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性誤差(representation error)或“代表性誤差(representativeness error)”是數據同化(data assimilation)和誤差分析(error analysis)中使用的概念,在一般意義上可表示觀測誤差(observation error)中除測量誤差(例如儀器誤差)之外的所有誤差。按語境可能包括或部分包括:(1)觀測運算元誤差、前向模式誤差;(2)預報系統的尺度誤差,即離散化預報系統無法解析的時空尺度和過程所帶來的誤差;(3)數據同化中的數據預處理(pre-processing)和質量控制(quality control)誤差。
表示性誤差是一個相對鬆散的概念,按1980-1990年的早期數值天氣預報研究,其嚴格定義是預報系統的尺度誤差。在隨後的發展中,尤其是隨著非常規觀測(例如衛星遙感)的使用,表示性誤差的內涵被不同領域的研究所拓展。
表示性誤差的量化會影響數據同化的分析場質量,其重要性取決於數據的質量和來源。在現代的變分數據同化系統中,表示性誤差和測量誤差共同構成觀測誤差的協方差矩陣,參與定義了預報和觀測間一致性的損失函式。變分數據同化通過最小化該損失函式得到分析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表示性誤差
- 外文名:representation error
- 提出者:Andrew C. Lorenc
- 提出時間:1981-1986年
- 學科:地球科學,大氣科學,套用數學
- 套用:數據同化
發展歷史
理論
- 觀測運算元誤差:衛星數據是大氣層頂的輻射率,與氣溫預報(先驗)具有不同的數據屬性,因此需要先使用大氣輻射傳輸模式將氣溫轉化為輻射率,再進行觀測-先驗比較。大氣輻射傳輸模式通常簡化了大氣的輻射性質,因此引入了誤差,該誤差是觀測運算元誤差。
- 預報系統的尺度誤差:現代數值天氣預報常見的格間距是10-km,而很多複雜地形(例如山地、海岸線)和有關的氣溫過程(例如山谷風)在10-km的格點中無法被完整解析,因此即便數值天氣預報和觀測運算元能夠“完美”地進行,其結果和高解析度的衛星觀測也是不同的,由此得到的誤差是預報系統的尺度誤差。
- 數據預處理誤差:作為觀測運算元,大氣輻射傳輸模式僅在晴空條件下有效,因此衛星觀測中被雲覆蓋的格點需要被預先剔除。但衛星反演的雲量是有誤差的,由於雲量反演誤差導致的格點剔除錯誤是數據預處理誤差。該誤差也可以認為是大氣輻射傳輸模式無法處理有雲大氣所造成的,因此也可能被歸入觀測運算元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