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肝防風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卷三。主治肝臟虛寒,頭目昏疼,四肢不利,胸膈虛煩。
基本介紹
- 名稱:補肝防風散
-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三
補肝防風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卷三。主治肝臟虛寒,頭目昏疼,四肢不利,胸膈虛煩。
補肝防風散組成 防風(去蘆頭)一兩,芎?三分,黃耆(銼)三分,五味子三分,人參(去蘆頭)三分,茯神三分,獨活三分,羚羊角屑三分,前胡(去蘆頭)三分,細辛半兩,...
【處方】 防風1兩(去叉),黃連1兩(去須),谷精草1兩,黃芩1兩(去黑心),甘草1兩(炙,銼),天南星(炮)1兩,蛤粉半分。【製法】上為細散。
防風煮肝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具有祛風清熱,補肝明目之功效。主治雀目。...
瀉肝防風散藥物組成 編輯 防風3分(去蘆頭),犀角屑半兩,赤茯苓半分,葳蕤半兩,射干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細辛半兩,甘草半兩(炙...
補肝活血散方義 藁本祛風,散寒,除濕,止痛;白芷祛風濕;石決明平肝清熱,明目去翳;天麻平肝息風,祛風止痛;防風祛風解表;細辛祛風散寒,通竅止痛;羌活散表寒,祛風...
主治:肝臟不足,兩脅脹滿,筋脈拘急,不得喘息,四肢少力,眼目不利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三名稱:防風散組成:防風(去叉)二兩,菊花四兩,蒺藜子(炒,去角),惡實...
補肝薯蕷散方義 本方中薯蕷具有調理脾胃、益氣和營的功效,防風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的功效,山茱萸具有補益肝腎的功效,枳殼具有理氣寬胸、行滯消積的...
方用補肝湯、補肝細辛散、防風補煎、加減六君子湯等。”2.《中醫大辭典 內科分冊(試用本) 肝虛證》:“肝虛寒證 證名。指素體陽虛,肝臟虧損所出現的證候。
防風1兩,羌活1兩,當歸1兩,生地黃1兩,黃芩1兩,梔子1兩,赤芍藥1兩,大黃1兩,甘草1兩,蒺藜1兩。修肝散出處 編輯 《銀海精微》卷上。 功效:散血退熱。
藁本、白芷、石決明、天麻、防風、細辛、羌活、黃耆、菊花、當歸、生地黃、黃連各等分。 [1] 補肝活血散處方來源 編輯 《銀海精微》卷上。
防風煮散,中醫方劑名。清肝泄熱方。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一。主治肝實熱,夢怒,虛驚。名稱 防風煮散 別名 防風散(《普濟方》卷十四) 出處 《備急千金...
風之為患,肝木受之,川芎、當歸、芍藥和血補肝。黃芩清中上之火,連翹散結血凝,甘草緩峻而和中,白朮健脾而燥溫。 [2] 防風通聖散配伍特點 ...
補肝白茯苓散組成 白茯苓三分,防風(去蘆頭)三分,柏子仁三分,細辛三分,當歸(銼,微炒)半兩,檳榔半兩,白朮三分,芎?三分,桂心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
肝氣虛寒,兩脅脹滿,筋脈拘急,腰膝小腹痛,面青口噤。補肝柏子仁散方義 柏子仁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細辛祛風散寒,通竅止痛;防風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鱉甲滋陰...
2、本方能平肝潛陽,清心定驚,鎮心安神,溫中散寒,祛風止痛,益氣補血。(《中國人參方集》)定心防風散重要文獻摘要 1、《簡明方劑辭典》:“定心防風散《聖濟總...
補肝菊花散方義 本方中前胡和甘菊花具有疏散風熱的功效,甘菊花和防風具有祛風熱的功效,甘菊花和車前子具有明目的功效,決明子具有祛風清熱,解毒利濕的功效,黃耆具有...
補肝菊花散處方 編輯 甘菊花3分,前胡3分(去蘆頭),防風3分(去蘆頭),決明子3分,黃耆3分(銼),沙參3分(去蘆頭),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羚羊角屑3分,...
肝虛寒,目骯骯,視物不明,諦視生花。防風補煎方義 防風、白鮮皮、甘竹葉上散頭目諸風;細辛、獨活、川芎下通腎肝之結;甘草、橘皮、蜂蜜、大棗培土以御木邪之...
補肝柏子仁散處方 編輯 柏子仁3分,細辛3分,防風3分(去蘆頭),茯神3分,鱉甲2兩(塗醋炙令黃,去裙擱),犀角屑3分,甘草3分(炙微赤,銼),桔梗半兩(去蘆...
防風復元散 組成 編輯 防風、麻黃、人參、白芷、當歸、枸杞、秦艽、桔梗、黃芩、甘草、羌活、獨活、細辛、半夏、防已、茯苓、芍藥、前胡、蒼朮、藿香、官桂、香附...
抑肝消毒散 來源 《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 主治 肝風郁滯,耳內生瘡有膿者 加減 渴,加天花粉 組成山梔、柴胡、黃芩、連翹、防風、荊芥、甘草、赤芍、歸...
補肝白茯苓散處方 編輯 白茯苓3分,防風3分(去蘆頭),柏子仁3分,細辛3分,當歸半兩(銼,微炒),檳榔半兩,白朮3分,芎3分,桂心半兩,附子半兩(炮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