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間賜大學士張玉書》是清代詩人玄燁所創作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行間賜大學士張玉書
- 作者:玄燁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詩
《行間賜大學士張玉書》是清代詩人玄燁所創作的一首詩。
行間賜大學士張玉書 《行間賜大學士張玉書》是清代詩人玄燁所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疇昔謀康阜,除頑事戰攻。若非揚九伐,何以靖三農。古義嚴聲討,儒臣在折衝。遐荒風雪裡,扈蹕紀軍容。作者簡介 聖祖仁皇帝,世祖章皇帝第三子。在位六十一年,建元康熙。葬景陵。有《御製文》一集、二集、三集、四集。
《恭和聖制挽大學士張玉書》是清代詩人張鵬翮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老成黃閣贊經綸,鶴髮丹心戀紫宸。一代文章詩禮舊,千秋事業鼎彝新。生前令望真難掩,歿世賢名自不湮。更有恩光昭異數,天章褒美念元臣。作者簡介 張鵬翮(1649—1725),字運青,號宇寬,自號信陽子,遂寧縣(今遂寧市)人。少穎異,端靜...
《大學士張玉書輓詩》是詩人玄燁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文章末齒秉絲綸,舊德凝承近紫宸。瀚海天山同正略,江乾河道與嘗新。表賢未及身先沒,頤養空談夢後湮。揮淚長歔嘆佐斗,從來傷痛肅雍臣。作者簡介 玄燁(1654—1722年)即清聖祖康熙皇帝,系清世祖順治皇帝第三子,八歲即位,在位六十一年。執政期間,文武...
張玉書墓位於司徒鎮毛甲行政村尤區自然村西北角,墓葬呈圓形分布,底徑約40米,高出地面約0.5米-1米不等,地表生長著農作物。文物歷史 據村民介紹,原有石獸十餘件,因遭破壞及70年代村民對墓進行挖掘過,出土墓志銘兩塊,現不知下落。張玉書清康熙時名臣,丹陽人,曾任禮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著名的“...
次年五月,大學士張玉書去世,李光地疾未愈,陳廷敬應詔入直辦事。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三月,陳廷敬病重,康熙帝令太醫院診視,四月十九日去世。康熙帝親作輓詩悼之,諡文貞。主要影響 政治 陳廷敬生活在康熙時期,先後任職於禮部、吏部、戶部、刑部等重要部門,長期擔任侍讀、侍講學士,直至文淵閣大學士。錢幣改革...
頭進大門高懸“張氏宗祠”匾額,兩側是石刻張氏祖訓:“傳祖宗一脈,真經曰忠曰孝;教子孫兩項,正事唯讀唯耕”。二道門左右石獅一對,書有“喬遷潤東,源遠流長”門聯。東西各三間為迎賓室。進三道門,上懸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時任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張玉書所書的“義門”匾額,兩側為二十四孝圖解,正中有“...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皇帝南巡到蘇州,特別垂問《繹史》之事,命大學士張玉書蒐集馬驌所撰史籍,令人至馬氏本籍鄒平,以二百兩白金買下他所有著作的雕版,運抵京師,由內府收藏。錢穆在評價馬驌《繹史》一書在清代的影響時這樣說:“後此漢學家所為主要工作,如校勘、辨偽、輯逸,宛斯此書均已發其大例...
乾隆初,大學士張公廷玉等奉詔刊定《明史》,以王公鴻緒史稿為本而增損之,王氏稿大半出先生手也。 譯文 萬斯同先生字季野,是鄞縣人。他的高祖萬表,是明朝的都督同知;父親萬泰,是明朝崇禎九年的舉人,清朝代明以後他把經史之學分別傳授給幾個兒子,讓他們各自專攻一門。萬斯同先生是萬泰的小兒子,生下來就...
張雲鵬為清康熙年間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張玉書後裔,其父張鼎臣亦為著名中醫,德高望重,譽滿江南。張雲鵬子承父業,鐘愛岐黃之學,熟諳內科、婦科,善治疑難雜症。我們從解放前後他所制定的一系列“診例”中,每每可見“貧苦不計”、“烈軍工屬優待”“勞保七折”等字樣,這般自覺的善舉義行,正是對我國儒醫優良...
阿靈阿等書“八”字密示諸大臣,諸大臣遂以允禩名上,康熙不懌。四十八年正月,召諸大臣問其日先舉允禩者為誰,群臣莫敢對。皇上嚴詰,群指都統巴琿岱。上曰:“是必佟國維、馬齊意也。”馬齊奏辯。巴琿岱言漢大臣先舉。皇上以問大學士張玉書,玉書乃直舉馬齊語以對。皇上:“馬齊素為謬亂。如此大事,...
康熙時大學士張玉書撰寫的《荊山橋記》曰,“州人張膽壘石為橋”,因此,清康熙時所建的荊山橋也為傾圮重建。今天看到的荊山橋遺存,系清康熙廿一年(1682)動工修建,至康熙卅年(1691)竣工。康熙年間所建的荊山橋,橋身長362.5丈,橋寬1.9丈。橋面可以並行兩輛馬車。荊山橋為多孔石拱橋,總計159孔。橋體...
翰林院掌院學士張玉書主持編寫工作。依據《字彙》、《正字通》加以增訂而成。康熙五十年(1716)年印行於世。其內容引古代詩文以溯其字源,又注各代用法以佐證其變遷。本書附《補遺》,盡收冷僻字;再附《備考》,收有音無義或音義全無之字。 《康熙字典》總收四萬七千零三十五字。此文字巨典自成書起,影響之大...
