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確證

行為確證

行為確證是指一旦形成錯誤的社會信念,就有可能引發他人做出某些行為反應以支持這些信念,這種現象叫做行為確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行為確證
  • 外文名:behavioral confirmation
  • 提出者:馬克·斯奈德
馬克·斯奈德(Snyder, 1984)在明尼蘇達大學進行的一系列實驗揭示出,行為確證是指一旦形成錯誤的社會信念,就有可能引發他人做出某些行為反應以支持這些信念,這種現象叫做行為確證。在一個經典的實驗中,斯奈德等人讓男學生和他們認為有吸引力和沒有吸引力的女性通電話(通過給他們呈現一張圖片)。對根據通話過程中女性聲音的分析假想為有吸引力的女性比假想為無吸引力的女性,男學生與之交談時要熱情得多。男性錯誤的信念會引導他們的行動,形成符合他們認為美麗的女人會悅人心意的刻板印象,從而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當人們與抱有錯誤信念的同伴交往時也會發生行為確證現象。那些被別人認為孤獨的人表現出更少的社會化行為(Rotenberg&others,2002),被認為大男子主義的男性對女性表現出更少的親善行為( Pinel,2002),被認為熱情的面試者會表現得更熱情。
當我們認為他人為我們所吸引時,也會出現這種行為確證現象。將你自己想像為羅伯特·里奇和傑夫瑞·雷伯(Ridge&Reber,2002)最近所做的一個實驗中的60名年輕男性或60名年輕女性中的一位。每一位男性都將見到一位女性並評估她在多大程度上適合教師的職位。在做這些之前’要告訴他對方被他吸引(根據他對自陳問卷的回答)或未被吸引(想像一下你被告知那個將要見面的人很想了解你,和你約會,或者對你一點興趣也沒有)。結果確實存在行為確證:應聘者認為感覺到了一種表現出更鄉輕佻的吸引(並且根本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里奇和雷伯認為這一過程可能是性騷擾的根源之一。如果一位女性的行為看起來好像在確證一位男性的信念,他可能接著逐步將他的追求升級,到足夠明顯使那位女性覺覺察並將這些行為解釋為不恰當或騷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