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氏短鼻蝗

裴氏短鼻蝗

裴氏短鼻蝗(Filchnerella Karny Filchnerella beicki Ramme,1931)是癩蝗科短鼻蝗屬的一種動物,寄生範圍禾本科作物或牧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裴氏短鼻蝗
  • 拉丁學名:Filchnerella beicki Ramme
  • 動物界
  • :昆蟲綱
  • :癩蝗科
  • :短鼻蝗屬
  • 命名者及年代:Ramme,1931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雄性 體型中等(圖120a)。體表粗糙,具細絨毛,足上尤多。頭短騙廈照於前胸背板。頭頂寬短,複眼前的寬度約為顏面隆起在觸角基部間寬的4倍;具明顯的側緣隆線,並向後延伸到複眼之後,頂端中央具細縱溝;頭頂及頭部背面低凹,粗糙,具顆粒狀和棒狀隆起。眼上窩呈不規則圓形,較淺平;眼前窩呈不規則長形,下緣有時不甚明顯。顏面隆起明顯,全長几乎均具有縱溝;顏面隆起在中央單眼之下略縮狹,向下漸寬,近上唇基部明顯擴大;在觸角基部間略呈弧形向前突出;顏面亞側隆線拒兵潤己較發達,但從背面不易看到。複眼較大,近乎圓形。觸角較長,其長約為頭與前胸背板之和;中段一節的長約為寬的2倍。前胸背板較粗糙,具有較長的短錐狀突起;前、後緣均呈角狀突出;中隆線呈片狀隆起,後橫溝深割;溝後區與溝前區幾乎等長;前、中兩條橫溝均割斷溝前區的中隆線,前、中兩片寬大,後片近圓錐狀,後緣傾斜;在溝後區中隆線呈弧形隆起。前胸腹板前緣呈片狀隆起,頂端中央具近弧形狀的凹口(圖120c),中胸腹板側葉間中隔呈梯形,較寬,其最狹處仍大於側葉的最寬處。前、後翅均較發達寒嘗囑料,其頂端到達肛上板的基部。後足股節寬扁,其長度約為最寬處的3倍以上;上側中隆線具細齒,在膝部近頂端處具弧形小凹口。後足脛節具內、外端刺蘭霸連,上側外緣通常具刺10個,內緣具刺9個(包括端刺)。跗節爪間中墊寬大,其頂端到達或略超過爪的中部。鼓膜器發達,鼓膜孔寬闊,鼓膜片較小。摩擦板近長三角狀,表面密布傾斜的細皺紋。腹部具3縱列突起,以沿中隆線一列為最明顯,呈片狀。肛上板近舌狀,中央具舉盛和縱溝。尾須呈長圓錐狀。下生殖板呈短錐狀。陽具基背片盾狀,寬大於長,背面具2叢小齒;錨狀突較小(圖120b)。
雌性 體較粗壯。頭頂寬闊,複眼前的寬度約為觸角基部間顏面隆起寬的3倍。觸角的長度略短於頭與前胸背板之和。前翅呈鱗片狀,側置,在背面較寬地分開,其頂端到達腹部第二節背板的後緣,略長於前胸背板溝後區的長。尾須呈短錐狀。下生碑凶殖板頂端呈角狀向後突出。產卵瓣粗短,頂端較尖銳,下產卵瓣外緣近端部之半具凹口。
體色 黃褐色。後翅具較寬的暗色斑紋帶,在第三翅域不縮狹。後足股節內側呈暗藍色,底側內緣紅色。後足脛節端部和基部紅色,中間部分呈暗藍色。
體長:♂21.5-30.0毫米殼榜幾;♀30.5-34.0毫米。
前胸背板:♂8.0-10.3毫米;♀10.0-12.3毫米。
前翅:♂11.9-16.8毫米;♀6.5一9.8毫米。
後足股節:♂12.3-12.8毫米;♀14.3-17.0毫米。

分布範圍

陝西;酒泉(肅州、阿克塞)、武威(天祝)、白銀(會寧)、蘭州、定西(安定、通渭、臨洮)、平涼(靜寧)、慶陽(鎮原、環縣、華池、合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