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內容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直屬各單位:
一、總體目標
到2022年,建立與衢州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城市功能定位相匹配、以市民健康為中心的整合型健康服務體系,全面普及健康生活,促進健康資源科學、均衡、合理分布,基本健康服務更加優質均衡,多層次健康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綠色安全的健康環境基本形成,健康產業規模和發展質量顯著提升,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持續向好,鞏固“活力新衢州、美麗大花園”建設成果,建成省內一流健康城市。
到2030年,形成比較完善的全民健康服務體系、制度體系和治理體系,健康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健康公平持續改善,人人享有高質量的健康服務和高水平的健康保障,健康環境不斷最佳化,健康產業成為城市支柱產業,居民主要健康指標達到較高水平,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目標。
二、行動內容
(一)實施健康知識普及行動。
倡導“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的理念,普及健康知識技能,提高居民理解、甄別和套用健康信息的能力。完善健康科普資源庫,建立
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人員健康促進與教育的績效考核機制,夯實健康科普網路。鼓勵扶持各級電視台、電台開辦優質健康科普節目,推出一批健康專欄,推動網際網路+精準健康科普。動員衛生健康行業學會、協會、社區和單位等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健康知識普及工作,加強衛生健康類民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影視作品創作和展播。做好健康素養促進技術指導與支持,規範開展健康素養監測。
(二)實施合理膳食行動。
貫徹實施《浙江省國民營養計畫(2018—2030年)》(浙政辦發〔2018〕53號),建立完善臨床營養工作機制。持續開展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和食物成分監測,鼓勵全社會參與減鹽、減油、減糖行動。開展“健康食堂”“健康餐廳”建設,推動
營養支持型社區建設。推進對醫療衛生健康機構和集中供餐單位配餐人員的營養培訓。推動學校、養老機構、機關單位食堂等配備或聘請營養師。鼓勵食品生產和經營企業將傳播營養知識作為其社會責任,引導公眾理性、科學選購食品。開展老年人群營養狀況監測和評價,逐步覆蓋至80%以上老年人群。
(三)實施全民健身行動。
以全國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創建為契機,紮實推進“六個身邊”工程,合理規劃縣鄉村三級民眾身邊的全民健身設施;嚴格落實新建居住區和社區按標準配建全民健身設施的要求;建立健全公共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的長效機制,努力提高15分鐘健身圈的數量和覆蓋率。以單項運動協會、行業協會為重點,堅持分類指導、分步推進的原則,推進體育社團社會化、實體化改革。提升體育總會服務能力,積極推動工作網路向鄉鎮(街道)延伸。因時因地因需開展民眾身邊的健身活動,分層分類引導運動項目發展,著力構建高層級品牌賽事引領、專業賽事推動、全民賽事活動普及的賽事活動體系。努力提升科學健身指導水平,完善國民體質監測網路服務體系,開展國民體質測試與醫療健康體檢相結合工作。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把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納入對學校的考核評價。
(四)實施控煙限酒行動。
加大控煙限酒宣傳教育力度,推進地方公共場所控煙制度建設,強化執法監督。衛健系統發揮示範作用,全市衛生健康系統實現全面禁菸限酒,市本級醫院和縣級醫院全部開設規範化戒菸門診,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單位均能提供簡短戒菸干預服務。推進無煙政府機關建設,推動控煙立法進展。鼓勵其他單位、場所禁菸,出台室內全面無煙政策,為員工營造無煙工作環境。建設無煙健康家庭,讓家人免受二手菸的危害。教育部門積極開展控煙教育,重視青少年控煙工作,鞏固無煙校園建設,杜絕中小學生嘗試第一支煙。校園周邊嚴禁設菸草和酒精製品銷售點。建立監測評估系統,開展菸草使用和流行病學調查。
(五)實施心理健康促進行動。
建立“全人群、多部門、綜合化”的心理應急干預機制,積極推進社會心理服務工作,配備專兼職人員,以社區心理健康輔導室為平台,開展心理健康服務,組織對職業人群、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等群體實施心理干預,形成部門協調聯動的工作格局。發揮縣鄉村三級社會心理服務平台作用,深入開展心理健康宣傳干預活動。建立矛盾化解(綜治)、法律援助(司法)、幫扶救助(民政)與心理疏導干預(衛生健康)有機結合的“3+1”服務機制,利用幹部心理服務平台等信息化手段開展溝通疏導、問題答疑等心理服務,緩解居民心理壓力。
(六)實施重點人群健康促進行動。
1.加強婦幼健康。提供
生育力評估和備孕指導,規範有序開展產前篩查與產前診斷服務,建設標準化的危重孕產婦和危重新生兒兩大救治中心。加強高危人群管理,強化專業技能培訓,提升危重症救治能力,降低新生兒和嬰兒死亡率,保障母嬰安全。加強
