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主義學派

行為主義學派創立於20世紀初期,是西方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其學習理論主要是聯結論和刺激-反應論。這一學派的基本觀點是,學習是環境的刺激與學習者的行為反應之間的聯結過程。行為主義學派注重學習的外部條件對學習的影響,又注重學習者對環境的行為反應。

行為主義學派的理論在教學目的、教學設計、教學策略等方面的研究上,以及在學習機制、學習程式、能力培養和技能訓練、計算機輔助教學等方面,都曾起著相當的作用。尤其是強調教育者要創設有利於學習的環境,儘可能強化學習者的行為。但是,行為主義學派學習理論也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如忽視人的學習具有主觀能動性和內省性,忽視學習的社會性,因而受到其他學派的質疑和挑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行為主義學派
  • 外文名:Behaviorist Orientation
學派簡介,技巧,華生與學派,

學派簡介

行為主義學派,又稱早期行為主義學派,是20世紀初崛起於美國的一個心理學流派,也是影響最大的心理學流派之一。現在行為主義學派不像20世紀四、五十年代那樣一統天下,但在心理學各個領域的影響依然是十分重大的,很多方面都能看到行為主義學派的影子。 1913年,美國心理學家華生髮表了《從一個行為主義者眼光中看到的心理學》一文,從而宣告了行為主義學派的誕生。
行為主義學派認為,心理學不應該研究意識,只應該研究行為。心理學的目的應是尋求預測與控制行為的途徑。他們認為心理學研究行為的任務就在於查明刺激與反應之間的規律性關係。這樣就能根據刺激推知反 應,根據反應推知刺激,達到預測和控制行為的目的。行為主義者在研究方法上擯棄內省,主張採用客觀觀察法、條件反射法、言語報告法和測驗法,有助於擺脫主觀思辨的性質,更多從實驗研究中得出結論。但他們無視行為產生的內部過程,他們在研究對象上反對研究意識,引起不少人的非難與反對。
新行為主義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爾曼(E.C.Tolman)、赫爾(C.L.Hull)、斯金納(B.F.Skinner)。新行為主義認為,有機體不是單純地對刺激作出反應,它的行為總是趨向或避開一個目標。在動物和人的目的行為之間,必須有一個“中介”因素,這就是個體的認知。也就是說在“刺激—反應”過程中,加進一個中介變數(O),使行為主義的模式成為“S—O—R”。這是西方現代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新行為主義強調客觀的實驗操作,衝擊了內省心理學,促進了心理學的廣泛套用和程式教學的開展,但陷入了還原論和機械論的境地。

技巧

行為主義學派的許多技巧,被諮詢治療界廣泛使用、效果也不錯,幾個常用技術包括:
1、強化(reinforcement)
在建立新的行為時,“強化”是一般人常用的,尤其是用連續的“即時強化”(immediate reinforcement)、接著用“間隔強化”(interval reinforcement),對於行為的快速建立效果不錯。強化除了前面所舉的兩個之外,還有其他不同的方式,包括一般的“固定比率強化”(f1xcd ratio reinforcement)——像做完幾個仰臥起坐,就可以休息5分鐘;“不固定比率強化”(varied ratio reinforcement)——像媽媽規定寫完5行字就可以看電視,有時是要先寫10行才可以有看電視的特權;“定期強化”(fixed interval reinforcement)——像發薪水;“不定期強化”(varied interval reinforcement)——像賭博中獎;“部分強化”(partial reinforcement)——像小孩發脾氣要糖吃,父母本來想嚴守原則不給,後來看孩子可憐就軟化了,結果讓孩子以為發脾氣到最後父母會妥協,這也許是現代父母管教子女的痛。強化物分“初級強化物”(primary reinforce)——像食物、水或糖果;“次級強化物”(secondary reinforce)——像金錢、禮物或代幣(token);可以替代或換取初級強化物的,也可以是指所謂的“社會性強化物”(social reinforce)——就是人與人互動中的一些溫暖關心的舉止,也許是誇獎、一個溫暖鼓勵的眼神、拍肩、擁抱等等,可以讓人覺得自己受到關愛與重視;當然,教育或管教的最後,都希望孩子能夠不藉外力或外物酬賞的肯定,而能自己促動自己、自動自肯定白己,就是所謂的“自我強化”(self- reinforcement),像許多人會主動去幫助他人、從事自己喜愛的嗜好,是因為自己想做,而且也在活動中覺得“自我酬賞”(self- rewarding)。
2、系統脫敏療法(systematic desensilization)
基本上是相信人不可能同時緊張又放鬆,亦即有衝突性的情緒與行為。這是Jacobson(1938)開創、經由Wolpe(1958)所繼續研發出來的(張厚粲,1997),根據古典條件(classical conditioning)的原理所研發的治療法,認為行為是經由條件學習而獲得,也可以根據反條件的方式讓學習解除。讓焦慮的當事人,先學會嫻熟放鬆(re1axation)的動作,然後要當事人把會引起焦慮的情境或事件,依焦慮程度的高低作適當排列(例如從零焦慮——自己在房間唱歌,到100%焦慮 ——在可以300人面前作表演,)最後就要當事人在每次治療時,先進行放鬆動作,然後照諮詢師指示,依焦慮最低的情境加以想像,如果中途有焦慮情緒產生,當事人表示立即停止,這是配合當事人的個人情況與步調而循序進行的,所以一般說來,“系統減敏法”需要比較長的時間。
3、塑造(shaping)
是對於達成目標行為的“逐漸形成”的一連串動作的設計。舉例來說,初進國小一年級的小朋友,可能不太懂得教室常規,要他們乖乖坐下來聽課,對於老師來說是一項挑戰。老師們常常使用的方法是:小朋友在教室內跑累了,靠近自己座位時,就給予獎勵,小朋友可能慢慢學會多“靠近”自己座位幾次,然後再把標準拉高,等小朋友坐下來時才給與獎勵,接著就要小朋友坐在位子上的時間慢慢加長,最後目標是坐下來專心聽課。這一連串的動作,就是所謂的塑造。
4、行為改變技術(behavior modification)
行為改變技術是結合了“強化”的運用,在具體明確的行為目標之下,研擬適當可行的改變行為的策略(強化次數、強化物、可能的阻礙、可用資源的考慮等等),然後一步步執行。特別要注意的是,強化物的設計與使用要吻合當事人的“動機”與“喜愛”(不是吸引當事人的強化物,根本不能引起行動的動力,而同一強化物用久了,可能也讓當事人失去興趣),並要小心強化物不要成了下一個需要改變的行為目標(例如使用喜愛的香雞排作強化物,改變了自己做作業拖沓的習儀,卻發現後來體重增加太多,要減肥了)。行為改變技術的另一形態是可以和當事人擬定一契約,由當事人自己去執行、評價、也作記錄,然後由諮詢師與當事人一起討論進行的情形、遭遇的困難,與思考解決的方式,這也叫做“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方案。
5、模仿與預演(imitation and rehearsal)
觀察、模仿可以說是最簡單的學習方式,諮詢師的示範、或是典範人物的演出、甚至是利用錄像帶呈現的方式,讓當事人可觀察、依循,並可以慢慢學會一些渴望的行為。而“預演”則是諮詢師在當事人將在諮詢情境中所學的技巧知識運用於實際的生活之前,可以讓當事人與諮詢師在治療時間先作一些練習,使當事人熟悉即將使用的技巧,預防可能出現的問題與解決之道,以減少當事人在接觸實際世界及真正行動時的失敗機會。
6、代幣制(token system)
“代幣制”是學校系統很喜歡運用的行為主義的技巧之一,像“乖寶寶”貼紙,同學們集滿多少張可以獲得一個“特權”或“禮物”,是一種象徵性的東西。現在許多商店為了鼓勵顧客光臨,也用“蓋章”或“集點”的方式,可以在蓋滿或集滿之後換得折扣或贈品。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許多代幣制的延伸,像發獎狀、考獎學金、休假等等制度的運用。

