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衡南縣移民開發局
- 成立時間:2001年
- 局長 :唐代增
- 內設機構:6個
基本情況,主要職責,單位領導,內設機構,領導班子,近年工作,
基本情況
現有幹部職工3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3人,中共黨員25人。局機關下設綜合辦公室、財務審計股、社會工作股、工程技術股和信訪接待室等5個職能股室,下轄移民開發服務中心。全縣庫區及移民安置區大局穩定,人心思富,生產開發項目取得明顯的效益,各項工作贏得了國家、省、市領導的肯定,經驗在全國推介。幾年來,先後被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授予“三峽工程庫區農村移民外遷工作先進單位”、“三峽工程移民信訪工作先進集體”,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三峽移民安置工作紅旗單位”,被省、市人民政府分別授予“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落實工作先進集體”,被縣委、縣政府授予“目標管理考核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單位地址:衡南縣雲集鎮新塘路
主要職責
負責全縣三峽、白漁潭、大源渡、近尾洲、歐陽海等大中型庫區及地方三座中型水庫庫區幾萬移民的生產安置、後期扶持及庫區的穩定工作,促使移民儘快脫貧致富。具體職責:
1. 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移民工作方針、政策,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研究擬訂全縣移民工作規章和實施辦法,經批准後組織實施。
2. 綜合編制庫區移民安置和生產開發規劃,組織實施上級下達的年度生產開發計畫;探索開放性移民的新機制,總結推廣典型經驗,抓好開發性移民工作。
3. 負責全縣移民工程的立項和工程概(預)算審查,工程建設的監督和竣工驗收;按規定管理由移民經費開支的移民開發工程項目,協助上級主管部門督查驗收移民開發工程項目。
4. 結合我縣實際擬定移民資金管理辦法;按有關規定管理移民資金;會同有關部門對移民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負責移民工作的政策和業務指導;負責移民的有關統計工作。
5. 負責全縣大中型水庫移民的後期扶持工作的落實。
6. 負責全縣移民口糧款的發放和管理工作。
7. 負責移民信訪接待工作,協調、指導有關鄉鎮和部門做好庫區、移民安置區的對口幫扶及社會穩定工作。
8. 指導全縣移民區移民工作幹部和移民基層骨幹的培訓。
9. 承辦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單位領導
黨組書記、局長 唐代增
副局長 谷安移 王小林 譚祖建
聯合工會主席 陳東生
總工程師 歐更生
內設機構
1. 辦公室
負責人:劉漢國
主要職責:(1)負責全縣移民工程建設、生產開發等情況的調查、收集、綜合,並定期向上級匯報等政務信息工作;(2)及時處理局機關日常事務,認真做好上傳下達,文書檔案歸檔、立卷、保管,檔案收發等工作;(3)認真組織幹部職工學習,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抓好精神文明建設;(4)及時處理好政工人事有關工作;(5)抓好計畫生育、科技教育工作,抓好局機關安全保衛、衛生、水電、食堂及車輛管理等後勤工作;(6)具體抓好全局幹部職工的出勤考核工作;(7)及時完成局黨組交辦的其它工作任務。
2. 財務審計股
負責人:謝倫
主要職責:(1)全縣移民資金的調撥;(2)移民資金跟蹤審計;(3)往來帳項的清理;(4)各級移民管理部門頒布實施的移民資金制度、條例、辦法以及各級財政、審計部門的相關規章制度的宣傳、解釋、執行工作;(5)按時向上級對口部門編報財務報表;(6)完成局黨組交辦的其它工作。
3. 工程技術股
負責人:歐更生
主要職責:(1)全縣庫區移民項目規劃、設計、實施、管理工作;(2)白漁潭庫區遺留問題處理“六年規劃”年度計畫編報工作;(3)大源渡庫區漏項的摸底、上報及現有規劃項目的設計、實施管理工作,並對以前實施的工程項目做好驗收以及防汛保全工作和大源渡庫區整體驗收工作;(4)近尾洲庫區接交工作;(5)全縣移民統計工作;(6)相關技術資料收集、整理、歸檔;(7)完成局黨組交辦的其它工作。
4. 信訪室
負責人:陽波