出生缺陷三級防治網路建設,建立覆蓋城鄉居民,涵蓋婚前、孕前、孕產期、出生後各階段的出生缺陷防治體系和服務制度。深化新生兒疾病篩查,落實新發疑似殘疾兒童信息監測報告制度,實施0—3歲兒童發育監測與篩查項目,推動0—6歲兒童康復機構的標準化建設和管理工作。通過浙大衢州高水平醫聯體、衢州婦幼集團等平台,積極引進產科、兒科新技術新項目,進一步規範產後出血防治、新生兒復甦等搶救流程和應急預案。預防乳腺疾病和宮頸癌等婦科常見疾病,深化婦女兩癌篩查工作。建立完善督查機制,促進婦幼保健質量持續改進。
2.加強中國小健康促進。動員家庭、學校和社會共同維護中小學生身心健康,深入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結合體育特色學校創建,形成“人人有項目,班班有活動,校校有特色”的良好局面。中國小校按規定開齊開足體育與健康課程。將近視防控作為學校健康促進的重要切入點,把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納入對學校的績效考核,結合學生年齡特點,以多種方式對學生健康知識進行考試考查,將體育納入高中學業水平測試。開展針對學生的“運動+營養”體重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預,實施第三方監督,提高營養餐供餐管理水平。
3.加強
職業健康保護。倡導職業健康工作方式,樹立職業健康意識,強化職業病防治法律學習,加強勞動過程防護,嚴格按規操作,提升急性
職業病危害事故的應急處置能力。用人單位要為勞動者提供衛生、環保、舒適和人性化的工作環境。建立健全各項職業健康制度,加強建設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管理,優先採用有利於防治職業病和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加強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日常監測、定期檢測與評價,規範設定警示標識和警示說明;建立職業病防治和健康管理責任制,建立職業健康監護制度,規範勞動用工管理,依法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契約,為勞動者繳納工傷保險。各級政府加強職業健康監管體系建設,加強職業健康監督檢查,最佳化職業病診斷程式和服務、加大保障力度。
4.加強老年健康。積極創建“世界長壽之都”,從社會氛圍和政策推進入手,營造老年友好型環境。完善家庭養老政策體系,支持老舊小區和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和適老環境建設,加強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社區托養機構等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大力發展專業化的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體系,完善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最佳化老年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融合發展。根據上級部門部署要求,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加強
老年教育工作。高標準建成衢州市老年活動中心。
5.強化殘疾預防與康復。實施國家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落實國家殘疾預防行動計畫,開展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殘疾預防。推進社區康復,合理配置殘疾人康復資源。實施精準康復,完善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制度,健全輔助器具服務體系。加強殘疾人康復和托養設施建設,建立醫療機構與殘疾人專業康復機構雙向轉診機制。支持社會力量投資康復機構建設。
(七)實施慢性病防治行動。
1.強化心腦血管病防治。開展慢性病危險因素檢測,落實心腦血管急性事件登記報告制度,向居民提供
心腦血管疾病風險評估、健康教育以及綜合干預等相關服務,推進“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共管。鞏固“醫防融合”腦卒中預防與救治體系。規範胸痛中心建設與管理,加強市、縣兩級救治能力建設,動態更新發布腦卒中、胸痛“急救地圖”。鼓勵、支持紅十字會等社會組織和急救中心、醫療機構開展民眾性急救培訓,完善公共場所急救設施配備標準。
2.強化癌症防治。提高癌症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倡導積極預防癌症,推進早篩查、早診斷、早治療。完善癌症登記報告制度。最佳化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策略。推動胃癌、肺癌等重點癌症社區篩查試點和評估;制定篩查與早診早治指南,加強重點癌症臨床機會性篩查。落實常見癌症診療規範和臨床路徑,促進癌症規範化診療。完善康復指導、疼痛管理、長期護理、營養和心理支持,推進安寧療護。完善癌症防治醫保和救助政策,提高抗癌藥物可及性。
3.強化慢性
呼吸系統疾病防治。引導重點人群早期發現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控制危險因素,預防疾病發生髮展。推動將肺功能檢查納入40歲以上人群常規體檢,推行高危人群首診測量肺功能。遴選慢阻肺篩查適宜技術,建立高危人群風險評估和篩查流程與規範。建立慢阻肺分級診療、
雙向轉診制度。加強社區健康管理標準化服務能力建設,向居民提供慢阻肺全程健康管理服務。
4.強化糖尿病防治。完善糖尿病預防與診治服務體系,加強區域診治中心建設。開展人群糖尿病防治健康教育和高危人群篩查干預。加強糖尿病患者的隨訪管理、併發症篩查、規範診治和有序轉診。強化社區糖尿病相關檢測能力標準化建設。推進實施糖尿病運動干預和自我管理。
