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突與整合: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分析》運用“經濟人”假設的理論框架和分析方法,對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問題進行全面剖析,闡明了政府、高等學校、學生和企業四個主體的利益表現、行為變化及其活動規律,剖析了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衝突的表現、危害及其根源,並試圖通過供給制度改革,實現整合高等供求主體利益的制度創新,尋找實現供求關係平衡的途徑。這種以利益衝突為視點探討高等教育供求問題,突破了傳統的研究思路。以《衝突與整合: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分析》核心觀點為基礎改寫的文章《高等教育活動的“經濟人”》被《新華文摘》(2005.13)轉載,在全國教育界產生一定影響。
基本介紹
- 書名:衝突與整合: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分析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頁數:177頁
- 開本:16
- 品牌:高教社
- 作者:馬永霞
- 出版日期:2006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40199437, 704019943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衝突與整合: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分析》適合教育類專業,尤其是高等教育學、教育經濟學專業的高校師生和研究人員閱讀,也可做大學管理者、教育行政部門的決策參考。
作者簡介
馬永霞,1963年5月出生,遼寧省瀋陽市人。現為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教授,碩士生導師。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獲教育學博士學位。1982-2005年任教於瀋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2005年至今任教於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全國教育經濟學會理事,主要從事教育經濟、管理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目前,已在全國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近30篇,其中部分文章被“人民大學複印資料”複印,被《高等學校學報文摘》、《新華文摘》轉摘。出版著作20餘部,如《高等教育個人投資論》、《教育評價》(獲得省級獎勵)。主持參與國家和省級科研課題10餘項。
圖書目錄
第1章 導言
一、問題的緣起
二、研究意義與方法
(一)研究意義
(二)研究方法
三、文獻綜述
(一)國外研究追溯
(二)國內研究現狀
四、研究思路與結構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結構安排
第2章 高等教育供求及其主體
一、高等教育需求及其主體
(一)高等教育需求
(二)高等教育需求主體
二、高等教育供給及其主體
(一)高等教育供給
(二)高等教育產品
(三)高等教育供給主體
第3章 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
一、“經濟人”假說的考證
(一)市場經濟中“經濟人”假說的要義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人”假說的厘定
二、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的詮釋
(一)作為“經濟人”的高等教育供求主體
(二)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的表現
(三)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的活動規律
第4章 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衝突的表現與危害
一、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衝突的表現
(一)高等教育供求系統失衡
(二)高等教育供求數量失衡
(三)高等教育供求結構失衡
二、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衝突的危害
(一)在勞動力市場中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
(二)高等教育有效供給無法實現
(三)高等教育產品的生產受到衝擊
第5章 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衝突的根源
一、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衝突的主觀原因
(一)高等教育供給能力有限
(二)高等教育需求過旺
(三)政府職能錯位
(四)企業的“尋租”行為
二、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衝突的客觀原因
(一)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不完善
(二)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對高等教育供求的牽制
(三)價格槓桿對高等教育供求調節失靈
(四)個人回報率下降引起高等教育供求波動
第6章 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的整合
一、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的調節機制
(一)市場調節
(二)政府干預
(三)高等院校的自我約束
二、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整合的制度創新
(一)高等教育供求制度創新的理論依據
(二)實現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制度安排
三、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整合的途徑
(一)構建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供給體制
(二)完善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的途徑
結束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一、問題的緣起
二、研究意義與方法
(一)研究意義
(二)研究方法
三、文獻綜述
(一)國外研究追溯
(二)國內研究現狀
四、研究思路與結構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結構安排
第2章 高等教育供求及其主體
一、高等教育需求及其主體
(一)高等教育需求
(二)高等教育需求主體
二、高等教育供給及其主體
(一)高等教育供給
(二)高等教育產品
(三)高等教育供給主體
第3章 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
一、“經濟人”假說的考證
(一)市場經濟中“經濟人”假說的要義
(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人”假說的厘定
二、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的詮釋
(一)作為“經濟人”的高等教育供求主體
(二)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的表現
(三)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的活動規律
第4章 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衝突的表現與危害
一、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衝突的表現
(一)高等教育供求系統失衡
(二)高等教育供求數量失衡
(三)高等教育供求結構失衡
二、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衝突的危害
(一)在勞動力市場中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
