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仲卿

衛仲卿

衛仲卿即西漢武帝大司馬大將軍衛青,(?~前106),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省臨汾市西南)人,漢武帝時期重臣,軍事家,皇后衛子夫的弟弟,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的舅舅。數擊匈奴而不敗,在漢時對匈奴的戰爭中里程碑式的勝利,徹底打破了當時匈奴不可戰勝的神話,後被封長平侯,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尚平陽公主。元封五年卒,陪葬於茂陵,起冢象盧山,諡號“烈”。

基本介紹

  • 本名:衛青
  • 字號:仲卿
  • 所處時代:西漢武帝時期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公元前106年(元封5年)
  • 主要成就:襲擊龍城,收復河套、河朔地區,指揮漠北大戰
  • 職業:軍人
  • 爵位:長平侯
人物生平,少年艱辛,初露頭角,少年英雄,恬淡退居,英雄終幕,後世評價,

人物生平

少年艱辛

衛青是私生子,生來就是奴僕的身份。母親衛媼是平陽侯家的女奴,生有四男三女,即長子衛長君,長女衛君孺、次女衛少兒(霍去病之母)、三女衛子夫,次子衛青,三子衛步,四子衛廣。父親是在平陽侯家中做事的縣吏鄭季,衛青年幼時隨父親生活,名叫鄭青,但鄭季和他的夫人孩子只把這個私生子當做牧羊的奴隸,從不把他當做自己的家人。據說有一次,衛青跟隨別人來到甘泉宮,一位囚徒看到他的相貌後說:“你現在窮困,將來定為貴人,官至封侯。”衛青笑道:“我身為人奴,只求免遭笞罵,已是萬幸,哪裡談得上立功封侯呢?”其少時艱辛,可見一斑。

初露頭角

衛青長大後成了平陽侯家的騎奴,建元二年春,衛子夫入宮,後來有了身孕,當時的皇后陳氏是大長公主劉嫖之女(後世小說《漢武故事》中稱其陳阿嬌)陳氏無子,大長公主得知衛子夫懷孕,妒之,欲殺當時在建章宮做事的衛青,幸得公孫敖等人相救,得以不死。漢武帝得知後封衛青為建章監,侍中。後為太中大夫。