華生與學派

華生(John Broadus Watson; 1878~1958),美國心理學家。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創建人。1878年1月9日出生於美國卡羅來納州格林維爾城外的一個農莊,16歲時進入格林維爾的福爾滿大學學習哲學,21歲獲得哲學碩士學位,1900年入芝加哥大學研究哲學與心理學,師從教育哲學家J·杜威、心理學家J·R·安吉爾、神經生理學家H·H 唐納爾森和生物學家J·洛布。1903年以題為《動物的教育》的論文獲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博士學位,隨之出任芝加哥大學講師和心理實驗室主任,1908年受聘為霍普金斯大學正式教授。1913年《行為主義者心目中的心理學》文章發表,行為主義正式誕生1914年《行為:比較心理學導論》出版。1915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18年獲福爾滿大學名譽博士。1919年《行為主義心理學》出版。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任美國軍事航空服務社少校。1920年因主持一項有關性行為實驗研究,引起家庭糾紛與妻子離婚而被迫辭職並離開學術界,改行從商,經營廣告行業,1958年9月25日逝世。
他的行為主義又被稱作"S-R"心理學,即刺激-反應心理學。在華生看來,心理學應該成為“一門純粹客觀的自然科學”,而且必須成為一門純生物學或純生理學的自然科學。
華生於1913年發表的論文《行為主義心目中的心理學》,被認為是行為主義心理學派誕生的標誌。行為主義學派的產生在哲學思想上曾受到的影響。在反對內省方法和重視環境對機體的作用方面,它接受了機能主義心理學派的基本觀點,並表現得更為極端。動物心理學的發展和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方法,對華生創立行為主義心理學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行為主義的重要特點是強調心理學的自然科學性質和實際套用價值。它認為心理學應該是一門象物理、化學一樣的純客觀的實驗科學,而主觀意識是難以用通常的科學方法加以研究的,所以它極力排斥把意識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並認為心理學的任務就在於預測和控制人的行為。它不僅把各種、看成是對刺激的各種不同反應,而且認為思維就是不顯現的全身肌肉、特別是喉頭肌肉的反應活動,情緒主要是內臟和腺體對刺激作用產生的一種變化,等等。這個學派側重於研究學習行為, 認為學習是理解人類行為發展的關鍵所在,從而否認本能和遺傳因素的作用。
行為主義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曾對的建立、程式教學的研究等有過積極作用。但它把人看作可控制的機器,地把意識和行為割裂開來,或者否認意識的存在,或者否認意識的可知性,孤立地研究不受意識調節的行為,這是一種機械論的觀點,而且完全違背客觀事實。50年代以來逐漸興起的認知心理學和人本主義心理學思潮,雖受過行為主義的影響,但它們主要是以克服行為主義否認意識這一根本缺陷的姿態出現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