。

亞種分化

小鳳頭鸚鵡(5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
1.
小鳳頭鸚鵡澳洲西南亞種
Cacatua sanguinea pastinator
2.
小鳳頭鸚鵡普通亞種
Cacatua sanguinea gymnopsis
3.
小鳳頭鸚鵡澳北亞種
Cacatua sanguinea sanguinea
4.
小頌煮夜鳳頭鸚鵡約克島亞種
Cacatua sanguinea normantoni
5.
小鳳頭鸚鵡背後幾內亞亞種
Cacatua sanguinea transfreta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