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禁錮的心靈

被禁錮的心靈

《被禁錮的心靈》是由傾向出版社出版編著的實體書。1930年代至40年代,米沃什歷經波蘭屢受侵略、瓜分,二戰期間,目睹華沙在納粹德國的破壞下變成了廢墟。米沃什關切著斯土斯民的命運,他從反納粹戰爭開始就積極參加了波蘭的抵抗運動,在淪陷的華沙與法西斯德國進行了艱苦的鬥爭。二戰結束後,波蘭雖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成立了波蘭人民共和國,米沃什亦曾任波蘭駐美使館和駐法使館的文化參贊,然而他認為政府當局要求藝術家作品中「革命」服務,侵犯了作家特有的職責。於是米沃什在1951年初要求在法國政治避難,從此自我流放到西方。

基本介紹

  • 書名:被禁錮的心靈
  • 作者:Czesław Miłosz 等
  • 譯者:烏蘭
  • 出版社: 傾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11
  • 裝幀:平裝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目錄,作者簡介,

圖書信息

副標題: 隨書附贈《米沃什百年》紀念集
原作名: Zniewolony umysł
作者: Czesław Miłosz / 切斯瓦夫.米沃什 / 貝嶺 編《米沃什百年》
譯者: 烏蘭 譯 易麗君 校訂
頁數: 320
定價: NT 450

內容簡介

米沃什在法國流亡了十年,1960移居美國,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任教。1970年加入美國籍。
在米沃什三十多年的流亡中,過的「是一種與城市大眾隔離的生活」。他自稱是「一個孤獨的人,過著隱居的生活」,並表示「流亡是一切不幸中最不幸的事,我簡直墜入了深淵。」
1980年米沃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接受美國《舊金山記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採訪時曾說:「獲獎給我帶來了讀者和困擾。我擔心自己的作品會遭到曲解,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寧願不要讀者」。
1989年後,米沃什結束三十多年的流亡生活回到波蘭,在古城克拉科夫定居直到2004年8月辭世。儘管米沃什的一生漂泊不定,並精通多種語言,然而他始終堅持用其家族從16世紀起就使用的波蘭語寫作,儘管米沃什過去的出生地已被畫為今天的立陶宛,他仍然把波蘭視為祖國。本書是米沃什政論思想的奠基與成名之作。
被禁錮的心靈

目錄

開船之前的恐懼──關於《被禁錮的心靈》的對話
前言
第一章:「莫爾提-丙藥丸」
第二章:看西方
第三章:凱特曼──偽裝
第四章:阿爾法,道德家
第五章:貝塔,失戀的情人
第六章:伽瑪,歷史的奴隸第七章:吟遊詩人戴爾塔
第八章:秩序的敵人──人第九章:波羅的海三國
被禁錮的心靈
後記

作者簡介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law Milosz,1911—2004) 波蘭著名詩人和作家,現居美國,1980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二戰期間,曾積極參加華沙地下抵抗運動,戰爭結束後,曾任波蘭駐美國和法國的文化參贊,1951年流亡巴黎。出版過多部詩集和詩歌翻譯作品。本書是米沃什政論思想的奠基與成名之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