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窩是青春的墳墓(被窩是青春的墳墓(試讀版))

被窩是青春的墳墓

被窩是青春的墳墓(試讀版)一般指本詞條

《被窩是青春的墳墓》是作家七堇年創作的散文小說集,首次出版於2007年11月。

該書收錄了七堇年發表在雜誌上的多篇散文與小說,包括《遠鎮》《少年殘像》《藍顏》《花朵之藍》等眾多書寫或殘酷或糾結或溫情或惆悵的青蔥歲月篇目,而該書共分為兩部分——驚蟄與清明,寓意七堇年成長和寫作路途上的不同階段。

2002年,七堇年以散文《被窩是青春的墳墓》獲第六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被窩是青春的墳墓
  • 外文名稱:The youth of nowhere
  • 文學體裁:小說集、散文集
  • 作者:七堇年
  • 首版時間:2007年11月
  • 字數:213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收錄七堇年創作早期的作品17篇,共分為驚蟄與清明兩部分,多是散文化筆法,抒情味道極濃。其中《北方》《花朵之藍》等篇目書寫了作者對於北方的嚮往;《燈下夜禱》《我不能悲傷地坐在你身旁》《被窩是青春的墳墓》等篇目書寫了作者十六歲前的青春記憶,以及獨特的青春思考;《春別》《流景閒草》《故城》《薄奠》等篇目則塑造了虛構的青春群像。
小說《遠鎮》講述了“我”的北方之旅。“我”處於千篇一律的高中生活里,目睹好友十禾因為對生活無望而意圖自殺後,決定去邊疆尋父,藉此踏上未知的旅程。在見到父親後, “我”只身前往邊疆,此後邂逅了異族少女衣加,開始在邊疆生活下來。在衣加相依為命的外祖母去世後, “我”決定照料她,帶著衣加到父親那邊,卻尷尬地才發現衣加的生父竟然和自己的父親是一個人。經歷了此番變故,“我”決定重返南方。
小說《少年殘像》講述了兩個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同手足的男孩,紹城與凱的故事。紹城和凱的父母同為工廠的工人,下海經商。凱的父親去世,凱的母親獨自帶著凱。紹城的父親因為凱的母親而拋棄紹城的母親,並與凱的母親重新建立家庭。這一切都發生在紹城並不知情的情況下,直至紹城母親的去世。紹城與凱的性格一個內向一個外向,凱一直充當著紹城哥哥的角色,保護著紹城。這種平衡最終在青春期被名叫葉之行的女孩打破,兄弟兩人都對葉之行充滿愛慕。隨著葉之行的意外,紹城和凱的命運也被改變。紹城的沉默、內斂、韌性,凱的熱情、活力與多純,兄弟二人的命運被未知的手所播弄。

作品目錄

新版自序
原版自序
驚蟄
清明
遠鎮
書信
北方
藍顏
花朵之藍
幻聽
春別
故城
冰是睡著的水
昨天
薄奠
城事
燈下夜禱
被窩是青春的墳墓
流景閒草
少年殘像
我不能悲傷地坐在你身旁
被窩是青春的墳墓(小說)

創作背景

2003年下半年,七堇年始作《遠鎮》,後在2004年高二晚自習上完成《遠鎮》。此外,據七堇年在該書序言中寫道,書中的文章大部分在高一至高三的間隙中完成,書名是她高中母校同學間流傳的一句鼓勵彼此刻苦讀書,要早起晚睡的話。