少年英雄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衛青為車騎將軍,出上谷擊匈奴,另有公孫賀為輕年將軍,出雲中;太中大夫公孫敖為騎將軍,出代郡;衛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出雁門,每人領軍各萬騎。公孫敖亡七千騎,李廣大軍幾乎全滅,被匈奴俘虜,逃了回來,兩人當斬,贖為庶人。公孫賀亦無功,獨衛青殺至匈奴聖地龍城(匈奴祭掃天地祖先的地方),斬七百匈奴首級而歸。這是西漢對匈奴第一次主動出擊並得勝,於是匈奴再不是不可戰勝的此役後,衛青被封關內侯。
元朔元年秋(公元前128年),匈奴騎兵大舉南下,先攻破遼西,殺死了遼西太守,又打敗漁陽守將韓安國,劫掠百姓兩千多人。漢武帝派李廣鎮守右北平(今遼寧省凌源西南),匈奴兵則避開李廣,而從雁門關入塞,進攻漢朝北部邊郡。衛青領軍三萬騎出雁門,李息出代郡。衛青斬首虜數千,匈奴大敗。
元朔一年(公元前127年),匈奴集結大量兵力,進攻上谷、漁陽。武帝派衛青率大軍進攻久為匈奴盤踞的河南地(黃河河套地區)。這是西漢對匈奴的一次空前的大戰役。衛青率領四萬大軍從雲中出發,採用“迂迴側擊”的戰術,西繞到匈奴軍的後方,迅速攻占高闕(今內蒙古杭錦後旗),切斷了駐守河南地的匈奴牡羊王、樓煩王同單于王庭的聯繫。然後,衛青又率精騎,飛兵南下,進到隴縣西,形成了對牡羊王、樓煩王的包圍。匈奴牡羊王、樓煩王見勢不好,倉惶率兵逃走。漢軍活捉敵兵數千人,奪取牲畜一百多萬頭,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區。因為這一帶水草肥美,形勢險要,漢武帝在此修築朔方城(今內蒙古杭錦旗西北),設定朔方郡、五原郡,從內地遷徙十萬人到那裡定居,還修復了秦時蒙恬所築的邊塞和沿河的防禦工事。這樣,不但解除了匈奴騎兵對長安的直接威脅,也建立起了進一步反擊匈奴的前方基地。衛青立有大功,被封為長平侯,食邑3800戶。
元朔五年春(公元前124年),衛青率三萬騎兵從高闕出發;蘇建、李沮、公孫賀、李蔡都受衛青的節制,率兵從朔方出發;李息、張次公率兵由右北平出發。這次總兵力有十幾萬人。匈奴右賢王認為漢軍離得很遠,一時不可能來到,就放鬆了警惕。衛青率大軍急行軍六、七百里,趁著黑夜包圍了右賢王的營帳。這時,右賢王正在帳中擁著美妾,暢飲美酒,已有八九分醉意了。忽聽帳外殺聲震天,火光遍野,右賢王驚慌失措,忙把美妾抱上馬,帶了幾百壯騎,突出重圍,向北逃去。漢軍輕騎校尉郭成等領兵追趕數百里沒有追上,卻俘虜了右賢王的小王十餘人,男女一萬五千餘人,牲畜有幾百萬頭。漢軍大獲全勝,高奏凱歌,收兵回朝。漢武帝接到戰報,喜出望外,派特使捧著印信,到軍中拜衛青為大將軍,加封食邑8700戶,所有將領歸他指揮。衛青的三個兒子都還在襁褓之中,也被漢武帝封為列侯。衛青非常謙虛,堅決推辭說:“微臣有幸待罪軍中,仰仗陛下的神靈,使得我軍獲得勝利,這全是將士們拚死奮戰的功勞。陛下已加封了我的食邑,我的兒子年紀尚幼,毫無功勞,陛下卻分割土地,封他們為侯。這樣是不能鼓勵將士奮力作戰的。他們三人怎敢接受封賞。”漢武帝隨後又封賞了隨從衛青作戰的公孫敖、韓說、公孫賀、李蔡、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二月,漢武帝又命衛青攻打匈奴。公孫敖為中將軍,公孫賀為左將軍,趙信為前將軍,蘇建為右將軍,李廣為後將軍,李沮為強弩將軍,分領六路大軍,統歸大將軍衛青指揮,浩浩蕩蕩,從定襄出發,北進數百里,殲滅匈奴軍數千名。這次戰役中,漢武時另一將星,衛青的外甥霍去病率800精騎首次參戰,取得了殲敵兩千餘人的輝煌戰果。戰後全軍返回定襄休整,一個月後再次出塞,斬獲匈奴軍一萬多名。但是,右將軍蘇建和前將軍趙信與匈奴打了一場遭遇戰,漢軍死傷慘重,蘇建突圍逃回,趙信本是匈奴降將,兵敗後就又投降了匈奴。
在討論如何處置蘇建棄軍而逃的罪過時,有人建議將他斬首以建立大將軍的威信,有人認為蘇建是盡力而戰的,不應斬首。衛青認為自己身為皇親國戚,沒有必要建立威信;自己本有權力可以處決部將,卻不敢擅殺。他要做一個人臣不敢專權的榜樣,於是把蘇建用囚車送回長安由皇帝處理。漢武帝赦免了蘇建的死罪,令其交納了贖金後貶為平民。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西漢對匈奴的第二次大戰役開始,此役由霍去病指揮,結果使漢朝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區,切斷了匈奴與羌人的聯繫。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並組織步兵數十萬、馬數萬匹以保障作戰。單于聞訊,轉移輜重,部署精兵於大漠北緣,迎擊漢軍。
漢武帝原擬以霍去病部由定襄(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北進,聞單于東去,乃改令其出代(今河北蔚縣東北),命衛青部出定襄。
衛青從定襄出塞不久,從俘虜口中得知匈奴單于駐牧的地點,立刻令前將軍李廣與右將軍趙食其合兵一處由東路前進,以掩護自己的側翼並攻擊單于軍的左側背,自己則率主力直奔單于軍的主力,準備從正面迎敵。他率部向北行進乾余里,穿越浩翰的大沙漠。抵達漠北後,“見單于兵陳而待”,衛青當機立斷,創造性地運用車騎協同的新戰術,命令部隊以武剛車“自環為營”,以防止匈奴騎兵的突然襲擊,而令5000騎兵出擊匈奴。伊稚斜單于乃以萬騎迎戰。兩軍激戰一天,未見勝敗。臨近日落之時,突然“大風起,沙礫擊面,兩軍不相見”,衛青乘勢派軍從左右兩翼迂迴,將單子的陣營包圍起來。伊稚斜單于“視漢兵多面士馬尚強,戰而匈奴不利”,遂趁夜幕降臨,跨上一匹善於奔跑的精騎,率領數百壯騎殺出重圍向西北方向逃去。戰至深夜,漢匈雙方傷亡大致相當。漢軍左校點視俘虜,發現單于已在天黑之前突圍脫逃,衛青立即派輕騎追擊,自率大軍隨後跟進(漢軍左校捕虜言單于未昏而去,漢軍因發輕騎夜追之,大將軍軍因隨其後)。匈奴軍潰散。至天明,漢軍追擊200餘里,俘斬敵軍1.9萬餘名,但未見單于蹤影。衛青乘勝向北挺進,攻入顏山(今杭愛山南面的一支)趙信城,繳獲了匈奴屯集的大批糧食和軍用物資。漢軍在此駐留一日,然後放火燒毀趙信城及城內未能運走的餘糧,回師南下。到達漠南之後,衛青與李廣、趙食其會合。李廣、趙食其從東路前進後,因無嚮導或嚮導死亡(軍亡導),半道迷路而未能參戰。衛青派人查問迷路的情況,曾經威震敵膽、被匈奴稱為“漢之飛將軍”的李廣對部下說:“廣結髮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今幸從大將軍出接單于兵,而大將軍徒广部行回遠,又迷失道,豈非天哉!”遂拔刀自則。李老將軍的死於非命,使此役的勝利大為失色。
霍去病率校尉李敢等出塞後,同右北平郡(治今內蒙古寧城西南)太守路博德部會師,穿過大漠,與匈奴左賢王部遭遇。漢軍力戰,奪左賢王指揮旗鼓。匈奴兵潰逃。霍去病率部窮追,轉戰漠北,直至狼居胥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烏蘭巴托東,一說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西北)等地,深入2000餘里,殲7萬餘人而還。
漠北之戰,漢軍作戰指導明確,準備充分,以騎兵實施突擊,步兵擔任保障,分路進擊,果敢深入,是在沙漠草原地區進行的一次成功作戰,在中國戰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漢武帝為表彰衛青、霍去病的大功,特加封他們為大司馬,且霍去病與衛青待遇相同。衛氏一門顯赫後,京城中有歌謠說:生男無喜,生女無怨,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意思是說衛氏一門的顯貴全靠了衛皇后。其實不然,在兩漢時期,左右朝政的外戚大多是靠裙帶關係竅居高位的,而衛青、霍去病卻是出生入死,浴血奮戰,為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正因為如此,即使後來衛皇后失寵,二人在朝廷的地位也絲毫未受影響。
家奴出身的衛青成了貴極人臣的大將軍,朝中官員無不巴結奉承。這時,平陽公主寡居在家,要在列侯中選擇丈夫,許多人都說大將軍衛青合適,平陽公主笑著說:他是我從前的下人,過去是我的隨從,怎么能做我的丈夫呢?左右說:大將軍已今非昔比了,他是大將軍,姐姐是皇后,三個兒子也都封了侯,富貴震天下,哪還有比他更配得上您的呢。漢武帝允婚。時遷事移,當年的僕人就這樣做了丈夫。這樣一來,衛青與漢武帝親上加親,更受寵信。
衛青為人謙讓仁和,敬重賢才,從不以勢壓人。漢武帝要眾臣子遇見衛青時以臣下之禮拜見,唯有汲黯只作揖,衛青不以為意,還經常向汲黯討教。
《史記·衛將軍驃騎將軍列傳》:大將軍青既益尊,姊為皇后,然黯與亢禮。人或說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將軍,大將軍尊重益貴,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將軍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將軍聞,愈賢黯,數請問國家朝廷所疑,遇黯過於平生。

