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裏白外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卡斯鎮毛寨村
- 人口數量:213人
- 海拔:1900 m
- 年平均氣溫:18℃
村情概況
基礎設施
![裏白外自然村 裏白外自然村](/img/1/32f/iNWM4gDMyATOyY2YlhjY1YDMwcTO0QG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農村經濟
![裏白外自然村 裏白外自然村](/img/d/e2f/0QWOwEzMjJ2N3MWNyUWZ1UjZzMDO2I2M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特色產業
文化教育
![裏白外自然村 裏白外自然村](/img/2/d74/2QWOiFTNwIWO0YzNjBzNxczN3I2YjJzN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裏白外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卡斯鎮毛寨村,屬於山區。位於卡斯鎮毛寨村委會西面,距離村委會3公里,距離鎮政府36公里。國土面積有平方公里,海拔1900米,年平均氣溫18℃,年降水量890毫米,適宜種植烤菸、 包穀...
里俄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白濟汛鄉共恩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壩區、山區或半山區)。地理位置 村情概況 位於鄉政府西南邊,距離村委會0.00公里,距離鄉政府9.00公里,是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0.94平方公里,海拔1,730.00米,年平均氣溫14.70℃,年降水量1,121.60毫米,適宜...
別米俄自然村屬於白濟汛鄉施底村民委員會行政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8.00公里,距離鄉政府31.00公里。國土面積2.15平方公里,海拔1,800.00米,年平均氣溫14.90℃,年降水量1,121.60毫米,適宜種植白芸豆等農作物。有耕地120.00畝,其中人均耕地1.80畝;有林地2,168.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7...
富川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維登鄉富川村,屬於壩區,位於鄉村鎮邊,距離鎮2.50公里,是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7.39平方公里。村情概況 該村海拔1,700.00米,年平均氣溫15.00℃,年降水量938.6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水稻、小麥等農作物。有耕地609.00畝,其中人均耕地1.05畝;有...
白寺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保山市騰衝市北海鄉富裕村民委員會,屬於半山區,位於北海鄉的南邊,距離富裕村委會1.5公里,距離鄉政府4公里。村情概況 國土面積2.43平方公里,海拔1680米,年平均氣溫15.6℃,年降水量174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444.91畝,人均耕地0.81畝,林地751.6畝。全村轄3...
面朵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白濟汛鄉碧羅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村情概況 位於白濟汛鄉西北邊,距離村委會0.00 公里,距離鄉政府所在地18.00公里,(是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1.62平方公里,海拔1,730.00米,年平均氣溫14.50℃,年降水量1,121.6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 、小麥、...
白岩自然村,隸屬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五岔路鄉彎丹村,屬於山區。位於五岔路鄉西邊,距離村委會0.5公里,距離鄉政府14公里,是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4.28平方公里,海拔1450米,年平均氣溫21℃,年降水量1450毫米,適宜種植甘蔗等農作物。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53.05畝(其中:田0.00畝...
白利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昭通彝良縣蕎山鄉田壩村,屬於半山區。位於西南邊,距離田壩村委會3.50公里,距離蕎山政府40.00公里。國土面積1.80平方公里,海拔1,700.00米,年平均氣溫13.00 ℃,年降水量1,00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396.00畝,其中人均耕地0.50畝;有林地400.00畝。全村轄3個村民...
白亞自然村,隸屬雲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拉伯鄉拉伯村,屬於山區。位於拉伯鄉南邊,距離村委會3.00公里,距離鄉政府54.00公里。該村海拔1,820.00米,年降水量64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水稻等農作物;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全村有農戶65戶,其中農業人口360人,勞動力194人,其中從事...
白草場自然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2公里,距離鎮23公里, 國土面積28.65平方公里,海拔2850米,年平均氣溫10℃,年降水量920毫米,適宜種植芸豆、馬鈴薯等農作物。有耕地191畝,其中人均耕地3.98畝;有林地78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5戶,有鄉村人口48人,其中農業人口48人,勞動力3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
白魯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塔城鎮巴珠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塔城鎮西南邊,距離鎮25公里,是巴珠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18.79平方公里,海拔2500米,年平均氣溫13.1℃,年降水量1000.7毫米,適宜種植玉米、蕎麥、青稞、中藥材等農作物;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養殖業為主...
扯卡白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德厚鎮,屬於半山區。距離村委會5.00公里,距離鎮11.00公里, 國土面積2.26平方公里,海拔1500.00米,年平均氣溫18.00℃,年降水量1100.00毫米,適宜種植辣椒、花生、烤菸等農作物。有耕地500.00畝,其中人均耕地1.40畝;有林地241.00畝。全村轄1個村民...
射故白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珠街彝族鄉黑馬村委會。該行政村隸屬昌寧縣珠街彝族鄉,地處珠街彝族鄉東邊,距鄉政府所在地6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縣118公里。東鄰巍山縣,南鄰金寶村,西鄰珠街村,北鄰巍山縣。轄上元、瓦窯、二布等13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425戶,有鄉村人口1697人,其中...
戈利白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薄竹鎮新回龍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4公里,距離鎮7公里。國土面積2.18平方公里,海拔1380米,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85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450畝,其中人均耕地1.1畝;有林地1576.3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98戶,有鄉村人口...
