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候直都指揮使司,官署名。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由隆福宮衛候司改名,簡稱衛候司。秩正四品(或升正三品)。領東宮挖鶴衛士,兼掌儀從金銀器物。隸詹事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衛候直都指揮使司
- 性質:官署名
- 朝代:元成宗大德十一年
- 職能:兼掌儀從金銀器物
衛候直都指揮使司,官署名。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由隆福宮衛候司改名,簡稱衛候司。秩正四品(或升正三品)。領東宮挖鶴衛士,兼掌儀從金銀器物。隸詹事院。
衛候直都指揮使司,官署名。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由隆福宮衛候司改名,簡稱衛候司。秩正四品(或升正三品)。領東宮挖鶴衛士,兼掌儀從金銀器物。隸詹事院。沿革官署名。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由隆福宮衛候司改名,簡稱衛...
衛候直指都揮使司 元官署名。衛候直指都揮使司 元官署名。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以控鶴一百三十五人屬徽政院府正司,掌太子鞍轡弓矢等物。三十年,改屬家令司,掌太子飲食供帳倉庫。三十一年,增控鶴六十五人,立衛候司統領之,兼掌東宮儀從、金銀器物,置衛候、副衛候及儀從庫百戶。武宗大德十一年(...
明代官印,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銅質。印文為“木答里山衛指揮使司印”。圓柄左方刻“禮部造”“永樂四年十月日”。永樂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在今內蒙古烏蘭浩特地區設木答里山衛。明朝於都指揮使司之下設衛指揮使司,長官為指揮使一人,正三品,副長官為指揮同知二人,從三品。各衛統領本衛及屬所的軍政...
行都指揮使司,設官與都指揮使司同。長官之中有一人統司事,稱掌印,簡稱都司,位次在布、按兩司之上。《明史·職官志五》說:“都司掌一方之軍政,各率其衛所以隸於五府,而聽於兵部。”衛指揮使司設官與京衛同。外衛皆統於都司及行都司。衛以下為千戶所,千戶所又轄百戶所。千戶所有正千戶1人(正五品...
職官:參議中書事、各部侍郎、御史中丞、殿中侍御史、奎章閣學士院供奉學士、(回回)司天監提點/司天監、都漕運使司同知、各衛/各親軍都指揮使司僉事、左右衛率府/大都督府僉事、宣慰司副使、給事中、衛候直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都指揮使、內史府司馬、都轉運鹽使司同知、大都/上都留守司副留守、兵馬司...
職官:參議中書事、各部侍郎、殿中侍御史、奎章閣學士院供奉學士、(回回)司天監提點/司天監、都漕運使司同知、各衛/各親軍都指揮使司僉事、左右衛率府/大都督府僉事、宣慰司副使、給事中、衛候直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都指揮使、內史府司馬、都轉運鹽使司同知、大都/上都留守司副留守、兵馬司指揮使、大都...
爵:郡侯 勛官:輕車都尉 正四品:職官:參議中書事、各部侍郎、殿中侍御史、奎章閣學士院供奉學士、(回回)司天監提點/司天監、都漕運使司同知、各衛/各親軍都指揮使司僉事、左右衛率府/大都督府僉事、宣慰司副使、給事中、衛候直都指揮使司達魯花赤/都指揮使、內史府司馬、都轉運鹽使司同知、大都/...
負責錦衣衛的掌衛事和錦衣衛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都是從二品。機構職能 明命十四年(1833年),規定錦衣衛“圜列周廬、番直巡警,為宿衛親兵”,“凡殿閣並宮城諸門一應典護之,所分撥弁兵,日夜輪班,看守謹密”,並在君主出行時“各執金刀、銀刀並豹尾槍頭以從”,負責警衛事宜。在大朝、常朝等場合,“...
二、馬超聯合西涼雄師與曹操軍團在關中對恃時,由許褚指揮的虎豹騎在潼關之戰陣中斬殺西涼大將成宜、李堪。三、赤壁之戰前,劉備率部與民撤往江陵途中,虎豹營一晝夜疾行,追上劉軍旋投入戰鬥,劉備全軍覆沒。隋唐 隋朝的禁軍有十二衛(左右翊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屯衛,左右候衛、左右御衛)和東宮六率(...