恬淡退居

後來,漢武帝對霍去病恩寵日盛,霍去病的聲望超過了他的舅舅衛青,過去奔走於大將軍門下的許多故舊,都轉到了霍去病門下。衛青門前頓顯冷落,可他不以為然,認為這也是人之常情,心甘情願地過著恬淡平靜的生活。但是霍去病與舅舅衛青的關係親厚,後來李敢因為怨恨衛青導致父親李廣的自殺而刺傷衛青,於是霍去病射殺李敢為舅舅報仇。
衛青率軍與匈奴作戰,屢立戰功,所得封邑按《史記》記載為一萬六千七百戶,《漢書》記載為二萬二百戶。雖然戰功顯赫,權傾朝野,但從不結黨,更不養士,蘇建曾經勸告衛青養士以得到好名聲,衛青認為養士會讓天子忌諱,而且作為臣子只需要奉法遵職就可以了,何必去養士呢?而驃騎將軍霍去病也跟舅舅衛青抱有同一種看法。
《史記·衛將軍驃騎將軍列傳》:太史公曰:蘇建語余曰:“吾嘗責大將軍至尊重,而天下之賢大夫毋稱焉,原將軍觀古名將所招選擇賢者,勉之哉。大將軍謝曰:“自魏其、武安之厚賓客,天子常切齒。彼親附士大夫,招賢絀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職而已,何與招士。”驃騎亦放此意,其為將如此。

英雄終幕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大司馬大將軍衛青去世,諡號為“烈”(有功安民曰烈,秉德尊業曰烈)。漢武帝命人在自己的茂陵東邊為衛青修建了一座象盧山(匈奴境內的一座山)的墳墓,以象徵衛青一生的赫赫戰功。平陽公主死後,與衛青合葬,漢時夫妻合葬不同穴,時至今日,茂陵仍能見衛青墓與平陽墓。
衛仲卿

後世評價

“遇士大夫有禮,於士卒有恩,眾皆樂為之用”、“騎上下山若蜚,材幹絕人”、“雖古名將弗過也”——司馬遷在《淮南衡山列傳》
“漢之衛、霍、趙充國,唐之李靖、李勣,賢將也。“——蘇洵
“有為者不宜復以資地限之。衛青人奴,拜將封侯,身尚貴主。此何等時,又可以尋常行墨困奇倔男子乎!”——曾國藩
大丈夫當學衛青、霍去病,立功沙漠,長驅數十萬眾,縱橫天下,何能作博士耶?——曹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