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華夏(關東地區犯人勞動改造委員會原主任)

裴華夏(關東地區犯人勞動改造委員會原主任)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裴華夏(1903~1954), 出生於安徽省壽縣一戶小地主家庭。9歲入私塾,18歲進高小,當年又進入舊制中學。因聰慧好學,成績優異,中學畢業後考入武昌師範大學。“五·四”運動爆發後,思想受到革命啟蒙,開始如饑似渴地閱讀革命書籍,很快接受了馬克思主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裴華夏
  • 出生日期:1903年
  • 逝世日期:1954年
  • 出生地:安徽省壽縣
個人事跡,工作經歷,

個人事跡

1925年,裴華夏脫離了就讀一年的大學,踏上了革命征途,在上海總工會做組織幹事,並加入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他由團轉黨,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五·卅”運動後,黨派裴華夏到湖南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在這個革命的搖籃里,他受到了國民革命基礎知識的教育,為他以後革命的一生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北伐戰爭開始後,裴華夏又被派到上海做地下工作。1927年“四·一二”大屠殺期間,他始終和上海革命工人一道堅持鬥爭,浴血奮戰。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黨又派他到蘇聯中山大學學習。1930年畢業後,任蘇聯海參崴中國師範學校校長。1931年回國,在上海黨中央擔任交通局主任,一年後又到安徽省合肥市任中共皖西北特別委員會宣傳部長。1933年再次被派往上海,到互濟總會工作。當年,上海互濟總會書記鄧中夏不幸被捕,他接替擔任了互濟總會書記。不久,他也被捕。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中國共產黨倡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經周恩來多番交涉,裴華夏獲營救出獄到延安。1938年,裴華夏先後調任濟南市委書記和開封市委書記;開封失守後,任豫南特委宣傳部長。

工作經歷

1939年,裴華夏轉到部隊工作,在新四軍第四支隊擔任服務團團長,不久,調新四軍第二師新八團任政治部主任,轉戰黃河南北。1941年,黨決定通過聯合中學、抗日大學等形式加緊培養革命骨幹,將裴華夏轉到地方工作,安排他擔任津浦路西聯合中學校長兼黨委書記。
抗日戰爭勝利後,裴華夏調任華中分局調研室主任。1947年3月,調來旅大工作。開始任旅大公安總局秘書室主任,1948年10月,任關東高等法院首席檢察官。當時,檢查、審判兩個機構配置在法院內,在領導關係上,裴華夏與法院院長一起實行集體領導,總攬全局。
1949年1月,裴華夏任關東地區犯人勞動改造委員會主任。
1950年10月,裴華夏任旅大人民檢察署副檢察長。
1953年,裴華夏身體不支,病情惡化,住進醫院。年底市委決定送他到北京住院治療,經醫院檢查,已經是癌症晚期。於1954年9月28日晨在北京協和醫院逝世,終年51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