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陰散,中醫方劑名。出自《明醫雜著》卷一,名見《醫便》卷一。主治①《明醫雜著》:勞瘵色慾證,先見潮熱、盜汗、咳嗽、倦怠者趁早服之。②《雜病源流犀燭》:陽強。
基本介紹
- 名稱:補陰散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方義,加減化裁,附註,文獻摘要,
組成
生地黃(酒洗)、甘草(炙)、乾薑(炮)各五分,川芎、熟地各一錢,白芍藥(炒)一錢三分,陳皮七分,當歸、白朮各一錢三分,黃柏(蜜水浸,炙)七分,知母(蜜水浸拌,炒) 、天門冬(去心皮)各一錢。
用法用量
加生薑三片,水煎,空心溫服。
主治
①《明醫雜著》:勞瘵色慾證,先見潮熱、盜汗、咳嗽、倦怠者趁早服之。②《雜病源流犀燭》:陽強。
方義
生地黃具有滋陰清熱,涼血補血的功效。甘草主治清熱解毒。?乾薑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溫肺化飲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祛瘀,行氣開郁,祛風止痛的功效。熟地具有補血滋陰的功效。白芍藥具有養血調經,斂陰止汗。陳皮具有理氣健脾,調中,燥濕,化痰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和血。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黃柏具有清熱解毒藥,清熱燥濕藥的功效。知母具有滋陰降火,潤燥滑腸的功效。天門冬主治陰虛發熱。上述方劑共同作用,對勞瘵色慾證,先見潮熱、盜汗、咳嗽、倦怠,陽強有顯著效果。
加減化裁
若咳嗽盛,加桑白皮、馬兜鈴、瓜萎仁各七錢,五味子十粒;若痰盛,加姜制半夏、貝母、瓜萎仁各一錢;若潮熱盛,加桑白皮、沙參、地骨皮各七分;若夢遺、精滑,加蠣、龍骨、山茱萸各七分;若赤白濁,加自茯苓一錢,黃連(炒)三分;若兼衄血、咳血,出於肺也,加桑白皮一錢,黃芩、山梔(各炒)各五分;若兼嗽血、痰血,出於脾也,加桑白皮、貝母、黃連、瓜萎仁各七分;若兼嘔吐血,出於胃也,加山梔、黃連、乾薑、蒲黃(炒)各一錢,韭汁半盞,薑汁少許;若兼咯唾血,出於腎也,加桔梗、玄參、側柏葉(炒)各一錢。
附註
本方方名,《東醫寶鑑·雜病篇》引作“補陰降火湯”。
文獻摘要
1、方論選錄
《丹心》:“天為陽,而運於地之外;地為陰,而居乎中,天之大氣舉之。日,實也,屬陽,而運於月之外;月,缺也,屬陰,稟日之光以為明。人受天地之氣以生,天之陽氣為氣,地之陰氣為血,故陽常有餘而陰常不足,氣常有餘而血常不足也。人之一身,陽常有餘,陰常不足;氣常有餘,血常不足。故滋陰補血之藥,自幼至老不可缺也。”
《中醫兒科診療手冊》:“溫熱之毒不解,加上小兒“稚陰未長”陰液易於受傷,鞠虛生內熱,引起口乾舌燥,五心煩熱,夜重,神倦,面赤,甚致面頰渤紅,夜間盜汗不眠,呈“陰虛火旺",應滋明降火",用補陰散,清熱二號。湯劑青蒿剮甲飲或竹葉石膏湯。陰虛生風,筋脈失養,筋惕肉潤者加安神散,陰虛便乾加一捻全。”
?《東醫寶鑑》:“陰虛即血虛也。凡陰虛證,每日午後惡寒發熱,至晚亦得微寒而解。脈必虛濡而數,絕類虐證,但瘧脈弦,而脈虛大弦為辯耳。若誤作瘧證,多致不救。陰虛,宜用四物湯方見血門、加減四物湯、滋陰降火湯、清離滋坎湯方見火門、補陰散、二宜丸、補陰丸、大補陰丸、加減不陰丸、加味補陰丸、虎潛丸、濟陰丸、補陰瀉火湯、瀉陽補陰湯、大造丸、補天大造丸、入門大造丸、補天丸、混元丹,太上混元丹、坎離既濟丸見火門,滋陰降火丸、陰虛暴絕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