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於山白塔寺東,位於榕壽岩上,岩石上有多處題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補山精舍
- 始建於:北宋
- 定義:是白塔寺接待賓客之場所
- 詳細介紹:詳見正文
歷史
始建於北宋,是白塔寺接待賓客之場所。現存為清道光年間(1821-1850)重建。亭閣式建築,單開間九脊頂,龍頭翹角,雕樑畫棟,周廊欄桿纖巧,建於高台之上。東傍補山,岩石突兀;西有巨榕生自隙,綠蔭覆舍,依山築垣,將古建築藝術與書法藝術、樹根藝術融為一體。1933年秋,十九路軍蔡廷鍇、蔣光鼐等將領曾在此召開秘密會議,發動反蔣“閩變”。
在於山白塔寺東,位於榕壽岩上,岩石上有多處題刻。
在於山白塔寺東,位於榕壽岩上,岩石上有多處題刻。中文名 補山精舍 始建於 北宋 定義 是白塔寺接待賓客之場所 詳細介紹 詳見正文 ...
它是于山文化景觀之精華,可以說,不游戚公祠,不算到于山。依山而築,小巧玲瓏的戚公祠廳、平遠台、補山精舍、醉石亭影影綽綽地散布在古榕和白玉蘭樹叢中。明朝...
石畔為醉石亭,亭北有蓬萊閣,又有榕壽岩、補山精舍諸勝。祠正廳塑戚公座像,廳兩側壁上懸掛“海疆倭患”、“率兵援閩”、“激戰三捷”、“平遠慶功”四幅...
“閩變”會議舊址位於福州市于山戚公祠內補山精舍。 精舍建於高台之上,面闊三間,進深五柱,環有欄桿、走廊,穿斗式構架,單檐歇山頂,四周依地勢高下建牆,自成...
十九路軍籌劃“福建事變”會議舊址(于山補山精舍),位於福州于山,原為白塔寺接待達官貴人的場所,始建於宋,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重建。面闊3間,進深5柱,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