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村村

衛村村

[module]data-type=map id=1563897 data-catalog=0[/module]衛村村位於沁水縣樊村河鄉西部,總面積6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15畝,全村10個自然莊,4個村民小組,198戶,503口人,其中男280人,女223人,60歲以上老人90人。共有勞力260人,男勞力135個,女勞力125個,外出打工人員78個。衛村是一個山區純農業村,年人均純收入2452元。

基本介紹

村名由來,農業生產,基礎建設,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

村名由來

衛村原本名叫玉村。當年,紅軍東渡黃河時,曾經駐紮在衛村。浮山戰役和東烏嶺戰役時,我村人民為了支援紅軍,不分晝夜給紅軍往山上運送糧食、衣物,並積極參與到兩次戰鬥中去。我村的丁國茂和劉富來兩位烈士先後在兩次戰役中英勇犧牲,後被安葬在沁水縣烈士陵園。為了紀念我村民眾在這兩次戰役以及紅軍東渡黃河中的英雄事跡,後來就將玉村改名為衛村。

農業生產

我村是一個純農業村,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小麥、穀子、豆類以及油料、蔬菜等。農業耕作主要以小型機械耕作為主,2008年糧食總產量達到58萬公斤。
種植業主要以種植糧食、油料、蔬菜為主,種植地塊大部分為旱地,自古以來就存在著靠天吃飯的現象,無農田水利設施,一遇到旱澇災年,糧食等作物的產量將會嚴重減產。
養殖業是我村經濟收入的一項支柱產業,主要以養羊、養牛、養豬為主。

基礎建設

衛村村基礎建設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部門的支持幫助下,特別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來,老區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明顯進步。完成進村入戶水泥硬化路建設5.5公里;全村各自然莊農戶基本上通了電,通電率達100%;村民基本使用自來水,少數自然莊飲用山泉水;有線電視覆蓋率達90%;安裝固定電話農戶達到60戶,使用行動電話農戶74戶;建成村級活動場所1個;新建村級文化活動室1個;便民連鎖店2個。截止2009年,共改造灘地面積200畝,改造低產田1500畝。
衛村村
衛村村在基礎設施建設中,取得了巨大成績,但由於老區地理條件等因素,基礎設施依然滯後,主要表現在:一是郵電、通信比較落後,信息不靈,部份自然莊未通有線電話,電腦使用尚未普及;二是農村用電安全存在較大隱患;三是住房困難問題突出,全村農戶居住房70%為磚混,少數居住房為土木結構,危房住戶達5%;四是衛生醫療設施薄弱,村衛生室醫療設備比較落後,且布局不合理。

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

(一)經濟發展現狀
2008年末,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2452元;全村糧食總產量58萬公斤;油料2.6萬公斤;蔬菜產量11萬公斤;全村大牲畜牛存欄92頭,羊存欄600隻,豬存欄50頭;全村有電視機農戶140戶;使用沼氣的農戶有45戶;出行主要交通工具機車40輛。各項統計數據表明,衛村近幾年來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其他兄弟村相比,差距甚遠,今後的經濟社會建設任務還比較艱巨。
衛村村
(二)社會發展現狀
——文化教育事業比較落後。由於近幾年外出打工人口增多,學生也越來越少,本村小學生大部分都在樊村國小就讀,國中以上學生都在縣城或其他地方就讀。
——扶貧開發和社會保障。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來,參保率達100%,全村共有6人納入農村五保戶,18人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占50%。開展對農村特困老人的助醫助養工作,切實做好社會福利和老人工作。
——各項改革穩步實施。全面完成農村稅費改革,基本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
——黨建工作穩步推進。2008年末衛村黨支部,共有黨員30人,其中35歲以下青年數有4人,女黨員3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