侍衛親軍司與殿前司分領禁軍,併兼管廂軍,分侍衛親軍馬軍司與侍衛親軍步軍司,皆有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都虞候等官。掌馬、步軍諸指揮之名籍,有關統制、訓練、番衛、戍守、遷補、賞罰諸政令,侍衛扈從,大禮宿衛。南宋僅掌管侍衛馬軍司與侍衛步軍司軍隊,長官為主管侍衛步軍司軍隊,長官為主管侍衛馬軍司...
北樞密院之下,北、南宰相府具體負責部族的軍民事務,諸行宮都部署司掌管各宮衛的軍民事務。部族、宮衛都是軍政合一的單位。殿前都點檢司具體負責宿衛行宮。五京留守司分領五京州縣漢軍、渤海軍,南京(今北京)置有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統率本地區的漢軍。漢地各州的節度使,包括部分刺史,兼掌軍民政,統領管內的節...
⑤明代以各省的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合稱三司。 ⑥清末以各省的布政使司或民政使司、按察使司或提法使司、提學使司合稱三司。歷史演變 西漢 三公在西漢本來是國家政務首腦,開府辟官,品崇禮重。漢文帝元年,始用宋昌為衛將軍,位亞三司。後漢章帝建初三年,始使車騎將軍馬防班同三司,同三司之名自此...
戚繼光祖籍安徽定遠,從朱元璋開國時就世襲山東登州衛指揮僉事,父親戚景通官至大寧都指揮使,神機營副將。他自己10歲嗣職指揮僉事(四品將軍),18歲上任就帶500士兵。後考中武舉人。以後,作過山東都指揮使司的僉事,負責“備倭”。調到浙江以後,升到參將,防守寧波、紹興、台州三府。消滅倭寇後升為都督同知,薊州...
龍武軍,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分羽林軍屬左右龍武軍。以禁兵萬騎營隸之。左右務有大將軍一人,統軍一人,將軍三人,以及長史、錄事參軍一,、倉曹參軍事兵曹參軍事、胄曹參軍事、司階、中候、司戈、執戟、長上等官。龍翔軍都指揮使,官名。金正隆二年(1157年),特選部分侍衛親軍,騎兵稱龍翔軍,步兵稱...
樞密院是軍事行政機關,長官為樞密使。在地方路、府、州,設兵馬總管或兵馬都監(簡稱都監),或提轄兵甲(簡稱提轄)。(如張都監、魯提轄)元朝成吉思汗時的衛隊叫“怯薛”,首長稱怯薛長。忽必烈時,成立左、右、中、前、後五衛親軍,作為拱衛京師的常備軍,每衛設都指揮使統領。明代軍隊實行衛所制。衛...
都督同知(從一品)、都督僉事(正二品),其屬有經歷司經歷(從五品)、都事(從七品)等。都督初間以公、侯、伯為之,可參與軍國大事;後率以公、侯、伯署府事,同知、僉事參贊軍事。五軍都督府分領在京除親軍指揮使司外的各衛所和在外各都司衛所。凡武職世官、流官、土官之襲替、優養、優給等項,所...
明正紡十三年(1448年)衛指揮同知桂福,弘治年間衛指揮袁侯,隆慶三年(1569年)明總兵張元勛等先後重修。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對沿海實行遷界政策,衛城在界外,遂廢。康熙二直年(1681年)再修。現在的衛城遺址,便是當時重修的故壘。四個城門巋然矗立。南門和水門較為完好,尚有石牆數丈。南門建有兩重城門...
樞密院是軍事行政機關,長官為樞密使。在地方路、府、州,設兵馬總管或兵馬都監(簡稱都監),或提轄兵甲(簡稱提轄)。(如張都監、魯提轄)元朝成吉思汗時的衛隊叫“怯薛”,首長稱怯薛長。忽必烈時,成立左、右、中、前、後五衛親軍,作為拱衛京師的常備軍,每衛設都指揮使統領。明代軍隊實行衛所制。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