主要職責:(1)負責全縣移民後扶工作的實施;(2)庫區信訪接待和穩定工作;(3)協調有關鄉鎮和部門做好庫區社會穩定工作;(4)本股室有關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工作;(5)完成局黨組交辦的其它工作。
5. 社會工作股
負責人:張家德
主要職責:(1)三峽、“三橋”庫區的移民穩定工作;(2)三峽移民的生產開發、遺留問題的處理、矛盾的協調等工作;(3)“三橋”灌區的水費附加徵收及庫區移民口糧補貼款發放及生產開發調查摸底,(3)對歐陽海庫區外遷我縣移民的生產、生活現狀調查核實並上報省、市有關部門;(4)本股室有關技術資料的收集、整理、歸檔工作;(5)鄉鎮移民工作站業務指導及管理;(6)完成局黨組交辦的其它工作。
6. 移民生產開發服務中心
負責人:陳東生
主要職責:(1)庫區生產開發項目的實施;(2)引導和扶持庫區做大、做強生產開發項目;(3)為局機關創辦開發經濟實體;(4)為整個庫區移民提供信息技術服務;(5)庫區的招商引資工作;(6)抓好整個庫區移民及移民幹部培訓。
領導班子
黨組書記、局長:唐代增負責主持全面工作,主管黨務、政工人事、計畫生育、黨風廉政建設、維穩、綜治、信訪、招商引資以及移民後期扶持工作,聯繫財務審計股和紀檢工作。
副局長:谷安移負責企業“雙聯”縣工業包裝廠的聯繫、三峽移民和鄉鎮移民工作站日常管理等工作,協助局長抓維穩、綜治信訪等工作,聯繫社會工作股。
副局長:王小林負責全縣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工作、地方中小型水庫移民扶助金的發放管理、局機關支部等工作,協助局長抓維穩、綜治、信訪等工作,聯繫信訪室。
副局長:譚祖建負責財務(審計)、黨建扶貧以及共青團、婦委會等內務管理工作,協助局長抓好政工人事、計畫生育及綜治、維穩、信訪等工作,聯繫局綜合辦公室。
聯合工會主席:陳東生負責工會、移民生產開發、科技推廣項目和科技示範基地的實施與管理,協助局長抓好招商引資工作,聯繫移民開發服務中心。
總工程師:歐更生負責白漁潭、大源渡庫區的建設與管理,大中型庫區移民項目規劃工作的計畫、預算管理等工作,負責大中型庫區移民項目、規劃基礎設施項目的實施與管理,聯繫工程技術股。
近年工作
我縣從開始修建水利工程時就有了移民工作,但移民管理機構的建立和完善卻相當漫長。直到2001年,才組建移民開發局,逐步進入了規範化的移民管理。我縣移民不僅數量多,而且種類多,既有中央直屬的三峽外遷移民,也有在我縣境內的庫區水利移民。且我縣境內的水庫也不僅相同:大型水庫有部屬的白漁潭庫區、省屬的大源渡庫區和近尾洲庫區,中型水庫有縣屬庫區龍溪橋、雙板橋、斗山橋等三座。由於各水庫所修建的時期和地理位置不同,庫區移民生產生活條件存在很大的差異。移民局根據不同類型水庫制定不同的措施,積極改善庫區生產生活條件,加速移民脫貧致富的步伐。
(一) 爭取支持,強化管理,逐步改善庫區和安置區移民的生存環境。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縣移民局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加快移民遺留問題的處理進程。處於我縣的中央直屬庫區白漁潭工程修建於大躍進時代,遺留問題多,經各級移民部門的多次努力,於2002年元月經國務院批覆同意把白漁潭庫區遺留問題分6年進行解決,2003年9月白漁潭庫區遺留問題六年規劃通過國家移民局評審並批覆,爭取到中央投資3000餘萬元,為庫區移民遺留問題徹底處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於六年規劃的實施,在庫區興建了一大批基礎設施,幾年來,移民局將由各種渠道從上級爭取到的資金合理地投入到全縣庫區基礎設施建設上,硬化了庫區茶相、雲陽等鄉村公路共15條79公里,大大方便了庫區移民的出行。新建、改建了功勝閘、花江閘、雲集閘、鄒家老屋涵等交通及防洪涵閘100多處,除險加固茶市怡古、江口江洲等防洪堤共13處近40餘公里,提高了庫區的防洪能力,使堤內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了有力的保障。更新、改造和新建江家、蓮花、青沖、江家園等電灌機埠20餘處共800KW,可以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達5000畝。在飲水困難的村組打井500餘口,共解決了100多個組8000多人的飲水問題。對於安置區的移民,移民局首先對此進行摸底,先後為安置區投入資金達200餘萬元,修建了公路達10公里,新修機耕道20公里,並對安置區的塘壩進行防滲加固達20000M2。通過幾年的努力建設,進一步改善了移民的生存環境,為庫區和安置區移民發展生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移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的改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極大地維護了庫區移民安置區社會大局穩定。
