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縫搶險

堤頂或堤坡發生裂縫,與堤身垂直的叫橫縫,與堤身平行的縱縫。橫縫易形成滲水通道,險情較嚴重,應及時加以處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裂縫搶險
  • 外文名:Emergency   protection  against  cracks
裂縫分類,裂縫的搶護,開挖回填,充填灌漿,

裂縫分類

1.龜狀裂縫:龜狀裂縫多出現在土壩表面,分布較均勻,縫細而短,對堤壩危害較小。龜狀裂縫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粘性土水分蒸發,表面土體收縮,故又稱乾縮裂縫。填築土料粘性愈大、含水量愈高,乾裂的可能性愈大。
2.橫向裂縫:橫向裂縫的走向與堤壩軸線垂直或斜交,常出現在堤壩頂部並伸入堤壩內一定深度,嚴重的可發展到堤壩坡,甚至貫通上下游造成集中滲漏,直接危及堤壩的安全。產生橫向裂縫的原因,主要是相鄰堤壩段壩基產生較大的不均勻沉陷,常發生於堤壩合攏段,堤壩體與交界部位施工分縫交界段以及壩基壓縮變形大的壩段等。
3.縱向裂縫:縱向裂縫的走向與堤壩軸線平行或接近平行,多出現在堤壩頂部或堤壩坡上部,裂縫逐漸向壩體內部垂直延伸。它一般比橫向裂縫長,若不及時處理,雨水入侵後會造成大壩脫坡險情。縱向裂縫產生原因:一種因分期加高,壓實質量和填築材料不同;用貼坡培厚法處理背水坡滲水時,貼坡砂層未灌水也不壓實,致使蓄水後砂層浸水下沉,培土表面發生縱向裂縫;另一種因施工碾壓不實,施工質量不好,築壩土料含水量過高;初次蓄水,或汛期水位驟降導致堤壩坡失穩,產生脫坡初期的縱向裂縫。
4.內部裂縫:產生內部裂縫的原因和可能出現的部位有:如在狹窄山谷壓縮性大的地基上修建土壩,在壩體沉降過程中,上部壩體重量通過剪力和拱的作用,被傳遞到兩端山體和基岩中去,而壩體下部沉陷,有可能使壩體在某一平面上被拉開,形成水平裂縫;此外,堤壩壩基或堤壩與建築物接觸處因產生不均勻的沉陷而產生內部裂縫等。

裂縫的搶護

開挖回填

開挖回填施工簡單,裂縫處理較徹底,效果較好,適用於深度在5m以內,並已停止發展的裂縫。開挖前應沿裂口灌注少量石灰水,以掌握開挖的範圍。挖槽深寬均應超過裂縫0.3m~0.5m,長度超出縫端1m。
(1)梯形台階。槽坑開挖時順縫抽槽,保持梯形斷面,以利與原堤壩的結合。當裂縫較深時可挖成階梯形槽坑,台階高1.5m。槽口附近不宜堆放土料,以利出土和施工安全。槽坑回填前先削去台階,灑水濕潤槽壁並刨毛,再回填與原堤壩體相同的土料,分層夯實(見圖)。
十字形結合槽開挖十字形結合槽開挖
(2)十字形結合槽。適用於貫穿堤壩的橫向裂縫。開挖時順裂縫方向每隔5m--6m,設一道垂直於裂縫的結合槽,回填時要注意新老土的結合。
在汛期,抽槽法適用於高出洪水位的裂縫搶護。一般裂縫處理宜在枯水期或降低水位後進行,必要時應在上游堤壩坡加築臨時圍堰,以策安全。龜形裂縫一般不作處理,若處理也可採取泥漿封口,或將龜裂土層刨松濕潤夯實,面層再鋪以砂性土保護。

充填灌漿

對於較深的裂縫,可採用灌漿法,或採取上部開挖回填、下部灌漿的方法處理,以減少抽槽工程量。灌漿部位的頂部必須保持有2m以上的開挖回填層作為阻漿蓋,以防止漿液外噴。回填時預埋灌漿管(鐵管或竹管)。如條件許可可採用分段、回漿的灌漿方法,效果較好。漿液濃度應先稀後稠,灌漿壓力由小到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