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Deco建築重視幾何塊體、重複線條,以及曲折線的表現形式,不僅僅是融合了立體派、表現主義、未來派,以及構成主義等當代藝術的特色,更強烈地受到世紀初社會時代的影響;包括了工業文化所興起的機械美學,以較機械式的、幾何的、純的線條來表現,如扇形輻射狀的太陽光、齒輪或流線型線條、對稱簡潔的幾何構圖等等,並以明亮且對比的顏色來彩繪,例如亮麗的紅色、嬌嫩的粉紅色、電器類的藍色、警報器的黃色,到探戈的橘色、及帶有金屬味的金色、銀白色以及古銅色等等,都成為Art Deco最鮮明的特色。同時,隨著歐美帝國資本主義向外擴張,遠東、中東、希臘、羅馬、埃及與瑪雅等古老文化的物品或圖騰,也都成了Art Deco裝飾的素材來源,如埃及古墓的陪葬品、東方圖騰、希臘建築的古典柱式等等。
代表
其中最典型Art Deco的建築是美國紐約曼哈頓的克萊斯勒大廈(Chrysler Building)與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20年代末期建造的紐約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尖頂以鋁材鑄造,建築外觀則以簡單俐落的線條裝飾,並逐漸往頂端漸縮至塔尖的亮麗造型,在當時深受大眾喜愛,亦是紐約著名的地標之一。而比帝國大廈早1年完工的克萊斯勒大樓(Chrysler Building)更以不鏽鋼建材塑造出一種近乎浪漫的金屬尖塔,節節上升的尖塔是由重疊的數個圓弧拱組成,上面則以鎳鉻鋼材為框,構築出連續的三角窗,猶如一列列尖銳的鋸齒,整座金屬塔由27噸重的不鏽鋼製成,使得整棟大樓高達1046英尺,比巴黎艾菲爾鐵塔還高。雖然帝國大廈的高度很快地便凌駕克萊斯勒大廈,但這棟由建築師範艾侖(Van Alen)所設計的金屬頂摩天大樓,卻被公認為是20年代曲折線條裝飾派建築的極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