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被擄時期
- 外文名:Exilic,.Age of
希伯來民族史的一個階段。指從公元前586年南國猶大亡於新巴比倫,到公元前538年波斯王居魯士(聖經中稱古列)釋放被擄者歸回巴勒斯坦這段時間。歷史背景猶大國滅亡後,猶大人有的被擄到巴比倫,有的留在巴勒斯坦,還有的逃亡埃及,...
在被擄歸回時期,這種與別不同的特質往往變得模糊,主要因為他們常與外邦人通婚,又沒有一套有權威的法典,可以把他們維繫起來。尼希米的城牆,以及以斯拉和尼希米所推行的禁止異族通婚政策,給予猶太人一種類似物質上的安全感,以為日後不...
【波斯時期】(Persia , Age of )(希伯來民族史的一個階段)。亦稱歸回時期。指從公元前538年被擄的猶大人分批歸回巴勒斯坦,到公元前331年波斯帝國滅亡這段時間。波斯王古列取得政權後,對被征服者採取了溫和政策。據《以斯拉記》...
是指天主教教廷機構遷移到法國亞維農(當時亞維農是教宗領地)的一段時期。又被稱為巴比倫的被擄期(Babylonian Captivity),引用以色列人公元前598年及公元前587年被巴比倫人征服的典故。這個時期從1309年至1378年共經歷69年,期間有七任...
【基斯流月】(Kislev)猶太歷9月。在公曆11、12月間。被擄(被擄時期)後始稱此名(亞7:1;尼1:1)。這月25日是獻殿節,又稱燭光節。《新約》稱為修殿節(約10:22)。公元前168年,希臘塞琉古王朝安條克四世伊皮法尼斯攻占...
巴比倫之囚(Babylonian Captivity)是指公元前597~前538年期間,新巴比倫王國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兩次征服猶太王國,大批民眾、工匠、祭司和王室成員被擄往巴比倫,這個事件被稱為巴比倫之囚。基本簡介 公元前597~前538年,猶太王國兩度被...
猶太教經籍中一批以頌揚“智慧(拉丁文作sapientia)”為主題的經書的稱謂。尤其指《舊約》中的《箴言》、《傳道書》、《約伯記》和“次經”中的《所羅門智訓》、《便西拉智訓》5書。形成於公元前6世紀“巴比倫之囚(即被擄時期)至...
這時猶大國正面臨最後滅亡前夕與被擄的時期,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於公元前597年圍困耶路撒冷,將約雅斤王和王族、臣民擄去巴比倫。在這批龐雜的俘虜群中,以西結先知也在其內。被擄後的第五年(即元前,592年)他蒙召作先知,從此在...
明英宗被擄時期,袁彬不但在生活上百般照護他,在政治上也千方百計免遭外族人的玷污。有一天,也先派人到明英宗住處提親,欲將他的親妹妹許配給英宗,以“美人計” 達到逼降的目的。於是袁彬規勸英宗道:“以陛下中原大國之君,若...
撒迦利亞,是《舊約聖經》中的人物,猶大王國的先知,《撒迦利亞書》(12卷小先知書中的第11卷)的作者。撒迦利亞和以西結一樣,也出身於祭司家庭。他是比利家的兒子,易多的孫子。在被擄時期,生在巴比倫。大約在公元前520年,...
猶太人分兩次三批被擄,又分三批歸回,第一次北方十國於西元721年被擄到亞述,第二次南國猶大於西元前586年被擄至巴比倫。尼希米帶領第三批歸回。生平 波斯皇宮時期 尼希米在書珊城皇宮擔任亞達薛西王的酒政,在波斯帝國擁有相當地位,...
【文士 】 (Scribe或 Teacher )是猶太人的宗教職任,專門宣講律法、誦讀聖經、謄寫聖經。猶太人在被擄到巴比倫前(約公元前586年),文官、武官均稱文士,被擄後武官已無權,僅存文官亦稱文士。聖經記述,耶穌和門徒傳道時期的文士雖有...
A.被擄時期(公元前586-516年)在公元前七世紀,近東一代的政治產生巨大的變化,當時巴勒斯坦的北部有強國亞述,東部有強國巴比倫,南部有強國埃及。這三大強國為了搶奪巴勒斯坦和猶太地而常在這裡開戰。以色列就在這些強國之間周旋,時時要...
【示每】(Shimei)《舊約》人名。同此名者有17人。1、在被擄時期前後,利未族中叫此名者有6人。①革順的兒子,利未的孫子(出6:17;民3:18等)。②樂工亞薩的先祖(代上6;42)。③米拉利的曾孫(代上6:29)。④聖殿謳歌...
(一)族長時期 (二)摩西時期 (三)從征服迦南到士師秉政 (四)統一王國時期 (五)分國時期 (六)被擄時期 (七)返回故鄉 (八)希臘化時期 (九)哈斯蒙尼王朝 (十)羅馬統治時期 二、初期基督簡史 (一)基督教產生的...
)因為神利用巴比倫來鞭打管教他的選民;但嚴格來說,被擄的時期只有五十年吧了。猶太人所受的這個打擊是這么深刻,我們若要明白他們的宗教在兩約之間是如何發展的話,就非要先研究一下它是如何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不可。偶像惡習 當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