人物介紹

“我”:《遠鎮》的主人公。自幼在單親家庭長大,父親在她很小的時候便離開母親和她,遠赴新疆,再未回來過。母親,是一名大學老師,一人含辛茹苦把她培養成人。父愛的缺失,母親在她身上傾注了全部的心血,毫無保留的愛,同時也有超乎常人的嚴厲。受著傳統教育,乖乖聽著母親的話學鋼琴、繪畫等,內心敏感細膩,有著不同於同齡人的成熟與堅強。
衣加:《遠鎮》中人物,擁有非常清澈的面孔。名字在俄語中意為三弦琴。她淺棕色的長髮編成辮子垂至腰際,藍色的眼眸如同高山湖泊清澈。她與外祖母住在禾木的一間木屋。
青淮:《春別》中人物。在“我”眼中,她像只上了年紀的老貓。青淮喜歡到處旅行,上學時經常出走。
葉笛:《幻聽》中人物。幼年時母親去世,葉笛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是劇團的首席大提琴手。葉笛性格溫順,有些內向。
江樹澪:《昨天》中人物。她愛看電影,皮膚蒼白似梔子花瓣,笑容素淨如同雪地,總是喜歡在埋頭做題時用手指不斷撥弄她淺棕色的柔軟長發。她很瘦,骨節像男孩子一樣,從不穿裙子,只著白色襯衣與黑色長褲,眉目中有逼人的英氣。
葉知行:《少年殘像》中人物。她非常瘦,長發漆黑如瀑,膚色蒼白,並不愛笑,因為格外的聰慧而眼神鎮定安寧,目光有秋日的瀲灩。
:《少年殘像》中人物。他像一束晴光,瞳孔明亮濕潤,朗然的笑容,十分討好,卻也絲毫不做作。進入高中,凱就成為了學校里的風雲人物。
資料來源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七堇年在該書中涉及的主題多為青春與成長,她的創作之所以被認為脫離青春文學的窠臼,在於她為成長提供的相對闊大的活動範圍,並因此擴展了青春物語的內涵。她以文學的方式傾訴衷腸,那是少女對世事的理解。愛意中帶著悲憫,溫情里不乏滄桑。與一般青春文學局限於校園或家庭不同,七堇年筆下的人物大多嚮往蒼涼的北方,這種以一種“旅行”的方式經歷的蛻變,亦是作者對青春時代的追憶以及成長的感傷。
在《被窩是青春的墳墓》一書中,為了召喚共鳴,七堇年人為地將青春期的叛逆與成長、輕盈與沉重、善良與醜惡、脆弱與容忍、溫情與淡漠對立。《遠鎮》中說:“想念是一種儀式。”《少年殘像》中說:“被徹底顛覆的生活如一道未盡的路橫亘在前,世界之大,我卻不知其折或遠。”《春別》中說:“青春的意義決不在於這煉獄般的高三。卻一定需要這煉獄般的高三來鍛造並藉此加以最深刻的闡釋。”《薄奠》中還寫道:“曾經以為極其盛大的青春的構成,其實不過是一些形式上細微到一旦掉進時光的河床就再也找不到的碎片。”這些文字凝結著七堇年對命運和生死的思考,對情愛和藝術的體驗,她試圖與這些人生維度對話,並希望給出一個清晰且不乏睿智的答案。

藝術特色

七堇年的這部早期之作,文辭華麗、形容詞多、定狀語多,歐化的長句子充斥著村上春樹的影子,夾雜著時尚的流行語和傳統的成語,營造狂歡的詩意氛圍。從《被窩是青春的墳墓》開頭的一段,讀者似乎能看到當年衛慧和棉棉的影子。但這是一個高中女生寫的文字,雖然誇張炫目有餘,節制內斂不足,但她的小說不是靠精彩的故事和嚴謹的結構取勝,沒有慷世駭俗的懸疑,沒有動人心魄的奇幻,而是靠著散文化的筆法,去靠近那些邊遠與城市孤獨者的面影,漸漸讓他們還原真實的容顏。
從七堇年早年的文字中,不難洞察到她對語言表達和哲理呈現交織狀態的一種迷戀、深沉、透明,富有超越感。有時激情四溢,有時冷峻理性,但更多時候,還是一種恬然和淡定。她的文字中,似有一種看破紅塵、參透人生的蒼涼與深沉。在該書前言裡,七堇年對過去那種衝動式的創作做出自我反省。的確,書中的小說,很大程度上是在做內心的傾吐,釋放一種宿命感,一份單純和複雜糾結的矛盾之意。讀者從其娓娓道來的緩慢敘事中,也能深感到作者有一種強烈傾訴的欲望。這種傾訴是純粹個人化的,雖然單一,但她既是在講述故事,也是在感悟人生,這才是一個作家從青澀逐漸走向成熟的慣常路徑。

作品評價

《燕趙都市報》:七堇年用精緻個性的語調氣韻,流暢醇厚的語言風格,鮮明獨特的青春故事,寫盡青春的憂傷與缺失,友情的溫暖與珍重,以及那段人生美好年華里的人的執拗與堅持,衝動與迷惘,更有彼此的思念與扶持,感恩與回報。
作家郭敬明:該書思想深刻、文筆成熟,遠遠超過作者本人的年齡和閱歷,是一部讓人驚嘆的作品,也是一部異常深刻和飽滿的成長記錄。在眾多或偏激或強說愁或疼痛蒼白的青春文學領域裡,七堇年的獨樹一幟必定引起矚目。

出版信息

出版時間出版社ISBN版本信息
2007年11月
長江文藝出版社
978-7-5354-3561-3
第一版
2013年04月
人民文學出版社
978-7-02-009743-2
修訂版
2018年06月
四川文藝出版社
978-7-5411-4963-4
紀念版

作者簡介

七堇年,原名趙勤,1986年10月5日出生於四川瀘州,作家。16歲以《被窩是青春的墳墓》獲第六屆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2010年獲第九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最具潛力新人獎;2014年獲“紫金·人民文學之星”長篇小說獎。逾十年來,七堇年的寫作不斷趨於成熟,下筆具有超越其年齡層的洞見,以風格獨特的洗麗文筆著稱。
七堇年七堇年
已出版作品:《大地之燈》《少年殘像》《被窩是青春的墳墓》《瀾本嫁衣》《塵曲》《平生歡》《燈下塵》《無夢之境》。主編作品:《近在遠方》。譯作:《寄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