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聽覺醫學重點實驗室

衛生部聽覺醫學重點實驗室

◆ 性質: 部級 ◆ 服務領域: 聽覺醫學 ◆ 主要成員: 實驗室主任王正敏(教授) ◆ 依託單位: 復旦大學 ◆ 主管單位: 衛生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衛生部聽覺醫學重點實驗室
  • 始建時間:1994 年
  • 性質:部級
  • 服務領域 :聽覺醫學
其它信息,主要研究工作,榮譽,

其它信息

該實驗室建於 1994 年,現有工作人員: 名,其中管理人員: 名,檢測/校準人員: 名。主要儀器設備 台(套),占地面積 平方米,其中試驗場地 平方米。

主要研究工作

1、在耳毒藥物致聾動物的內耳中,發現一種類似小膠質細胞的新細胞,這種新細胞從未見國內外文獻報告過。這種新細胞有修建被破壞的聽感覺器-Corti器的現象。由於內耳感覺上皮再生研究是一前沿性重要項目,這一發現發表在NeuroReport後,受國際十餘個國家近二十個實驗室來函詢問和研討。
2、完成乳光齒(常染色體顯性遺傳齒病)可伴有感音神經性聾的DSPP基因在內耳表達的關鍵性實驗,發表在Nature Genetics 2001;27(2):201。
3、作為內耳聽感覺神經上皮消亡後,要重新恢復它們的機能,只有一種可能,利用內耳一定存活數量的一級神經元作為新起動點,啟動聽神經系的信息活動。本人發現一級神經元在其出生後出現高表達的Bax蛋白,聽覺一級神經元在動物出生初期存在神經細胞產生和神經細胞生理性死亡(凋亡)之間存在平衡過程,這一過程是由凋亡有關基因Bax蛋白產生高表達調節。
4、在面神經的研究方面:①發現面神經一級神經元的神經被切斷後,一級神經元出現內生性抑制細胞凋亡的bcl-2基因的高表達,表達程度與神經切斷時間與離神經元距離具有密切的相關性。②發現面神經受外力牽拉後,出現逆行性(向神經中樞方面發展)的神經變性,這一變性可高達腦幹神經根處。說明這種類型面神經損害難治的根由,並發展了長段神經移植的新方法。③發現面神經切斷並重新連線後,出現運動和非運動兩種神經成分競奪再生通道現象,從而發現取消非運動神經成分可提高神經運動成分再生到達面部肌肉,而且靶向性被提高的現象。以上兩種發現作為治療面神經外傷(造成面癱)的新原理取得了大幅度恢復面部表情活動的作用。
5、發現常見眩暈病Meniere?病的前庭神經神經節(Scarpa 神經節)神經元明顯減少現象,並作出精確數量分布。
6、套用‘虛擬現實’技術,精密測量內耳與中耳三根聽骨之一的鐙骨之間的解剖關係,發現內耳存在“前庭谷”解剖特徵,研究出比當前鐙骨手術更精確的技術,和與前庭谷適配的新型人工鐙骨,從而使上百例患耳硬化需要調換鐙骨,改裝人工鐙骨的病人避免了手術造成眩暈的併發症。
7、主持研製國產多道可程式人工電子耳蝸的國家、上海市重大項目。該項目已進入國產初試階段,將以低廉價格提供廣大聾殘人,為他們造福(進口人工電子耳蝸價格為2-2.5萬美元,國產價約2-3萬人民幣)。
8、在耳科顱底區腫瘤方面開創的手術入路研究,指導研究併合作完成‘虛似顱底’項目的基礎研究和〈面癱客觀評估新技術的研究〉。
9、2002年完成了內耳外科的新技術?內耳微窺鏡的研究。從在手術顯微鏡下,運用微窺鏡揭示過去未被發現的內耳病變,開始了〈內耳微顯微外科〉的新領域。獲中華醫學獎二等獎。
10、採用了‘理論指導’、‘實驗顯微外科’和‘實景電視示教’的‘三D’耳顯微外科教學模式,精心培養了20名博士研究生,成為耳顯微外科中青年骨幹,在相當程度上普及了我的現代耳外科技術。

榮譽

培養的中青年學術骨幹已成為全國和上海市耳科方面的專家。此教學模式獲2001年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