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擄時期

希伯來民族史的一個階段。指從公元前586年南國猶大亡於新巴比倫,到公元前538年波斯王居魯士(聖經中稱古列)釋放被擄者歸回巴勒斯坦這段時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被擄時期
  • 外文名:Exilic,.Age of
歷史背景,相關記載,

歷史背景

猶大國滅亡後,猶大人有的被擄到巴比倫,有的留在巴勒斯坦,還有的逃亡埃及,爾後流散到地中海沿岸各地。被擄到巴比倫的屬於國中的上層分子,有國王、官宦祭司先知、歌手、工匠、技工、手藝人等,著名的以西結先知也在其中。此前130多年,北國以色列人被亞述王撒珥根擄到亞述,強制分散到各地,逐漸被異族同化,成為“失蹤的以色列十支派”。而新巴比倫對待俘虜比較寬容,猶大被擄者仍可聚居一地,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並保留相當程度的民族習俗與特點。據《以西結書》記載,以西結先知和一部分被擄者被安置在迦巴魯運河邊,該地稱為提勒亞畢(結3:15)。猶大人在巴比倫組成不少諸如提勒亞畢的民族聚居點。他們經受了殿毀、國亡的痛苦,淪入異鄉,終日憂心忡忡,“坐在巴比倫的河邊,一想起錫安就哭了”(詩137:1)。這時有假先知預言被擄時期將不超過兩年,巴比倫帝國就要滅亡(耶28:11)。耶利米先知則預見被擄時期將是漫長的歲月,他寫信勸誡被擄者,要在巴比倫蓋造房屋,安心定居;要娶妻生子,建立家業(耶29:19)。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擄者逐漸適應了異鄉生活,他們從事各種社會生產勞動,包括商業、手工業、農業等。後來少數人在巴比倫上層社會升到高位,如但以理和他的朋友等(但5:29)。在宗教生活上,一些人改奉巴比倫的神明,但多數人仍堅信耶和華將行拯救,每逢安息日就聚居一處,相互安慰勸勉,回憶先知的教訓。這種活動成為猶太會堂的起源,成為日後猶太教的一種正規崇拜形式。在宗教思想上,猶太人經歷了被擄的苦難,體驗了先知的預言和教訓,堅定了將來歸回故國的希望(摩9:11-15;彌4:1-8;賽11:11-16;番3:20;耶16:14-15;23:1-4;30:8-11)。

相關記載

猶太教於被擄時期得到新的發展。先知書卷和宗教詩歌大量湧現,律法書被匯集。編訂成統一的法典。大部分現代學者認為,聖經中從《創世記》到《列王紀》的歷史紀事部分,就是在這時撰寫成書的。《哀歌》也是這時的作品。此外在神學觀念上,被擄的猶大人逐漸由狹隘的民族神觀念上升到宇宙獨一神觀念,確立了猶太教的一神信仰(參拉5:12)。至於猶大滅亡後留在巴勒斯坦的,都是一些貧困一無所有的窮人,巴比倫王分給他門葡萄園和田地耕種,另立一個本土猶大人基大利管理他們(王下25:22-24)。耶利米先知也被允許留了下來,“住在境內剩下的民中"(耶40:16)。不久,基大利被潛伏的王室貴胄刺殺,這些人懼怕巴比倫人的報復,裹挾耶利米先知逃亡到埃及(王下25:25,26;耶40:1-43:7)。在以後大約半個世紀中。耶路撒冷一片淒涼。留居者苟存於殘破的家園中。《耶利米哀歌》多處反映了猶大亡國、眾民被擄後的情況(哀1:1-7;2:6-12)。而巴勒斯坦周圍的民族(如亞捫人摩押人等)逐漸侵入,出現多民族混居的局面。猶大亡國後,那些一向親埃及的猶大人逃亡埃及。受到較寬容的待遇,他門建立聚居點,保留了巴勒斯坦的宗教習慣。20世紀發現於埃及亞斯文的考古資料(象島紙莎草紙文獻)提供了這段時期定居於埃及的猶太人情況的可靠資料,證明他們曾建立與耶路撒冷聖殿類似的聖殿。來敬拜他們的神亞胡(Yahu,亦譯“耶和”,迦南雷神),並證明這座聖殿早在波斯王岡比西斯公元前525年進占埃及以前就已存在。有人認為,《以賽亞書》中預示了埃及猶大人的建殿活動和他們對周圍埃及人所發生的影響(賽19:19-22)。新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後,國家迅速走向衰落,公元前539年被新興的波斯帝國所滅。次年波斯王居魯士下詔令允許猶太人回歸耶路撒冷,被擄時期遂告終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