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守寧遠》是清代文學家計六奇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袁崇煥守寧遠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計六奇
- 作品出處:《明季北略》
《袁崇煥守寧遠》是清代文學家計六奇創作的一篇散文。
《袁崇煥守寧遠》是清代文學家計六奇創作的一篇散文。...... 《袁崇煥守寧遠》是清代文學家計六奇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名稱 袁崇煥守寧遠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體裁 散...
寧遠之戰戰爭結果 編輯 此戰,袁崇煥組織軍民堅壁清野,協力共守,剷除奸細,憑堅城用大炮,配以火攻,殺傷後金軍1.7萬人,挫敗了努爾哈赤奪占遼西和山海關的企圖,是...
廣寧兵敗後,袁崇煥親自督責,營築寧遠,在前有勁敵,後無援軍的情況下,袁崇煥率...袁崇煥扣上擅離職守,妄動戎機的罪名,可王在晉卻想晾一晾袁崇煥,故意讓他跪在...
袁崇煥生於萬曆十二年(1584年)卒於崇禎三年(1630年),享年46歲。 袁崇煥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後通過自薦的方式在遼東邊關任職,得到孫承宗的器重鎮守寧遠...
寧遠城修建背景 編輯 袁崇煥修建寧遠城完工不久,後金髮動對寧遠的進攻。袁崇煥頂住遼東經略高第的巨大壓力,守孤城寧遠,進行保衛血戰。...
天啟三年(1623年)九月,袁崇煥在孫承宗的督導與支持下,同滿桂、祖大壽開始營築寧遠城。但祖大壽臆度朝廷不能遠守,便草率從事,工程頗為疏薄,僅築十分之一。袁崇煥...
1629年(崇禎二年),袁崇煥擊退皇太極的渡河進攻,並向崇禎皇帝上疏說:“臣守寧遠,寇被臣創,決不敢侵犯臣界。只有遵化一路守戍單弱,宜於彼處設一團練總兵”。但...
以蒙古喀爾沁台吉布爾噶圖為嚮導,向北京殺來,龍井關守將劉策輕敵致使關隘陷落。...袁崇煥第八集 公元1629年,皇太極率軍號稱10餘萬,避開寧遠、錦州,分兵三路從...
2006年1月11日,國家審計署副審計長令狐安敬仰袁崇煥的英雄事跡,來到袁崇煥紀念碑前賦詩《謁袁公故里》。詩中寫到:“金甌難補廟堂昏,獨守孤城幾棟臣。寧遠報捷才...
寧錦之戰發生於1627年(明天啟七年、後金天聰元年),是在明與後金的戰爭中,明遼東巡撫袁崇煥等率軍擊退後金大汗皇太極圍攻錦州(今屬遼寧)、寧遠(今遼寧興城)的作戰...
寧遠城竣工後,調袁崇煥鎮守。孫承宗自己則坐守山海關,並備前屯,充當其後盾。在袁崇煥的精心治理下,寧遠“商旅輻輳,流移駢集,遠近望為樂土”,成為一座進可攻、退...
關寧錦防線分南北兩段,南段為關寧防線,長約100公里,自山海關到寧遠;北段為寧錦防線,也長約100公里,自寧遠經連山、塔山、松山、錦州,抵大凌河。 袁崇煥在寧遠...
金啟倧(?~1626年),明朝天啟年間任寧遠通判,反對高第撤守關內的主張,在袁崇煥手下守衛寧遠,寧遠之戰中因火炮爆炸而死。...
沒有紅衣大炮,袁崇煥絕對守不住寧遠城,這是毫無疑問的。 3.袁崇煥是個軍事家,《孫子兵法》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幾乎所有的戰爭指揮員都將這句話當作...
。薊遼督師府始建於明末期,為明末兵部尚書袁崇煥受命督師師薊遼駐守寧遠(興城)時所建,薊遼督師府是明代北方最高軍政領導機構,管轄遼東(今遼寧大部)、薊鎮(今...
在明與後金軍隊征戰期間,鎮守寧遠城的明軍主帥袁崇煥就坐鎮鐘鼓樓指揮作戰。興城城牆建築風格 編輯 與世界上現存的其他城牆相比,興城城牆有許多引人關注的獨特性。在...
戰後,皇太極才知道,這支兇猛異常的部隊就是袁崇煥新組建的關寧鐵騎。關寧鐵騎九千鐵騎守北京 有了這支鐵騎駐守在寧遠,八旗軍再也沒敢進犯。崇禎二年秋,皇太極避...
領後金軍進攻寧遠,明朝總兵官滿桂、寧前道參政袁崇煥固守寧遠。袁崇煥臨危不懼,召集諸將議戰守,決定採取堅壁清野之策,組織全城軍民共同守城。不久用紅衣大炮擊敗了...
覺華島之戰是天啟六年正月(1626年)明朝和後金之間進行的一場戰鬥。是努爾哈赤攻打寧遠不下後突襲覺華島的戰役。寧遠之戰時努爾哈赤攻擊袁崇煥防守的寧遠城不下,...
命袁崇煥固守寧遠經營寧錦防線第九講 短命天子四面楚歌不保家室了結一生附錄 天啟皇帝大事年表後記詞條標籤: 社科書籍 , 出版物 , 書籍 ...
祖大壽(1579年—1656年),字復宇,明末清初遼東寧遠(今遼寧興城)人,吳三桂的舅舅。本是明朝武將,後降清。1628年(明崇禎元年),祖大壽因守寧遠獲得“寧遠大捷”而...
明天啟六年(162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率十萬大軍輕取遼西諸城,但進攻京城必先攻下寧遠(即興城)。當時寧遠守將袁崇煥率領不足二萬的守軍與後金軍展開激戰,用紅夷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