(二) 精心組織,加強培訓,讓移民掌握一定的生產技能。為了儘快讓移民脫貧致富,提高科技含量是關鍵,每年組織移民參加各類種植、養殖和加工業等技能培訓班,幾年來集中培訓移民達5000多人次。由於培訓不能滿足庫區所有移民的要求,移民局在培訓的基礎上並印發有關種、養技術資料達30000份送到庫區移民手中,解決庫區移民發展生產的技術難題。一部分參加過技能培訓班的人,回家後迅速規劃,積極籌集資金自主創業,起到了很好的帶頭示範作用,並取得了明顯的效益;還有一部分參訓人員,移民局組織對口勞務輸出,有了一技之長的移民外出務工年增收達4000元。特別是三峽庫區外遷移民,我縣還給予特別的政策。我縣於2001年接收安置了165戶706名三峽外遷移民。三峽移民入住我縣後,全縣緊緊圍繞“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工作方針,積極引導、幫助移民從事生產開發,召開生產開發幫扶會,從信息、種苗、技術、資金、物資、產銷等方面為移民提供全方位服務,出台了《衡南縣三峽移民優惠政策》、《衡南縣三峽移民生產開發獎勵辦法》,並派出了以專業技術人員為主的幫扶工作隊進駐各安置點,開辦農業技術培訓班,使移民生產開發迅速開展,全縣三峽移民安置區普遍呈現出生產快速發展、生活蒸蒸日上的新景觀,入住的每戶移民都有了自己的生產門路。到2002年,全縣三峽移民中辦廠經商的有32戶,種養專業戶42戶。其中三塘鎮龍喚村三峽移民蘭儒富因養豬致富成為全國三峽移民生產開發先進典型。全部三峽移民2008年人平純收入就已經達6328元,達到全縣當年平均水平。
(三) 科學規劃,合理引導,積極幫助和扶持庫區移民進行生產開發。在不同的庫區,因地制宜,科學區劃產業帶,合理利用資源,逐步形成規模產業,結合各區域資源現狀、自然條件對產業的適用性、移民本身的意願以及交通等多方面因素,在移民局的幫助下,劃分了各區域的主導產業,經過幾年的努力,已初具規模。具體如:相市、冠市、廖田、寶蓋、江口等5各鄉鎮為菸葉產業帶扶持區,年種植菸葉達3萬畝以上,6000多民移民從中可年增收達人平200元以上;泉溪鎮南片以劉家坪村為龍頭,扶持為柑橘產業帶,從最初2003年的400畝發展至今2000多畝,能使移民人均增收1000-2000元不等,並且在鄰村紛紛效仿,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向陽、泉溪北片形成豬——漁立體產業帶,在這一產業帶尤其以劉小解為首的養殖大戶依靠科技,走上了致富路,並帶動了養殖產業的迅速發展。扶持區內年出欄牲豬達30萬頭以上,產鮮魚10萬餘斤,移民人均增收1500-2500元。對於縣屬的“三橋”庫區,移民局直接投入資金,對移民進行生產開發扶持,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移民的增收幅度,已發展板栗種植業和黑山羊、野豬為主的養殖業,形成一定規模,受益移民達到2000餘人。作為移民管理機構的移民局不僅如此進行規劃、引導和扶持,還積極在外引進龍頭企業進入衡南,利用基地示範輻射,全面帶動庫區移民致富,為庫區的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實效。如湖南新五豐公司在相市鄉大友村的萬頭豬場引入以來,也帶動了近200戶的移民牲豬養殖,移民人均增收可達1000元。同時株洲市地傑果業開發有限公司衡南苗木基地的引入,帶動了近1000餘戶移民的小水果種植的發展,移民人均增收達600餘元。
(四) 深入細緻,認真落實,移民後扶政策實施順利。
自國務院下發《關於完善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的意見》(國發〔2006〕17號)以來,為將這一惠民政策運用好,貫徹好、落實好,縣委、縣政府對移民後期扶持工作高度重視,我局做了大量紮實有效的工作,確保了我縣大中型水庫移民充分享受到這一好政策。移民後扶工作正在有序地進行,全縣涉及27個鄉鎮(辦事處)548個村6萬多移民每年享受直補到人資金達2560餘萬元,真正解決了貧困移民的溫飽問題,年項目資金1000餘萬元,直接用於解決庫區各類項目建設,涉及20個鄉鎮(辦事處)174個村1059個組,受益人數18.869萬人,為庫區移民生產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條件,進一步加快了移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全縣移民庫區和安置區社會大局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