(八)實施傳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動。
提升病原微生物甄檢能力,打造病原體測序技術平台和生物信息分析平台,健全病原微生物網路實驗室體系。完善本市傳染病監測和報告體系,強化以傳染病症狀為主的綜合監測,建設套用基於醫院電子病歷的傳染病網路直報系統,加強監測大數據的挖掘和套用。構建“平戰結合、分層分類、定位明確、高效協作”的傳染病救治體系,提升綜合性醫院和傳染病專科醫院的救治能力。充分認識疫苗對預防疾病的重要作用,落實疫苗全過程可追溯管理,建立疫苗免疫效果評價體系,完善免疫策略調整機制。加大愛滋病、
病毒性肝炎、結核病等重點傳染病和新發傳染病的防治力度,完善慢性傳染病患者和感染者的社區規範管理。維持無脊灰狀態、消除瘧疾狀態和
血吸蟲病消除狀態。鞏固消除碘缺乏危害工作。切實預防控制病媒生物。
(九)實施公共衛生服務體系提升行動。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全市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積極推進衢州市公共衛生服務中心項目、市衛生應急處置中心項目建設,組織開展縣級疾控中心達標建設和能力提升工程,切實提高應對流感、登革熱、新冠肺炎等
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加強精神衛生機構能力建設,推進相關縣(市、區)精神衛生中心新建、遷建和改擴建工程。探索推進航空醫療救援體系建設。實施衛生監督執法機構規範化建設,組織開展隊伍執法能力提升工程和重大活動公共衛生監督保障能力建設工程,建設公共衛生監督技術服務質控平台。做好第七屆中醫科學大會等重大活動的公共衛生保障。
(十)實施醫療服務體系最佳化行動。
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加快四省邊際中心醫院建設,最佳化醫療資源布局,積極推進城市醫聯體、縣域醫共體改革,努力打造四省邊際醫學高地,積極構建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形成較完備的區域醫療中心布局和臨床服務體系。推進臨床重點專科建設,打造高質量臨床重點專科體系。建設醫學協同創新集群,推進研究型醫院建設。建設開放、共享的臨床研究平台,促進臨床科研與生物醫藥產業進一步融合。不斷完善
分級診療制度,做實做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立完善以家庭醫生制度為基礎,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體系。
(十一)實施基層健康服務促進行動。
築牢基層衛生健康服務網底,依託各類村(社區)健康服務機構,融合各方資源,構建社區健康服務體系,逐步實現居民健康服務清單、健康賬戶、健康宣教體系、多元參與的供給機制、健康智慧平台、健康評估監測機制共建共享。重點推進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新一輪標準化建設,有效利用釘釘等數位化平台,全面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開展社區智慧健康小屋建設,暢通居民自我健康檢測與獲得健康指導渠道。全面推廣安寧療護服務。
(十二)實施中醫藥促進健康行動。
提升各級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覆蓋城鄉、分工明確、功能互補、密切協作的中醫醫療服務網路,促進中醫藥資源均衡布局。進一步強化中醫內涵建設,深化中醫藥特色技術在常見病、多發病和慢性病防治以及重點人群中的推廣套用。加強與省內外品牌中醫機構和組織的合作交流,推進中醫臨床專科(專病)高質量發展和重大疑難疾病中西醫臨床協同攻關。加快中醫藥傳承,提高中醫藥健康服務協同創新水平。辦好第七屆中醫科學大會,加強“針灸聖地”“楊繼洲醫院”等品牌打造,推動創新中藥研究開發和臨床套用。大力發展“網際網路+中醫藥”,打造智慧中醫。
(十三)實施健康保障完善行動。
深化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提高醫保基金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全面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鼓勵完善按人頭、按床日等多種付費方式,開展住院費用按大數據病組分值付費、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s)付費試點。探索醫保梯度支付方法。積極落實
國家基本藥物目錄,探索最佳化醫療機構藥品供應保障和監管目錄。貫徹執行國家、省醫保藥品目錄的相關規定。完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發揮帶量採購、陽光平台採購等政策協同聯動“放大”效應。開展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推進健康保險交易平台建設。
(十四)實施健康環境促進行動。
深入開展治氣、治水、治土(清廢)行動,實施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大力推進城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建立環境與健康調查、監測與風險評估制度,開展環境污染與疾病關係、健康風險預警及防護干預研究。推進重大生態環境建設項目和“衢州有禮”詩畫風光帶建設。深化農村“廁所革命”,廣泛開展
愛國衛生運動,開展衛生城鎮創建和鞏固提升工作,推進健康細胞建設。構建安全的食品環境,保證“舌尖上”的安全。實施交通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加強交通安全隱患治理,推進慢行線、無障礙環境建設,倡導正確使用安全帶和
安全座椅,促進道路交通安全。
(十五)實施健康產業發展行動。