任坪祖父任復,字來一,歲貢生。任玥,字少玉,號希庵,高密人,順治進士,官御史善書。任坪於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辛酉科鄉試中第21名舉人,時年17歲。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辛未科會試成第65名貢士。是科正主考內閣大學士張玉書,字素存,號潤甫,江蘇丹徒人。玉書恭謹廉潔,自奉儉約。任此科正主考...
東西兩側為贔屓托碑亭與廂房。東碑鐫《至聖先師孔子贊並序》;西鐫四配《顏子、曾子、子思子、孟子》贊,均為康熙二十五奶奶(1686年)七月初四戶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張玉書奉命手書、清帝御製。東廂房為更衣所、忠孝祠,西為省牲齋、宿所。上二層平台,抵大成門。高4米,門11,葉扇22.屏風式木門上滿布對稱...
張姓歷史名人有:戰國縱橫家張儀;西漢謀臣張良、使臣張騫;東漢科學家張衡、醫學家張仲景、名道張道陵;蜀漢大將張飛、曹魏大將張遼、張郃;南梁畫家張僧鯀;唐代丞相張說、張九齡、詩人張籍、張若虛、書法家張旭;北宋畫家張擇端;明代大學士張居正、名道張三豐;清代大學士張玉書、張廷玉、學者張澍。近現代則有張之洞、...
大成殿內後牆上嵌二方青石碑,左碑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碑,通高3.65米,寬1.18米,碑額0.7米,刻二龍戲珠圖,碑文是“御製孔子先師贊”。右碑為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碑,刻“雙鳳朝陽”圖,碑文是“顏、曾、思、孟四配贊”。碑文由康熙御撰,戶部尚書文華殿大學士張玉書書寫。歷史文化 相關人物...
不久,馬齊奏請纂修聖祖實錄,雍正帝隨即任命他為聖祖仁皇帝實錄監修總裁官(監修總裁官後又增加張廷玉及蔣廷錫2人),加太子太傅。中俄交涉 雍正元年(1723年),改任保和殿大學士,晉太保。七月,雍正指責以馬齊為首的大學士等“不肯盡心辦事”,“漫不經心”。雍正三年(1725年)八月,以總理事務竭盡忠誠,賜騎...
正堂中央懸掛清朝文華殿大學士張玉書所題“經義堂”匾額,大樑上有“鰲魚吐雲”“龍鳳呈祥”等圖案。百柱宗祠,實為九十九根主柱。百柱宗祠建築既有明代的風格特點,又開創了清朝盛世時期徽派建築的藝術風格,主要體現在宗祠的門樓以及前院的設計上。百柱宗祠的門樓結構複雜,以門閥為界,內外分為兩半。外半是五鳳樓...
正堂中央懸掛清朝文華殿大學士張玉書所題“經義堂”匾額,遒勁有力,為一代大手筆墨跡。大樑上雕刻精緻,有“鹿鳴幽谷”、“獅子滾球”、“鰲魚吐雲”、“龍鳳呈祥”等。四個石基深刻“鷺鷥戲蓮”、“鳳戲牡丹”、“仙鶴登雲”、“喜鵲含梅”紋飾。前行便是“九級金階”,現存七級。據《黃氏宗譜》記載,該祠...
《康熙字典》是於1716年出版的詳細漢語字典,作者是張玉書和陳廷敬。此版《康熙字典》共六函四十冊,16開本。清朝康熙年間由文華殿大學士兼戶部尚書張玉書及經筵講官、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陳廷敬擔任主編,參考明代的《字彙》、《正字通》兩書而寫,是一套成書於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的詳細漢語字典。現收藏...
後闞幀兆邀游京師,聲名震於朝野,人爭相以詩文為交,“一郎官大夫以不及交為恨”,大學士張玉書及李光地、韓炎、金聖歎等都與之唱和。金聖歎讚賞他的草書,譽為“龍蛇筆落驚風雨,不異當年草聖奇”。闞到晚年,“通會之際,人書俱老”,更顯爐火純青,現代書法家沈尹默評其草書“閒和流美……雖片紙隻字...
第三節 歷史悠久的江南“望族之最”——江東常州府無錫縣華氏宗族和明代翰林學士華察及其世家述略 第四節 明清時期江東鎮江府丹徒縣張德(清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張玉書的遠祖)家族史解讀 第五節 明清時期蘇州府吳縣太湖之濱洞庭東山鎮席氏宗族中席支“恰泉公”席洙家族史解讀 第六節 清代由皖南徽州遷徙蘇州的大...
本書所錄資料,首先是取材於陳廷敬及其門人編輯的《午亭文編》、《午亭集》、《午亭山人第二集》等;其次是取材於《康熙起居注》、《清世祖實錄》、《清聖祖實錄》、《康熙朝東華錄》、《皇清文穎》、《聖祖仁皇帝御製文集》等清代的官書中。除此之外,康熙朝一些大臣(包括曾任過大學士的魏象樞、張玉書、...
歷任弘文院編修、國子監司業、秘書院侍讀、宣諭安南正使、國子監祭酒、康熙庚戌科武會試總裁、經筵講官、日講官、起居注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太宗文皇帝實錄》副總裁、鴻臚寺少卿、左副都御史、明史纂修官、戶部右侍郎、光祿寺少卿。仙根為有清一代首批經筵講官和起居注官,他與熊賜履、陳廷敬、張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