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閣村

袁閣村

地處項城市高寺鎮西北角,屬黃淮平原。西鄰106國道,北鄰淮河分支白龜溝,南依汾河,東鄰曹河,開闊平坦,環境優美。屬於暖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過渡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袁閣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中
  • 郵政區碼:466000
  • 地理位置:河南周口項城市高寺鎮中部
  • 面積:面積64.7平方公里
  • 人口:約6.6萬
  • 氣候條件:暖溫帶和亞熱帶季風氣候
自然情況,基礎設施,文化背景,歷史名人,族譜,農作物,姓氏,經濟方式,教育,保險與養老,

自然情況

基礎設施

全村街巷道90%路面鋪設磚頭路;有線電視使用率達到89%;電話普及率達到98%;適齡兒童入學率100%。路燈普及率100%。

文化背景

根據記載明朝初年,袁氏一世祖從周口市商水縣遷至老項城邊上年灣村,後來族人在外開墾土地,有一位祖先不幸去世。古代講究落葉歸根,在從開墾地秦坡運送靈柩回年灣的路上,繩忽然斷了。古人篤信迷信,以為死者找到了風水寶地,就就地下葬,其兩子在墳塋旁邊搭棚守孝,逐漸定居下來,後來建立閣樓,取名袁閣建立了村莊。
村內擁有袁氏陵園、皇封十三統蛟龍碑、袁氏祠堂、袁氏牌坊、袁氏閣廟、環朱閣、依雕欄、改革開放三十餘年,已有近二千名袁氏後裔繞陵園憑弔先人。
袁氏陵園袁氏陵園
鐵板家譜長90厘米,寬2.8米,厚0.5厘米,重約一噸工筆楷書,是1874年大總統父親袁保中與清朝一品大員袁甲三之子袁保恆獨自撰修,並用鐵鑄成,解放後1958年大練鋼鐵時被砸毀,砸毀前被袁啟領父親袁家仁用棉紙拓下,現存放於袁文征家。
2007年4月全國第一屆中華袁氏研究會在項城召開,袁榮成會長帶領全國三百名袁氏宗親,來袁閣參加祭拜,祭拜後袁氏宗親一致要求抓緊時間恢復袁氏陵園,袁氏祠堂等古蹟,在會場當場捐獻五萬元人民幣資助恢復重建陵園。
2008年4月鄢陵縣河南書法協會會員袁柱石先生捐獻袁氏陵園208棵松柏樹,現已綠樹成林。自古名宦必立專祠,而達祖盡皆不立祠,1875年,光緒元年由袁保恆總修,劉東旺和黃振羲執筆,蓋宗祠而立神居歆,祭田置而人孝養。2010年袁閣村民自發募捐5萬元,把皇封十三統蛟龍碑,碑座、碑身於2011年春拉回袁閣。
2010年3月由項城市人民政府公布項城袁氏祖墓園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1年,袁世凱長曾孫袁萌麟回塋安葬。
2013年,袁家騮衣冠冢葬於袁氏陵園內。

歷史名人

袁閣村
袁世凱(1859年—1916年),字慰亭,號容庵,漢族,祖籍袁閣,中國近代史上的政治家、軍事家,北洋新軍的首腦。早年在朝鮮駐軍,擊敗日軍。歸國後在天津小站督練新軍。清末新政期間推動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間逼清帝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滿清,統一國家,並成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後當選為中華民國首任大總統。中華民國的成立並沒有給中國帶來政治和社會的穩定,袁世凱後來效仿同一時期部分世界列強的政治體制,於1916年洪憲稱帝,自立為皇帝,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但終歸失敗。
袁家騮及其夫人袁家騮及其夫人
袁家騮(Luke Chia-Liu Yuan,1912~2003),華裔美國物理學家,袁世凱次子袁克文之子,妻吳健雄素有“東方居里夫人”之稱。由於成就卓著,他曾兩獲美國科技大獎。袁家騮夫婦於1954年加入美國國籍,僅生一子袁偉成,也是一位物理博士。1973年,回國省親,停留53天。此後,夫婦多次回國訪問講學,曾受到周恩來、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79年退休。2003年在北京逝世。
袁閣村
袁甲三(1806~1863.8.8)字午橋,諡號“端敏”,袁耀東次子,是項城袁氏家族中第一位以科舉功名(進士)入仕的人,也是第一位官居一品的朝廷大員。最高官職是漕運總督兼江南河道總督,提督八省軍門。因為他的功勞,曾祖父袁志恭、祖父袁九芝、父親袁耀東,都被朝廷追封為一品。母親郭氏、原配妻陳氏、續妻陳氏也都被追封為一品誥命夫人。

族譜

志九耀三 保世克家 啟文紹武 衛偉國華 令德寺考 繩池嘉伐 茹綱紀兆 爾懂梁寬 承胎列記 祖呈祥儀 繼賢揚善 延續天昌 翰墨恆貴 通睿智強 紫硯開鼎 仁慈倫常 惠成蕃秀 篤信裕彰 尊望悅泰 英胄永康

農作物

以小麥為主。作物一年兩熟。分春秋兩季,春季小麥,秋季芝麻、大豆、玉米、棉花、高粱、薯類。
林木樹種主要有楊、柳、椿、楝、槐、泡桐。
主要農產品有栗子、南美梨、奇異果、綠葉菜、椰子、橘子、洋菇、黃瓜、小青南瓜。

姓氏

98%以上為袁姓,另有柳 劉 張 候 李等姓氏。

經濟方式

1.農牧作物:小麥畝產1000斤以上,同時出產大豆,玉米,芝麻;盛產豬、羊、雞、鴨。
2.外出務工:年輕勞動力在全球各地從事防水,服裝,電子,服務行業。
3.商品貿易:村內經濟貿易發展,袁閣集覆蓋高寺西北部,每年三次廟會吸引各方投資者和消費者。
4.旅遊業:依託項城袁氏文化,發展旅遊業。

教育

村內設有國小和幼稚園。2000年起,村內已走出數百位大學生,遍布全國各地。享受國家“兩免一補”政策。位於教學改革試點地區。

保險與養老

1.農村醫療保險普及率100%。
2.2011年起,60歲以上老人享受國家補助。
3.少數村民享有國家貧困補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