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中誘發電位實時監護盆腔神經損傷的實驗研究

術中誘發電位實時監護盆腔神經損傷的實驗研究

《術中誘發電位實時監護盆腔神經損傷的實驗研究》是依託華中科技大學,由樊龍昌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術中誘發電位實時監護盆腔神經損傷的實驗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樊龍昌
  • 依託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正常排尿/便及性功能由盆腔神經支配,手術常損傷之,目前尚缺乏術中實時監測盆腔神經損傷的有效方法,極易導致排尿/便及性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誘發電位(evoked potentials, EPs)是對神經系統從感受器到大腦皮層給予適宜刺激,或使大腦對刺激信息進行加工,在神經系統相應部位檢測出與刺激有相對固定時間間隔和特定位相的生物電反應。當前EPs已廣泛套用於確定神經系統病變、病損定位和監護神經的功能狀態,如監測麻醉深度、脊髓手術監護等。本項目擬建立盆腔神經不同部位損傷的雄性大鼠模型,採用EPs對全麻術中盆腔神經進行實時監護,對比海綿體內測壓、尿流/肛腸動力學、盆底肌電圖等檢測,結合術後機能學變化,分析不同損傷部位的EPs特點,判斷術中EPs監護的實時性、有效性,以期避免術中損傷神經;若損傷,則在臨床症狀出現前,能靈敏客觀地反映其細微的功能障礙,為手術提高精度提供有效的評估方法。

結題摘要

正常排尿/便及性功能由盆腔神經支配,手術常損傷之,目前尚缺乏術中實時監測盆腔神經損傷的有效方法,極易導致排尿/便及性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誘發電位(evoked potentials, EPs)廣泛用於確定神經系統病變、病損定位和監護神經的功能狀態等。本項目對“術中誘發電位實時監護盆腔神經損傷”進行了探索性研究,匯報如下。 首先,為明確麻醉藥如何影響EPs,更精確地研究術中EPs變化,使其將來能更好地套用於臨床,故選擇常用全麻藥(含肌松劑)研究其對大鼠坐骨神經、面神經複合肌肉動作電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的影響,發現:①戊巴比妥鈉或複合肌松劑對坐骨神經CMAP均有一過性抑制作用,複合用藥抑制時間更長;②水合氯醛對坐骨神經、面神經CMAP無顯著影響;③水合氯醛複合肌松劑後對坐骨神經、面神經CMAP有一過性的抑制作用。 隨之,本項目選擇水合氯醛麻醉,研究牽拉力對大鼠陰莖海綿體神經EPs的影響,顯示:大鼠在某一刺激強度下,其體感誘發電位有一基礎值,但當牽拉刺激該神經(1~6g)時,該誘發電位包括Cz、Pz點的值隨牽拉強度而變化,峰峰值增高,潛伏期降低,並且從2g開始變化顯著,這將來可在手術中實時提示術者可能損傷海綿體神經及其損傷程度。 術中損傷遠不止牽拉,往往存在鉗夾和切斷,為儘早及時發現錯誤鉗夾神經而不至切斷,本課題組進一步研究鉗夾損傷對大鼠陰莖海綿體神經體感誘發電位的影響及其遠期恢復,顯示:①鉗夾損傷陰莖海綿體神經,會嚴重影響Cz點及Pz點體感誘發電位,其峰峰值顯著下降, 4w、8w後仍然處於較低水平;②其潛伏期亦顯著延長,4w、8w後仍處於較高水平;③並且大鼠勃起功能受到嚴重損傷;④第8w時,Cz、Pz點誘發電位及勃起功能有所恢復,但仍未恢復至基線水平。 綜上所述,本課題組研究發現:全麻藥對大鼠EPs影響各異;牽拉力、鉗夾均會導致大鼠陰莖海綿體神經損傷導致術後勃起功能障礙,其體感誘發電位峰峰值和潛伏期均發生變化,儘管8w後其體感誘發電位及勃起功能均有所恢復,但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本研究認為,術中EPs可對盆腔神經損傷進行實時、有效地監護,可有效避免術中損傷神經;若損傷,則在臨床症狀出現前,能靈敏客觀地反映其細微的功能障礙,為手術提高精度提供有效的評估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