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禮賢之名——對一個邊際文化符碼的考察

衛禮賢之名——對一個邊際文化符碼的考察

《衛禮賢之名——對一個邊際文化符碼的考察》是2011年12月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范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衛禮賢之名——對一個邊際文化符碼的考察
  • 作者:范勁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
  • 定價:29.50 元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1789414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衛禮賢,德國新教傳教士和漢學家。1899年作為同善會傳教士赴當時的德國殖民地青島。早期致力於辦學,創禮賢書院,同時勤奮學習中國文化,對儒家思想極為服膺,一度加入滿清遺老的尊孔復古運動。“一戰”結束後短期返德。1922年到1924年間又先後在北京德國公使館和北京大學德語系任職,和蔡元培、張君勱等新文化人物相往還。1924年任法蘭克福大學漢學教授,創中國學社。衛氏移譯中國經典凡十餘種,其中尤以和清末大儒勞乃宣合譯的《易經》享譽世界,為民國時中國國學界最熟悉的西方漢學家之一,也深受黑塞、榮格等西方著名知識分子推崇。《衛禮賢之名——對一個邊際文化符碼的考察》為國內外第一部全面評述衛禮賢文化思想的著作。本書由范勁著。

作者簡介

范勁,貴州遵義人,文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專業副教授,上海市比較文學學會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現代德語文學、中德文學和文化關係、西方後現代理論。出版有專著《德語文學符碼和現代中國作家的自我問題》,譯著《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比較文學導論》。在《文學評論》、《外國文學評論》、《文藝研究》等專業刊物發表論文二十餘篇,曾獲“馮至德語文學研究獎”論文三等獎。本書為作者承擔的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對衛禮賢‘中國’話語的形成及其在中德交流中的影響的研究”(05CWW002)和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項目“衛禮賢中國話語的研究”的結項成果。

目錄

彼此拯救的文化對話(代序)導言第一章 滯重的西方 第一節 大師敘事和思想的形象 第二節 通俗文學和有關中國的一般言語行為 第三節 作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