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潛勢

行為潛勢(BP,behavior potential):羅特在行為預測論中用來表示對於某一個人而言,某種行為在一個特定的社會情境下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行為潛勢
  • 外文名:Behavior Potential
  • 提出人朱利安·羅特
  • 相關著作:《人格》等  
何特定的情境下,個體為達到某一目標而可以採取的行為都可能不止一個。比如:為了從母親剛剛買回來的一兜蘋果中吃到一隻,小孩可能會直接向母親開口索要,也可能會為母親端來飲料以期待母親的獎賞,也可能會趁母親不注意時偷偷拿走一隻,還可能會請求父親去向母親討個人情等等。換句話說,對於一個特定情況下的特定目標而言,多種可行的行為中的每一個都有喔發生的可能性,都具有行為潛勢,只不過有些行為的潛勢相對較高,而另一些則相對較低。很明顯,在某一特定的情況下潛勢高的行為發生的可能性更大,反之則更小。
這裡,羅特對行為的界定是十分廣泛的,凡是是一個人對某刺激的反應都在其中:行為可能是由"真正的動作行為、認知、語言行為、非語言的表達行為、情緒反應等等所結合而成"。可見,甚至病態的心理活動等等都不例外。毫無疑問,同一種行為,在不同的情境下,對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目標而言,其潛勢是不一樣的。我們常常被周圍形形色色的人在變化多端的生活情境中發生的五花八門的行為弄得莫名其妙,羅特的行為預測公式的意義就在於,他希望籍此公式來預測某一個特定的人,在某個特定的情境下,對某一目標而言,一種特定的行為出現的可能有多大,而不在於僅僅說出一個抽象的、概括的原理,用一些界定含糊的心理學名詞讓人們對於自己想知道的問題做籠統的、不甚明確的臆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