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裘小龍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53
- 代表作品:譯著《拜倫傳》
人物經歷,個人作品,獲獎記錄,個人觀點,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浙江人。畢業於上海華東師大外語系。歷任上海街道工廠工人,上海社科院文學所學術委員、外國室副主任,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碩士。作家。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譯著長篇傳記文學《拜倫傳》,詩集《抒情詩人葉芝詩選》,《意象派詩選》,《四個四重奏》等。《四個四重奏》獲上海青年文學翻譯獎。
簡介 裘小龍,詩人,詩歌翻譯家,小說家,出生於上海。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國為翻譯T·S·艾略特和美國意象派詩人的詩而聞名,八十年代末,到美國留學,並用英語開始小說創作。現為華盛頓中國文學教授。已經出版英文偵探推小說兩部:《紅英之死》和《外灘花園》。
師從卞之琳
我寫詩就是受老師卞之琳的影響。那時候我在讀外國文學研究生,搞詩歌批判,他就建議我最好自己寫點詩歌,我寫了他看後覺得還可以。第一首發表的詩歌是發在《詩刊》上,內容很理想主義,描述整個國家正在醒過來,把國家比喻成一個人,醒來都做了什麼事情。還有卞先生用英文寫小說,我當時就想我也可以試一下。
我1988年去美國做訪問學者,一年後就在美國定居了,差不多從那時起就用英語寫作,最早寫的還是詩歌。
個人作品
譯著長篇傳記文學《拜倫傳》,詩集《抒情詩人葉芝詩選》 ,《意象派詩選》,小說《四個四重奏》等。《四個四重奏》獲上海青年文學翻譯獎。
翻譯的詩歌
裘小龍和他的小說
愛的遺憾
一件無可言喻的遺憾,
深深藏在愛情的心中:
那些在買賣東西的人們,
那些在頭頂上趕路的雲,
那又冷又潮地緊吹的風,
還有蔭影幽暗的榛子林,
那裡,鼠灰色的水流急涌,
威脅著我熱愛的那個人。
獲獎記錄
旅美推理小說家裘小龍
上世紀80年代末來到美國的詩人、翻譯家裘小龍,他於2000年6月推出的首部長篇英文推理小說《紅英之死》,相繼入圍愛倫·坡推理小說獎和白芮推理小說獎,並獲得世界推理小說大獎,被法國、義大利、日本、瑞典、丹麥、挪威等國翻譯出版。他的《外灘花園》、《忠字舞者》等均是英語世界的暢銷書。
獲獎原因
裘小龍認為,自己用英文寫的小說能獲獎,一半是因為他注意到了西方人的閱讀口味,另一半就是因為從小浸染在東方文化里。他再三強調“寫作時必須意識到特定的文化讀者群的需要”。
個人觀點
裘小龍朗誦詩文
首先就陳超本身來說,這個人物是反英雄的。另外就是我最初不是想寫偵探小說,陳超是一個知識分子,對好多問題不一定有答案,但是要去想。作為知識分子他可能和我一樣,也喜歡詩詞。至於說寫這個吸引讀者,我估計這個質疑者可能不知道,在西方也和中國一樣,詩歌並不主流。在我第一本書的時候,編輯跟我商量能不能刪一點詩詞,就是擔心讀者接受不了,詩歌危機是全世界的危機。後來出版以後銷售很好,讓美國編輯很意外。另外,我也想通過我的書告訴國外讀者中國和他們某些想像中的理解不一樣,以前都有這么一種東方主義傾向,以為《大紅燈籠高高掛》里的就是真實的中國。
我覺得詩歌還是有可能擁有一個比較好的前景,我對它有偏愛,如果大家整天沉浸在電視劇、網路、不入流的文學作品中,到一定時候也會有人產生危機感,詩歌是一種不同的需求。蘇東坡說“高處不勝寒”,這可能就是詩歌的現狀,月空那裡太冷了,過去呆的話不可能呆太長,但是去呆一下也是好的,一種不同的感受。我對詩歌是有幻想的,也願意為其辯護。
人物評價
有評論稱讚他的偵探小說“逼真地展示了中國豐富多彩的日常生活”。批評者卻抱怨,雖然他逐步被西方讀者所認可,但他的小說中所構建的中國還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末,一個住房靠單位解決,憑“國營牌價”優惠購買大閘蟹的時代。翻譯成中文來讀,未免有的時候會讓國內讀者感覺內容陳舊,人物形象並不鮮明突出。好在裘小龍要將“陳超”偵探系列以一年一本的速度推出,故事裡的上海和中國也將加速發展變化,與時俱進,逼近“上世紀90年代末期”。
裘小龍的寫作還打破了“中國人不會寫偵探推理小說”的類型偏見,開拓了一種新的寫作形態。“陳超”系列頗受西方讀者歡迎。處女作《紅英之死》2000年出版以來多次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