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袁新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49年11月25日
- 畢業院校:鄭州大學中文系
人物簡歷,人物覆歷,
人物簡歷
1969年12月,入伍炮連戰士、團政治處新聞報導組文書
1979年2月,團政治處宣傳股長
1989年,轉業到中國老齡問題全國委員會任宣教室副主任
1992年,中國老齡問題全國委員會任宣教室主任
1996年1月,中國老齡協會宣傳部主任
1998年8月,中國老齡協會協會副會長
1999年10月,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聯絡組組長、中國老齡協會協會副會長
2001年9月,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國老齡協會協會副會長
2002年4月, 聯合國第二次世界老齡大會中國政府代表團成員
2005年12月,中國老年大學協會第三屆理事會法人代表、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2005年10月,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中國老齡協會協會副會長、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2007年12月,中國成人教育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
2008年11月—2010年1月,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黨委副書記、巡視員
現任職:
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法人代表
中國老年大學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
中國老齡產業協會理事
中國成人教育協會理事
人物覆歷
打小立志要當兵
定州,位於太行山東麓,華北平原西緣,河北省中部偏西。
定州,是春秋戰國時期中山國的國都,也是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根據地。
1949年11月25日,定州一戶袁姓人家生下一男孩,因距宣告新中國成立不到兩月,於是家人給這個男孩取了一個意喻新中國成立的響亮名字:新立。
回顧自己的大半生,一向低調的袁新立說自己的經歷很簡單,一輩子就幹了兩件事:前20年當兵,後20年從事老齡事業。
當兵前,畢業於中等農業技術專科學校的袁新立在大隊擔任記工員,當時中專畢業的他在當地算是一個小有名氣的文化人了,刷個標語、寫個對聯什麼的大家都找他,有活動的時候,他還會寫個戲,編個三句半、順口溜什麼的。
因為有文化,他曾被推薦到公社農機站當令人羨慕的拖拉機手,也曾被選送到鄉里培訓做同樣令人羨慕的赤腳醫生。但出人意料的是袁新立放棄了這兩個許多人求之不得,足以改變自己命運的人生機會,繼續堅持留在大隊當記工員。
為什麼?因為他有一個強烈的願望:當兵!
袁新立出生於一個革命家庭,從她祖母開始就在為革命做工作。當年祖母坐在地道口上紡棉花掩護藏在地道里的游擊隊員躲過日偽軍的搜捕,覺得可疑的日偽軍扭著祖母的胳膊詢問游擊隊的下落,她始終說不知道。她掩護過很多革命同志,其中包括後來的張家口地委書記、航天工業部研究院的黨委書記……
祖母還將自己的三個兒子送進了革命隊伍——袁新立的大伯、父親和叔叔。
由於叛徒告密,涿州定北縣委的幹部被日偽軍包圍,大伯帶著警衛排的戰士保護縣委幹部突圍,成功突圍後發現還有一個幹部在包圍圈沒出來,於是再度前去救援,那個幹部最後被成功救出,但伯父和警衛排的戰士們卻在那一戰中全部犧牲。
袁新立的父親是一個老游擊隊員,當年跟隨聶榮臻打游擊。由於沒有文化,建國後父親留在當地做了治保委員,偵破了不少疑案、難案,確保了當地的社會穩定和人民安全。
袁新立的叔叔建國後一直在機械工業部位於鄭州的一個下屬研究所擔任領導,後來隨研究所搬遷進京。
袁新立說,小時候就聽叔叔說:部隊是個大熔爐,特別鍛鍊人,年輕人都應該到部隊鍛鍊、鍛鍊。
一是家庭的革命傳統,二是叔叔的這番話,讓袁新立很早就萌發了要當兵的強烈願望。
軍旅生涯屢立功 1969年12月9日,剛過20歲生日不久,袁新立終於如願以償的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袁新立還記得當初大隊用一輛馬車把同村的三個新兵拉到縣武裝部報導,然後坐上一輛悶罐子運兵車走了一天到鄭州兵站,稍事休息,又翻山越嶺把他們送到部隊所在地——大峪溝,駐紮在一個廢棄的礦場。
兩個月的新兵營生活極其艱苦,訓練強度非常大,因為分在了炮連,負重拉練是每天的必修課,背著炮彈拉練是常事,所背炮彈要么是57無後坐力炮的,要么是82迫擊炮的。
正是部隊這種艱苦的作戰訓練培養了袁新立吃苦耐勞的精神、磨礪了他鋼鐵般的意志。
2個月零16天,因為有文化,袁新立被調到了團政治處新聞報導組。又因工作成績突出,所寫報導不斷見報,在機關兵下基層連隊實習的四個月期間表現出色,得到嘉獎,當兵不到一年,袁新立就入了黨,不久又獲得了一個改變他人生命運的重要機會——被保送到鄭州大學中文系學習,成為了一名工農兵大學生。
兩年的大學生活,不僅豐富了他的知識,系統的提升了他的業務技能,還為他未來的事業發展鋪平了道路——大學畢業回部隊不到兩個月就提幹了。
1979年2月17日早晨6:30,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到3月11日撤軍,袁新立所在部隊全程參戰。
時任團政治處宣傳股長(正營級)的袁新立帶著報務員深入前線報導,當時許多一線的最新戰報都是由他起草報務員用電報發回後方,當時很多媒體的最新戰況新聞都是源自他的電報稿。
後來他寫的介紹戰鬥英雄丁華國的報告文學《閃閃的紅星》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連播了很長一段時間,而他寫的介紹另一個戰鬥英雄的新聞報導《爆破英雄馬國民》上了解放軍報的頭版。他們團有五個戰鬥英雄,其中四個是他報導出來的。
正是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不懼生死的在一線冒著炮火采寫新聞,袁新立得到軍委的嘉獎,榮立了個人三等功。
除此之外,他還因工作突出多次得到部隊的嘉獎。
袁新立的仕途也因此一帆風順,30歲出頭,就成為了年輕的副團級幹部。
1984年,軍方抽調了八名作風頑強、思想過硬,經過戰爭磨礪的優秀軍人進京,組建一個秘密的研究所,袁新立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到1988年專業,袁新立當了將近20年的兵
服務老年開新篇
1988年,袁新立轉業到了全國老齡委從事老齡工作,直到2010年退休,這一乾就是22年。
袁新立先後擔任了老齡委宣教室副主任、主任,中國老齡協會副會長兼紀委書記、全國老齡辦副主任、黨委副書記、巡視員,是歷經了王照華、張文范、李寶庫、李本公、陳傳書五任老齡委主任的元老。
陳如剛:在老齡委這20年,您認為自己做的最有價值的工作有哪些?還有什麼
未了的心愿嗎?