(二)高等教育有效供給無法實現
(三)高等教育產品的生產受到衝擊
第5章 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衝突的根源
一、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衝突的主觀原因
(一)高等教育供給能力有限
(二)高等教育需求過旺
(三)政府職能錯位
(四)企業的“尋租”行為
二、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衝突的客觀原因
(一)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不完善
(二)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對高等教育供求的牽制
(三)價格槓桿對高等教育供求調節失靈
(四)個人回報率下降引起高等教育供求波動
第6章 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的整合
一、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的調節機制
(一)市場調節
(二)政府干預
(三)高等院校的自我約束
二、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整合的制度創新
(一)高等教育供求制度創新的理論依據
(二)實現高等教育供求均衡的制度安排
三、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整合的途徑
(一)構建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供給體制
(二)完善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的途徑
結束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二、研究意義與方法
(一)研究意義本書對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衝突與整合的研究意義可以總結概括為三個方面。
第一,高等教育供求變化規律是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問題。20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都將增加高等教育供給作為本地區和國家優先考慮的重點項目,旨在加速發展高等教育,推動社會經濟的巨大發展。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增加高等教育供給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基本共識,因為高等教育供求的矛盾緊張關係嚴重地制約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秩序的穩定,滿足社會和個人對高等教育的需求是開發中國家從貧窮走向富裕的重要出路,所以,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不遺餘力地尋找解決高等教育供給增長的途徑。OECD①組織認為,高等教育擴張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內在要求,各國要努力擴大正規高等學校的規模和數量,而且還盡其所能地發展非正規的高等教育,從而使高等教育供給得到擴充。因為“正規的高等教育無法滿足人們接受高級教育的要求,無法滿足高級工業化、信息化了的經濟社會對高級專業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擴張成為必然。”②有關國際組織對增加高等教育供給也相當重視。1998年,世界銀行代表在世界高等教育會議上總結了對增加高等教育供給所給予的支持,特彆強調了開發中國家更需要增加高等教育供給(我國在這個階段也得到了世界銀行的資助)。據世界銀行披露: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取決於一個國家獲得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於是,世界銀行在1992年至1998年的6年中,平均每年提供4.81億美元資助開發中國家發展高等教育。除了國際組織之外,世界各國也極為關注高等教育供求問題。
(一)研究意義本書對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衝突與整合的研究意義可以總結概括為三個方面。
第一,高等教育供求變化規律是世界各國普遍關注的問題。20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都將增加高等教育供給作為本地區和國家優先考慮的重點項目,旨在加速發展高等教育,推動社會經濟的巨大發展。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增加高等教育供給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基本共識,因為高等教育供求的矛盾緊張關係嚴重地制約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秩序的穩定,滿足社會和個人對高等教育的需求是開發中國家從貧窮走向富裕的重要出路,所以,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不遺餘力地尋找解決高等教育供給增長的途徑。OECD①組織認為,高等教育擴張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內在要求,各國要努力擴大正規高等學校的規模和數量,而且還盡其所能地發展非正規的高等教育,從而使高等教育供給得到擴充。因為“正規的高等教育無法滿足人們接受高級教育的要求,無法滿足高級工業化、信息化了的經濟社會對高級專業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擴張成為必然。”②有關國際組織對增加高等教育供給也相當重視。1998年,世界銀行代表在世界高等教育會議上總結了對增加高等教育供給所給予的支持,特彆強調了開發中國家更需要增加高等教育供給(我國在這個階段也得到了世界銀行的資助)。據世界銀行披露: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取決於一個國家獲得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於是,世界銀行在1992年至1998年的6年中,平均每年提供4.81億美元資助開發中國家發展高等教育。除了國際組織之外,世界各國也極為關注高等教育供求問題。
後記
《衝突與整合: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分析》一書是在我的博士論文《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的衝突與整合》的基礎上修改而成。回憶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我非常感謝提供給我無私幫助的人,十分留戀桂子山的美景和桂花的飄香。“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毛澤東主席的這句詞在我孩提時代就能背誦,當時,對長江沿岸的武昌市充滿遐想,多年後,我來到了這個城市學習。
三年中,我有幸得到導師的指點,論文從選題到寫作自始至終都是在導師範先佐教授的精心指導下完成的。他以敏銳的洞察力發現了市場經濟條件下教育供求問題的重要性,並從供求主體的利益分析為突破點,使我在茫茫學海中找到自己要尋覓的路徑,將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衝突與整合的問題研究作為博士論文選題。這是一個比較難研究的問題,其艱難程度幾乎超出我的駕馭能力,研究過程中困難重重,幸虧有范老師的激勵和督促,才使我不斷克服困難、走出困惑,最終完成論文的寫作。文中若是有一點探究那是源於導師的睿智啟迪,文中存在的不足是我能力所限和所下工夫不夠所致。
在三年的學習生活期間,導師始終以寬廣的胸懷和學術視野來指導和支持我的研究。范老師治學嚴謹、身正為范的楷模作用一直激勵我努力向上,不敢有鬆懈之為。對導師的感激之情難以言表,在內心裡深深地感激范先生,我很幸運能夠從師範先生。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是一個學術氣氛非常濃的機構,在這裡,我汲取了豐富的知識養料和為學之道。諸多老師的博學和品格都給我留下難以忘懷的記憶,我非常感謝三年來對我學術發展予以幫助的老師們。郭文安教授和我多次交談我的學位論文,給我極大的鼓舞!董澤芳教授、王坤慶教授、塗艷國教授、郭元祥教授、杜時忠教授、雷萬朋副教授以及管理學院的陳彬教授等對我的論文提出了寶貴建議,在此我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熱心的關懷和無私的賜教!