全村有 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 個自然村已通路;有 1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1 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 10 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農村經濟 該村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 524.20 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 230.00 萬元,占總收入的44%;畜牧業收入 113.45 萬元,占總收入...
岩腳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文山州馬關縣馬白鎮方山村民委員會,有耕地178.00畝,其中人均耕地0.81畝;有林地200.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7戶,有鄉村人口222人,其中農業人口222人,勞動力12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21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0.9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0.00 元。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
白草坪四村自然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10.00公里,距離鎮22.00公里, 海拔2800.00米,年平均氣溫15.20℃,年降水量910.00毫米,適宜種植洋芋、白芸豆、蕎麥等農作物。有耕地117.00畝,其中人均耕地1.35畝;有林地7410.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3戶,其中農業人口172人,勞動力105人,其中從事第一...
白利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蕎山鎮田壩村,屬於半山區。距離村委會3.50公里,距離鎮40.00公里, 國土面積1.80平方公里,海拔1700.00米,年平均氣溫13.00℃,年降水量100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396.00畝,其中人均耕地0.50畝;有林地400.00畝。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44戶,...
白汗頂自然村,隸屬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康普鄉康普村,屬於山區。村情概況 距離村委會5.50 公里,距離鄉7.00公里。國土面積14.78平方公里,海拔1,830.00米,年平均氣溫14.00 ℃,年降水量937.7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437.50畝,其中人均耕地1.12畝;有林地17,026.44畝...
路溪白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舊城鎮舊城村委會 ,屬於半山區。位於鎮西北邊,距離村委會2公里,距離鎮2公里。國土面積3.28平方公里,海拔1840米,年平均氣溫15 ℃,年降水量1038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等農作物。有耕地944畝,其中人均耕地0.5畝;有林地519畝。村情概況 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
白岩頭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臨滄市永德縣德黨鎮勐汞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鎮南邊,距離村委會11公里,距離鎮20公里。國土面積2.54平方公里,海拔1730米,年平均氣溫16.6℃,年降水量1351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327.70畝,其中人均耕地1.23畝;有林地976.8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6...
白濟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僳僳族自治縣白濟汛鄉白濟汛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位於白濟汛北邊,距離白濟汛村委會2.00 公里,距離鄉政府2.00公里。國土面積2.43平方公里,海拔1,700.00米,年平均氣溫14.70 ℃,年降水量1,121.6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小麥、水稻等農作物。有耕地211.50畝,...
康復村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攀天閣鄉美洛行政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9.00公里,距離鎮15.00公里。國土面積0.51平方公里,海拔2,750.00米,年平均氣溫9.00℃,年降水量950.00毫米,適宜種植玉米、白芸豆等農作物。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人口資源 該村有耕地...
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96人(占勞動力的27.91%),在省內務工13人,到省外務工83人。引特色產業 該自然村的主要產業為畜牧業,主要銷售在本縣內。2010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23.89%。人口衛生 該自然村現有農戶159戶,共有鄉村人口636人,其中男性320人,...
白墳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鎮河心場村,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5.00公里,距離鎮21.00公里, 國土面積5.44平方公里,海拔1700.00米,年平均氣溫17.00℃,年降水量1476.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等德宏潞西市芒市鎮河心場村農作物。有耕地111.00畝,其中人均耕地0.73畝;有林地4656.00畝。地理...
白柳箐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挖色鎮挖色村委會,屬於半山區。位於挖色鎮東南邊,距離挖色村委會5公里,距離挖色鎮5公里。國土面積有1.43平方公里,海拔1982米,年平均氣溫13℃,年降水量1100毫米,適宜種植雜糧農作物。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54戶,有鄉村人口217人,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6人。...
白土鎮,安徽省宿州市蕭縣轄鎮,因地下蘊含豐富白瓷用的陶土而得名,在唐宋時是中國南北瓷業交流的重鎮。位於蕭縣東南部,距蕭縣城區13千米,北靠徐州銅山區,全鎮面積65.41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2月,白土鎮轄5個行政村、2個社區,共33個自然村,總人口3.3萬人。2023年,白土鎮累計完成投資4645萬,規上工業...
在依序排列分都的過程中,工作人員要按照全縣各自然村的質數統一划歸到每個都的治下。最後才公布了都屬的村莊時才發現,在自然村的序列里尚有臨近縣城東郊的一個張姓村莊被辦事人員遺漏了,未納入到都屬的統一行列。為了改正個錯誤,縣裡決定增設第四十九都。這樣,張姓村莊便另行設定成了一個都。白都里即都昌白土...
白潼村區域面積1.98平方公里,全村總戶數290戶,人口1160人。現有耕地面積420畝,山地面積1350畝。全村村民的生活日益提高,社會平安和諧,村民安居樂業,環境井然有序,白潼人正沿著小康道路邁進。潼關組、白水組、白水嶺組3個自然村。元朝時,地方武裝首腦陳潼在此古驛道口築關修寨,駐紮兵營,故稱陳潼關,後稱...
斯氏古民居建築群包含斯盛居[俗稱千柱屋],發祥居,華國公別墅,上新居,牌軒門裡,新譚家,門前畈等台門建築,其中斯盛居,發祥居和華國公別墅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柱屋, 由斯元儒建於清嘉慶年間(1798年),位於斯宅村(螽斯畈自然村),現為斯姓後裔居住。因屋有千柱而得名。斯元儒(1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