有序發展前沿醫療服務,發展中醫藥健康產業,提升中醫藥在本市生物醫藥產業中的貢獻度。發展健康金融,以項目為引領,加大財政扶持力度,以財政資金撬動投資,同時依託美麗經濟幸福產業發展戰略,大力推動數字經濟智慧產業與健康產業融合發展。結合“世界長壽之都”創建,重點支持健康產業發展。推動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集聚發展,推動中醫藥、現代醫藥、健康產品等製造業發展。支持探索和建設機構養老、居家養老和醫養結合等多元化、個性化的養老服務模式。加大金融支持健康產業園區、項目及企業發展力度,著重推進古城雙修、醫養小鎮等重點項目建設。
(十六)實施智慧健康管理行動。
積極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不斷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讓人民民眾獲得更多更便捷的醫療健康信息服務。積極探索釘釘在衛生健康系統內“最多跑一次”改革、縣域醫共體人財物事一體化管理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中的套用。全面推進醫信付、刷臉支付等新型智慧醫療,力爭縣級及以上醫院覆蓋率達100%,實現省、市、縣、鄉四級檢驗檢查結果互通共享互認,市本級醫院全面接入浙江省網際網路醫院平台,電子社保卡與
電子健康卡實現“兩碼融合、一網通辦”。推進醫療衛生機構信息的開放共享,促進健康醫療大數據深度挖掘、廣泛套用,更好地服務社會。開展基於健康醫療大數據研究平台的示範性研究。持續推進“網際網路+衛生監管”,提升衛生監督執法信息化水平。推廣套用醫學人工智慧技術,促進智慧醫療發展。
(十七)實施健康合作拓展行動。
立足四省邊際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大局,以建設浙大衢州高水平醫聯體、深化杭衢山海協作、加入杭州都市圈衛健局長聯席會議、建立省際綜合執法監督聯動協調機制為重要載體,建立更加有效的聯動發展體制機制,促進區域醫療服務、公共衛生、中醫藥創新、健康科技、健康信息、醫療保障均質發展。
(十八)實施未來社區健康場景建設行動。
依託未來社區試點建設,著力構建未來社區健康場景。以未來社區居民健康需求為導向,積極探索衛生健康服務供給方式、供給機制的改革創新。有效整合社區周邊醫療衛生資源,建立覆蓋全體居民的健康管理系統和居民
電子健康檔案等健康大數據,逐步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一體的就醫新格局,為社區居民提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天候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精準醫學等服務,並結合家庭醫生簽約等同質化、個性化、連續性的綜合衛生健康服務,構建和諧互動的醫學人文關懷新模式。建立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共建的智慧型醫務室、健康小屋等綜合服務平台,為社區居民提供低廉或免費的基本醫療、健康體檢、重點疾病篩查等健康自助式服務,顯著提升社區居民健康水平。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由市全民健康委員會統籌推進健康衢州行動,負責組織實施《健康衢州2030行動綱要》(衢委發〔2017〕18號),組織開展行動監測評估和考核評價。各縣(市、區)要組建或明確推進行動實施的
議事協調機構,加強健康促進隊伍建設,研究制定具體行動方案。各部門要圍繞健康衢州行動,通力合作、各負其責,制定具體實施方案並有序推進。建立監測評價機制,完善考核機制和問責制度,把健康衢州行動執行情況納入各級黨委和政府考核內容。
(二)加強協同配合。
凝聚全社會力量,形成健康促進的強大合力。鼓勵個人和家庭積極參與健康衢州行動,落實個人健康責任,養成健康生活方式。積極開展健康細胞工程建設,創造健康支持性環境。鼓勵社會捐資,依託社會力量成立健康衢州行動相關基金。衛生健康相關行業學會、協會和群團組織以及其他社會組織要充分發揮作用,參與健康促進和健康科普工作。
(三)強化工作保障。
落實健康優先發展戰略,建立重大項目、重要政策健康影響評估機制,切實推進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把健康衢州建設作為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
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載體,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和健康中國戰略納入領導幹部專題培訓內容。各級政府要調整最佳化
財政支出結構,落實好衛生健康投入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強化支持引導。完善政府主導的多元化衛生健康籌資機制,引導、鼓勵社會和企業投資健康領域。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產品和服務。針對關鍵技術,結合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畫給予支持。完善相關法規體系,以法治保障任務落實。加強醫學人才隊伍建設,激發衛生健康領域科技創新活力。
(四)加強宣傳引導。
加強健康衢州行動的宣傳推廣、輿論監督、科學引導和典型報導,提高全社會對健康衢州建設的認識,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健康文化。推進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職業精神,增進社會各界對醫學事業、醫務工作的理解、尊重與支持。
附屬檔案:推進健康衢州行動的主要指標
衢州市人民政府
2020年4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