感謝出席我學位論文答辯的華中科技大學的劉獻君教授和張應強教授,張應強教授對論文的評價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他的學術造詣令我欽佩!
三年中,我有幸得到導師的指點,論文從選題到寫作自始至終都是在導師範先佐教授的精心指導下完成的。他以敏銳的洞察力發現了市場經濟條件下教育供求問題的重要性,並從供求主體的利益分析為突破點,使我在茫茫學海中找到自己要尋覓的路徑,將高等教育供求主體利益衝突與整合的問題研究作為博士論文選題。這是一個比較難研究的問題,其艱難程度幾乎超出我的駕馭能力,研究過程中困難重重,幸虧有范老師的激勵和督促,才使我不斷克服困難、走出困惑,最終完成論文的寫作。文中若是有一點探究那是源於導師的睿智啟迪,文中存在的不足是我能力所限和所下工夫不夠所致。
在三年的學習生活期間,導師始終以寬廣的胸懷和學術視野來指導和支持我的研究。范老師治學嚴謹、身正為范的楷模作用一直激勵我努力向上,不敢有鬆懈之為。對導師的感激之情難以言表,在內心裡深深地感激范先生,我很幸運能夠從師範先生。
華中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是一個學術氣氛非常濃的機構,在這裡,我汲取了豐富的知識養料和為學之道。諸多老師的博學和品格都給我留下難以忘懷的記憶,我非常感謝三年來對我學術發展予以幫助的老師們。郭文安教授和我多次交談我的學位論文,給我極大的鼓舞!董澤芳教授、王坤慶教授、塗艷國教授、郭元祥教授、杜時忠教授、雷萬朋副教授以及管理學院的陳彬教授等對我的論文提出了寶貴建議,在此我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你們熱心的關懷和無私的賜教!
感謝出席我學位論文答辯的華中科技大學的劉獻君教授和張應強教授,張應強教授對論文的評價給了我極大的鼓勵,他的學術造詣令我欽佩!
序言
200多年前,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一書中曾經明確指出:“在文明的和商業的社會中,對普通人的教育比對具有某種地位和財產的人的教育更需要國家的注意。後者在進入他們將藉以在世界上顯示自己的特殊業務、職業和行業以前……有充分的時間去獲得、至少是使自己適於隨後去獲得能使他們受到世界人尊敬或使他們值得接受這種崇敬的各種成就。他們的父母和監護人一般都非常渴望他們具有這種成就,並且在大多數場合極願為此付出必要的開支。”20世紀60年代,以舒爾茨為代表的人力資本理論經濟學家們對教育的經濟價值予以了證實,認識到教育不僅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力量,而且還對個人未來的經濟地位起決定性的作用。這些觀點在世界各國得到廣泛的傳播,並導致許多政府將投資於教育、投資於未來作為國家優先考慮的重點和發展策略。
高等教育是國民教育系統的最高層次,是國家教育發展綜合實力的最主要的體現。正因為如此,在發展教育的過程中,許多國家將高等教育發展作為重中之重,始終致力於擴大高等教育的規模,不斷滿足大批適齡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在中國,隨著政治改革、經濟的騰飛,高等教育得到極大發展,尤其是進入21世紀,高等教育發展速度突飛猛進,毛入學率已突破了26%,進入了大眾化階段。無疑,當今的中國,高等教育已經不再是少數人和特殊階層的奢侈品,急劇擴充的高等教育規模,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高等教育供求矛盾。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不僅為社會培養了大批的人才,而且滿足了廣大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實現社會的公平。
高等教育是國民教育系統的最高層次,是國家教育發展綜合實力的最主要的體現。正因為如此,在發展教育的過程中,許多國家將高等教育發展作為重中之重,始終致力於擴大高等教育的規模,不斷滿足大批適齡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在中國,隨著政治改革、經濟的騰飛,高等教育得到極大發展,尤其是進入21世紀,高等教育發展速度突飛猛進,毛入學率已突破了26%,進入了大眾化階段。無疑,當今的中國,高等教育已經不再是少數人和特殊階層的奢侈品,急劇擴充的高等教育規模,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高等教育供求矛盾。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不僅為社會培養了大批的人才,而且滿足了廣大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實現社會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