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葉地黃(Rehmannia piasezkii Maxim.)為列當科地黃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體被多細胞長柔毛,頂端幼嫩部分及花梗與花萼除被上述毛外還被腺毛;莖簡單或基部分枝;葉片紙質,長橢圓形,羽狀開裂,裂片略成三角形,邊緣具三角狀帶短尖的齒,兩面均被白色柔毛;花冠紫紅色,花冠裂片兩面幾無毛或被柔毛,邊緣有緣毛;菊果卵珠形,具短喙,略伸出萼筒;種子多數,有網紋;花期7月;果期8月。
裂葉地黃主要分布於中國陝西旬陽、石泉、山陽、甘泉以及湖北宜昌、興山、神農架、房縣、十堰、鄭西、竹溪等地。其常生於海拔200-400米的路邊石壁上,十分少見。一般繁殖方式為播種繁殖。
裂葉地黃全草均可入藥,可治療水火燙傷以及疔瘡等症狀,因其花大色艷,也可引種為草本觀賞花卉。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主要價值,該種提示,
形態特徵
列當科地黃屬的多年生草本組詢剃植物。植體被多細胞長柔毛,高30-100厘米,頂端幼嫩部分及花梗與花萼除被上述毛外還被腺毛,莖簡單或基部分枝。葉片紙質,長橢圓形,享糠基部的長達15厘米,寬7厘米,羽狀開裂,裂片略成三角形,邊緣具三角狀帶短尖的齒,兩面均被白色柔毛,基部具長約4厘米帶翅的柄,向上葉片與葉柄均逐漸縮小,頂部的承朵嚷不開裂,僅具三角狀尖齒。花具長2-4厘米之梗,梗多少彎曲戲勸勸上升,單生上部葉腋;小苞片2枚,與葉同形,但不具柄,著生於花梗基部,萼長1.5-3厘米;萼齒5枚,開展,彼此不等;最後方一枚披針形,狹長而漸尖,長約2.3厘米,寬2-3毫米;其餘4枚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長在5-15毫米之間;花冠紫紅色,長5-6厘米;花冠筒長3.5-4厘米,前端擴大,多少囊狀,斷辯符外面被長柔毛或無毛,內面褶襞上被長腺毛;花冠裂片兩面舉照危淋幾無毛或被柔毛,邊緣有緣毛;上唇裂片橫矩圓形,長10-11毫米,寬11-15毫米;下唇中裂片稍長而突出於兩側裂片之外,長1-1.6厘米,寬約1厘米,倒卵狀矩圓形,側裂片近於圓形,長0.8-1.2厘米,寬1.1-1.2厘米;花絲無毛或近基部略被腺毛;柱頭2枚,片狀,彼此不相等。菊果卵珠形,榆盛鑽循具短喙,略伸出萼筒;種子多數,有網紋;花期7月;果期8月。
產地生境
裂葉地黃主要分布於中國陝西旬陽、石泉、山陽、甘泉以及湖北宜昌、興山、神農架、房縣、十堰、鄭西、竹溪等地。其常生於海拔200-400米的路邊石壁上,十分少見。
繁殖方法
裂葉地黃一般繁殖方式為播種繁殖。
主要價值
裂葉地黃全草均可入藥,性寒可治療水火燙傷以及疔瘡等症狀,因其花大色艷,也可引種為草本觀賞花卉。
該種提示
從R. glutinosa var. angulata Oliver的原始記載和圖看來,它與裂葉地黃完全一致,因此予以歸併。
在比較研究標本室標本、野外考察、雜交實驗和DNA片段序列分析的基礎上,確認高地黃(Rehmannia elata N.E.Brown)與裂葉地黃為同種植物,並把前者作為後者的異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