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肝白茯苓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補肝白茯苓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太平聖惠方》卷三。主治肝氣虛寒,兩脅下滿,筋急,不得太息。四肢厥逆,心腹痛;肝心痛。

基本介紹

  • 名稱:補肝白茯苓散
  • 別名:白茯苓湯(《聖濟總錄》卷五十五)
  •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三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方義,文獻摘要,

組成

白茯苓三分,防風(去蘆頭)三分,柏子仁三分,細辛三分,當歸(銼,微炒)半兩,檳榔半兩,白朮三分,芎?三分,桂心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微黃)三分。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以水一中盞,加生薑半分、大棗三枚,同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主治

1.《太平聖惠方》:肝氣虛寒,兩脅下滿,筋急,不得太息。四肢厥逆,心腹痛。
2.《聖濟總錄》:肝心痛。

方義

白茯苓滲濕利水;防風止痛;柏子仁養心安神;細辛、桂心止痛;當歸養血補血、止痛;檳榔下氣,行水;白朮健脾益氣;川芎祛風止痛;附子補火助陽;枳殼理氣寬胸。

文獻摘要

《醫方類聚 》:“治肝氣虛寒,兩脅下滿,筋急,不得大息,四肢厥逆,心腹痛,宜服補肝白茯苓散。”
《太平聖惠方》:“治肝氣虛,兩脅脹滿,筋脈拘急,腰膝小腹痛,面青口噤,宜服補肝柏子仁散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