袁新立:十多年前當老齡委宣教室主任期間,我認為自己做的最有價值的一件
事就是扶植了兩家企業,讓老百姓直接受益,一家是做保健品的聖安百草公司、一家是山西的一個藥廠。這兩家企業都發展的很好,他們的產品讓很多老百姓受益了。
在擔任中國老齡協會領導期間,我起草了三份重要的檔案: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老齡工作的決定》(中發2000年13號)
2、《老齡事業發展規劃》(1993-2000年)
3、《關於加強老齡服務業的意見》(2005年國務院轉發10部委檔案)
這三份檔案不僅讓老齡工作真正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和重視,並直接推動中國老齡事業的發展。
正是在這些檔案精神的推動下,催生了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親自掛帥當主任、國務院各部委領導出任副主任,並直屬國務院的高規格老齡機構——“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的誕生。
我國老齡問題被政府提到了從所未有的高度,真正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特別是2005年《關於加強老齡服務業的意見》出台後,各級政府部門依據檔案精神陸續推出了一系列惠老政策,如各地民政與老齡部門紛紛出台了憑老齡證免費乘車、免費進公園,高齡老人生活補貼和政府買單的家政服務等惠老政策,國家財政列支了3.9個億解決了農村老人的養老保險問題……
陳如剛:您從事老齡工作這么多年,您怎么看待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
袁新立:非常嚴峻,如果不能得到很好地解決,會引發嚴重的社會危機。
陳如剛:在您看來主要問題有哪些?
袁新立: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問題。一個是養老保障問題,一個是醫療保障問
題,還有一個就是服務問題。
我國的為老服務業大大滯後於制度保障,全社會對為老服務尚未達成
共識,我們的服務不發達,主要體現在服務意識不足,產品單一,目前為
老服務僅局限在家政服務,我國失能、半失能的老人3000多萬,需要介護
的老人990萬,養老床位不過270萬張,按4%保障性的養老入住都很困難。
陳如剛:那您認為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
袁新立:第一,黨和政府要大力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提高保障水平;第二,出
台切實可行的為老服務政策措施;第三,發揮中國傳統文化的優勢,使全
國人民的道德水準,尊老敬老的意識提高一步,充分利用中國特色的居家
養老模式,才能真正解決我國的養老問題。
陳如剛:您認為我國的老齡工作還存在哪些問題?
袁新立:雖然我們出台了老年法,但那只是一個大原則,但可操作性不強,我
們還應該完善一些操作性強的細則,才能真正利用法律來維護老年人的權
益;另外一個問題是體制問題,老齡委雖然是由28個部委組成,但卻是一
個議事協調機構、辦事機構,沒有行政職能,各種政策執行起來力度不
夠,資源也不夠,這也是我國老齡事業發展一直比較滯後的一個重要原
因。
陳如剛:您後悔過後半輩子從事老齡工作嗎?
袁新立:我從來沒後悔過,我常對年輕人講老年工作“沒職沒權沒利益,做一
點事,就是善事。”
老齡工作不用在刀尖上跳舞,踏踏實實做點工作,心安理得。
踏實、務實、紮實 袁新立退休前就擔任中國老齡大學協會的法人代表,退休後又擔任了老年大學協會的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那么他是怎么看待老年大學和老年教育的呢?
袁新立說老年大學是黨和政府聯繫老年人的一個平台。老年大學讓老人有事可做,滿足了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讓習慣了有組織的老年人,重新把自己融入了集體,是真正的以人為本。
我國的老年大學是非營利性的機構,基本上是政府和各單位老乾局出資興辦,政府給了很多補貼。
袁新立希望黨和政府能夠加大對老年大學和老年教育的投入,讓更多的老人有機會參加老年大學。因為老年大學不僅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質,而且對維護社會穩定,構建老年和諧社會也發揮著積極重要的作用。
人生“三實”
問及夢想,袁新立說自己年輕的時候看了不少書,所以和很多年輕人一樣曾有過當作家的夢想,他為此努力過,還寫過一個電影劇本。
袁新立說一個人的想法會隨著工作經歷和社會閱歷的增加不斷的調整和改變,轉業到全國老齡委工作後,他就放棄了他一生中唯一有過的作家夢。
在夢想與現實的碰撞中,袁新立選擇了現實而不是曾經的夢想。
袁新立如是說:我從來不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但這並不意味著自己沒有理想。沒有理想就沒有動力,但我不會脫離現實,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三個多小時的專訪,加上二十年交往,我給予了袁新立“三實”的人生評價:
踏實——做人踏實;
務實——做事務實;
紮實——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很扎紮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