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泄理腎湯是一劑中藥方劑,配方主要有黃芪、巴戟肉、黃柏。
基本介紹
- 出處:《壺天散墨-裘沛然醫論集》
- 功用:益氣補腎,行水泄濁
歌訣,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配伍特點,運用,加減化裁,附方,
歌訣
補泄理腎黑大豆,芪柏澤瀉巴戟肉,大棗牡蠣土茯苓,益氣補腎功效奏。
組成
黃芪30-50g,巴戟肉15g,黃柏15g,黑大豆15-30g,大棗5-10枚,牡蠣30-50g(搗),土茯苓20-30g,澤瀉15-20g。
用法
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功用
益氣補腎,行水泄濁。
主治
慢性腎炎,腎病綜合徵,或伴有腎功能不全,腎陰陽兩虛,濁邪留滯者。
方義
方中的黃芪是補氣聖藥,大劑量的黃芪作用超過人參。另外,巴戟肉與黃柏相伍,一陽一陰,都是補腎的重要藥物。前者溫而不熱,益元陽、補腎氣;後者苦寒,滋益腎陰;牡蠣為水生動物,性寒屬陰,有利水的功效;黑大豆入脾、腎二經,對消除蛋白尿及糾正低蛋白血症有一定功效;土茯苓清泄濕毒、善利水濕;大棗健脾和營。全方標本兼顧,補瀉合治,有補氣健脾益腎、利水泄濁解毒之功。
配伍特點
標本兼顧,補瀉合治。
運用
裘老一本方為基礎,應變於臨床,屢獲效驗。對於對改善腎功能及臨床症狀均有良好功效。
加減化裁
慢性腎炎因外感引動伏邪者,可加用羌活、白芷、蒼耳草、蟬衣等。其中羌活與黃芪相伍,對預防感冒復發,功勝玉屏風散。如果血壓偏高,可加用夏枯草、防己等,另加黨參、黃芪、附子等對血壓有雙向調節作用,血壓偏高而見陽虛症狀者可用。如伴有濕熱內蘊者,可加用漏蘆、生大黃、白蘞、豬苓、茯苓等,陽虛明顯者,加炮附子、乾薑、肉桂、仙茅等。
附方
資腎益氣湯
組成:生曬參10g,黃芪、茯苓皮各30g,車前子、杜仲各20g,地骨皮、澤瀉各15g。
功用:扶正祛邪,益氣養陰,補脾利尿。
主治:慢性腎炎。症見神疲倦怠,腰酸腿軟,四肢輕度浮腫,小便短赤,大便時溏時秘,口乾喜飲,舌質淡有齒痕,脈沉細等。
出處:盛國榮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